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用人如器 - 习近平讲故事 - 人民日报评论部

用人如器 - 习近平讲故事 - 人民日报评论部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升平昌盛之世,总是伴随着大批人才贤士的出现;凡是有作为、有建树的历史人物,对人才问题总是高度重视的。像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请“卧龙”等故事,已为大家熟知,成为千古佳话。这里,我想再讲一个古人荐贤用贤的故事,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他的用人政策,历来被后人所称道。他当皇帝后,要大臣封德彝负责推荐贤才。可是几个月过去,封德彝一个人才也没有推荐出来。他不仅不举荐,还说自己“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唐太宗当即驳斥他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意思是君子选用人才好比使用器物,应该各取所长,因人而异。不这样,难道还能向其他朝代去借人才吗?你推荐不出人才,只能说明你不识人才,怎么能说没有人才,这不太贬低天下之人了吗?唐太宗排除阻力,广开才路,不拘一格,提拔新人,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发现和重用马周。马周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寄居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做门客。有一次,唐太宗要求大臣“极言得失”,就是让大臣们给皇帝提意见,马周替常何写了一个有20多条意见的条陈。唐太宗看后大为欣赏,当他从常何嘴里知道是马周所写时,立即派人去请,因为来得慢了,他还派人去催。唐太宗亲自同当时仅29岁的马周谈话,认为他很有才能,就安排他在门下省当官,以后不断提拔。马周帮助唐太宗处理了许多复杂事件,成为一时的名臣。由于唐太宗不拘一格,广开才路,重用贤才,使得他统治的时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升平时期,出现了有名的“贞观之治”。

——《人才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不可估量》(1983年4月25日)摘自《知之深爱之切》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