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从野人诗《墙根下的光》谈起 - 温暖的瞬间 - 苏晋石
读野人诗《墙根下的光》,令人疑惑。在诗人情感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沉淀着什么,令他想如枯叶般自燃?让我们接近这首诗――
墙根下/季节被翻动/饥寒剥落忍受//荒原/乞求着张扬/痴恋被堵在壳里//我被枯草燃着/只剩孤影/凄凄唤着/墙根下的光
“墙根下/季节被翻动/饥寒剥落忍受”,就像守护在边缘的“孤僻者”,默默地注视,默默地承受“饥寒”;或许比“饥寒”更可怕的是“忍受”,忍受孤独,忍受寂寞,忍受不被注意,不被理解,甚至忍受埋没,但比“忍受”更可怕的呢?“荒原/乞求着张扬/痴恋被堵在壳里”,还有比迸发被遏制时的“黑压”,更难以承受的吗?“我被枯草燃着/只剩孤影/凄凄唤着/墙根下的光”,也许生命的承载,最耽虑的是发不出“光”来!幸好还有那一点点“光”――
墙根下,一个可能已被忽略的,被遗忘的角落,蕴伏的火光从此处亮起,向周际径直透射;当枯草燃尽,乃至“我”被燃尽,“只剩孤影”,却又“凄凄唤着/墙根下的光”,那昭显着怎样的“微言大义”?
被赫拉克利特点燃之“火”――“这个万物自同(同原)的世界,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被普罗米修斯盗取之“火”,开始在大地上蔓延。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在此,我们仿佛看到,野人那被埋藏在野性下深邃的目光,在守望地凝视,汇聚成一种沉静的表情。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表情,蕴藏着人的情感起伏,囊括了人一生的全部信息。诸如大肚弥勒佛憨态可掬的从容;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透露着“微笑的包容”;叔本华忧伤着不忍卒观的,“褶皱”般的苦思;尼采孤僻着坚毅的拓拔;爱因斯坦隐忍着穿透时空般的直视;……
野人的表情呢?
在画家黄沧粟先生那里,野人疏野蓬发下,隐含着刺透时间的凝视,那张扬的表情中,寓含着豁达坚忍的野人之“情”。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情,情感,情绪,情怀,情操,情义,爱情,性情,……;由这些情,织构而成的“人情”,所烘焙出的野人之“情”,已交融着达向“人”的至性至情。野人的“情”中,显有教化式的“以理服人”,却震烁着冲击人心的“以情动人”。野人的“情”,让作为生命第一感觉之“情”,穿透语言,并使之发光。――
你失眠了吗/为什么拖着沉重的病躯/在街道上蹒跚//额头上/刻着道道悲痕/这里曾有过/梦幻/爱情/快乐/幸福//那些光线的昨天/像熄灭的蜡烛/被丢在生活的墙角里/在哀泣/而你在病魔中被流放着//四十多年前/有个声音/梦呓般低语/累/抱抱我/至今生在惦记里//而今你累了/可/谁来抱抱你//你失眠了吗/在街道上蹒跚(《致艾丽》)
一位天真无邪的女孩,望着慈祥的长辈,撒娇地伸开双手:“累/抱抱我”;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着心爱的人,燕语呢喃:“累/抱抱我”;一位秀外慧中的妻子,对着木讷的丈夫,娇嗔软语:“累/抱抱我”……历尽了尘世沧桑,容颜已老,情已灭,爱已泯,有谁再去思念她的美艳动人,有谁再去关怀她的悲楚?当你“累了”、倦了,“谁来抱抱你”?诗人细腻的悲悯之情,凝成一滴泪,泣痛着女人悲苦的一生。Www。。com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而这样一些作为母亲的女人,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你/胆怯的把爱和品德/给了丈夫//心甘情愿地/把肉体和灵魂/给了孩子//你生的无声无息/走得清汤寡水//你/只剩了一把黄土/这黄土/还是上帝的//唉/母亲
母亲那含辛茹苦、无私奉献、忘记了自我的人生,言之跃然。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平淡的语言,直白的情思,却汇聚着一个孩子,对母亲最直接、无邪、坦荡的爱。一个孩子,在母亲面前,何等地直率,何等地自由,何等地坦诚,任何的矫揉造作,都是苍白的,还需要伪饰自己,还需要华丽的辞藻,矫作的语言吗?
“这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野人先生曾在题赠中这样审度他的诗歌。――汩汩流淌的生活之流,意识之流,即不知起点,也没有到达,它却“静静”地滋润着我们被“赐死”的人生。“静静流淌”,必不是激越、热烈、灿烂、嚣张,而流淌着潜移默化般的沉着,“润物细无声”般的冷静,并于此沉静中,令激情萌生。恰是诗人对于情感细致入微的捕捉,使“情”之一字,成为野人耐人寻味的“诗魂”。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情的感觉、错觉、幻觉,使世界愈美。从野人诗《小雨》中流露出沉静的美:
雨/像甩在湖里的线/钓着我的人生//小巷悠长/一头伸向记忆/一头伸向未来/我撑着伞//过去太酸/泪像雨线/未来太远/又不知有多难//小巷悠长/我折起伞
烟雨江南,悠长的小巷,懵懂的少女,萌动的思恋,茫然的人生,在诗人的情怀中跌荡,悠然的心境中,潜藏着多少懵懂和辛酸?那撑起的“伞”,能够抚慰“钓着的人生”吗?而“我撑着伞――我折起伞”,又经历着怎样的情感波折?倘若此诗被解读为诗人细腻柔情的流溢,也无可厚非,恰恰是这种流溢,融统出野人至性至情的品格:淡淡的失落,淡淡的哀愁,淡淡的思念。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清风明月何蕴美,山川河岳自关情。”从《接受》中,野人之“情”,又雕琢出冷峻、雄奇、超拔的美:
黄昏在虚空/冷/敲击着选择//剩余带着疑虑/跪在废弃面前/借着反射的光/寻找失去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