画在人间,神思在天外 - 温暖的瞬间 - 苏晋石
《峰发韵流》之
画在人间,神思在天外
――记画家黄沧粟和他的作品
他匆匆而来,巨笔勾勒下一派氤氲;又匆匆而走,没有过多言语,只留下一抹素淡的身影。
许多年以前,江南小镇,细雨缅绵,小桥流水,淡如云卷。破落的木屋里,一位四岁的孩童拿着粗糙的画笔在粘满报纸的墙上恣意地涂抹着,汗水在雨水中弥散,而满屋的画却从他稚嫩的手上喷薄而出,才思凝聚成稚嫩的画作,在木屋中悄然凝结。那一年,雨很大,庄稼在雨水中被浸泡,粮食成了奢侈的奢望,母亲卖掉了家里惟一值钱的一台缝纫机,为的只是给他买绘画用的材料;父亲在临终前说,孩子,将来你必成可造之材,可是我却没有时间再照顾你,未来惟有靠你自己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许多年过去了,父亲早已不在,但是父亲的期望却信念般萦绕着他,支撑着他不断地求索生存本身的意义,促使他不断地探寻那条通向艺术殿堂的光辉道路。
从此以后,无论是在浙江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室里,还是在破落的草堂外,都印下了他刻苦揣摩而又恣意挥洒的身影。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一幅幅灵动的写意,饱含沧桑的画作流泻出来,他的画作,宛若天成,铺陈出才思和思绪的具结;又似从他心底迸发,汇聚着人生的痛楚与尘世的辛酸。那画作足以堆成比摩天大楼还高的小山,而他,却被淹没在这些流淌着他心血的大写意画里,浑然忘我,亦步亦趋,那贮满沧桑的画作上,落着一个平凡的名字――黄沧粟。
初识黄沧粟,是在一个烈日蒸腾的午后,长发,密胡,灰黄汗衫,黑布鞋,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其时他正在创作巨幅长卷《中华奥运第一团》,铺开宣纸,蘸足了墨,笔走龙蛇,画至酣畅处索性光了膀子,迷迭狂放。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中华民族子孙奥运的梦做了近百年,坎坷艰辛的奥运之路走了近百年,对这一历史进程的表现从他深厚的笔端升腾,凝重深邃。这样一位简朴率性的画家居然能够创作出如此大气磅礴、意境深远的画作,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见的。
一位艺术大师的诞生,需要诸多因素的支撑,既要有天赋异秉,又要有卓然的悟性,还要具有坚忍刻苦的精神。黄沧粟从苍缅的时间中走来,以坚韧的意志,在书画的海洋中神游,从他画作上厚实老道,苍劲的笔法中,大写意的构图和流淌的神韵上,无不使人试图接近他的画,了解他的人。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而画家却是孤独的,他只留下那抹行色匆匆的身影,那迷狂于画境之间的自失般跌宕的身影。
他师从书画名家陆俨少先生,同时得到了人物绘画大师吴山明先生、油画大家全山石先生的真传,十年寒窗,苦心经营,画法秉承形意,奔放究极,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与西方绘画的描摹有机揉合,融会贯通,独创性地开辟了人物的大写意,线条恣意流畅,虚实相间,法通自然,张弛有度,可谓中西合璧,卓然天成。这在中国当代书画界也是罕见的。
黄沧粟的画充满着酣畅淋漓的大写意和象征性。如《山鹰》,着墨浓郁,虚实有节,张力十足;用笔遒劲、洒脱,线条粗犷;人物生动,个性鲜明。充分显示出画家扎实的笔功和匠心独运,而表现的主题亦是深刻隽永,画中人那深邃的眼神在凝望着什么?是欲望的宣泄,还是希望的衍生,又或者是对“也许”的等待?人生充满着无尽的未知和无定,“等待和希望”莫非真的已包含了人生全部的智慧(大仲马语)?
艺术作品中最难表现的是人物,人的体貌特征、性情神态也是最难捕捉的,或许人的一生最终留下的只是一张不同情态,镌刻着不同生存烙印的“脸”,但正是这张脸,却将人一生的全部信息囊括,它是抽象的、概括性的,是高度浓缩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写实的人物可以精雕细琢;而写意的人物,却要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独到的人物形象,塑造出人物独特的神采和特质,这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和精准的表现力的。Www。。com黄沧粟缔造的正是这样一种凝聚性的象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