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统筹 - 甘宁风云 - 晨风不带雨
()
几个月后,各地的城郭大体都建成了。按照甘宁的设计,这些房屋大多脱离了这个时代,更多的像是后世时代民国时期的建筑。石头为基,青砖为墙,木料的门窗和地板。大多是两层的楼房建起来很快,只有少量的高层楼房,加上水泥的运用,一座座楼,一座座城拔地而起。
以星火城为中心的星火郡,靠近海边建成了和美县和膨化县,靠近东面则建成了员林县和雾峰县,靠近北面则建成沙鹿县和清水县,靠近南面则建成了西罗县和麦香县。八县一城的星火郡已经有啦相当大的规模,不过可惜的是很多县城的房屋都闲置着。
星火郡的海边建成了两个大码头分别在和美县和膨化县,在这两地还建成几个大船坞。八县一城的水泥路已经开通了,路上可以看到一些车辆和行人,已经有部分脑子灵活的人在这里进行贸易了不过大多是以物易物的方式,目前甘宁还没有解决货币的问题。
台南郡,二十三家族的二十三县道路改造也已经完成了,城郭和部分房屋的建设也完成,整个聚居地面目焕然一新。除此之外还建成了两个县城东港县和永康县,这两个县城修建了码头和船坞。台南郡二十五县一城,规模不可谓不大,而且这里的居然比较充实,整体看起来比星火郡要繁华一些。
台北郡,除了台北城之外就要数基隆县比较大了,此外靠西还建成了平镇县,板桥县,靠北建成了基隆以外的大安县,靠南建成了新竹县,靠东建成了宜兰县,成为了六县一城的规模,虽然比台南郡,星火郡规模小,但是这里靠近中原,以后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这里在基隆和板桥县都建成了几个码头和船坞。不过台北郡显得要冷清一些。
台中郡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郡,除了一个台中城比较大之外,其余的县规模很大,但是却看起来没有县城的样子,零星散落。这里有十几个部落的,每个部落甘宁都给与一个县的规模建设。除了土著的县城之外,还以矿区周围建成了尖石县,秀林县,丰原县,其中秀林县靠近东部,计划中将从台南郡修一路进过秀林县到台东郡。而,丰原县则位于台南县到苗栗县的路上,这里作为经常的停脚处,也修建了一个县城。
台东郡,相对比较落后。这里大部分的人口,物料都是经过船只从星火郡,台南郡经过恒chūn县过去的。以台东城为主,在狭长的海岸平原建成了六座县城,最北的是莲花县,莲花县建有大码头可以出海到台北郡,可以进山,如果路修通可以向西经过秀林县到达台中郡。可以说位置也很重,是台东郡北面的门户。往南一些是寿丰县,枫林县,关山县然后是台南城,台南城再往南是延平县,靠近山区则建成了一个桃园县,将从台南城修路经过桃园县到达台南县。台东郡可以说是十室九空。
苗栗县现在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建成了一个大码头和船坞,这里将是台北郡到星火郡,台中郡到星火郡的中转站,因为运输需要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是却比较繁华。
恒chūn县在海岛最南端,这里将是对海岛南面出海的前哨,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建设的规模不小。在台东郡到台中郡的路还没修通之前,这里是星火郡和台南郡到台东郡的必经之路,这里是战略要地,将会成为一个像南面海域发展的饿跳板,所以不可谓不重要。这里建成了数个大码头和数个大船坞,以及大量的仓库。这里就像台北郡的基隆一样很有发展潜力。
高雄县,高雄县是台南郡以东靠近山区的一个县城,几个县城的规模不小,一个原因是附近有大量的伐木和开荒的队伍,一个是要从台南城修路经过高雄县,在经过桃园县到台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