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发明家”甘宁(一) - 甘宁风云 - 晨风不带雨
()
后世的记载中甘宁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位发明家。
后世的历史上说不清为什么一直以人力为主和冷兵器时代的东汉末年出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大多史学家纷纷做了考证,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甘宁的出现。
公元180年chūn节开始,甘宁就沉寂在试验但中。
首先是火药。火药的配方有了,原料有了只要加以试验就可以了火药的用途是很广的。中国古代的火药出现的很早,最早是术士,也就是一些修道之人炼丹的时候给发现的。很来被人装进竹子里,也就成了爆竹,之后就成了鞭炮。可以说古时候的中国人是伟大的,同时也睡愚蠢的,几千年前就发现了火药,但是却只改变外貌却不去改进火药本身。火药转变成炸药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战争是最为明显的,可以攻城略地。即使没有战争也用途很广,开矿,有了火药,那些铜矿,铁矿就可以很快被开采出来。此外在修路,采石的时候也很有用。所以火药的制造被甘宁摆在了第一位。
造纸术也是甘宁要解决的问题,在古代这样的地方不愁原料,但是却不知道cāo作流程是悲哀的。在这样丛林茂密的岛上,别说是纸张了就是全用原浆纸都不成问题。只有解决了,才能造纸术,才能解决印刷术,不然在竹简上再好的印刷术都没有用的。以后出书也好,记录也好都需要纸张。特别是以后准备的文化渗透,与世家,士林对抗更是需要纸张。要宣传,要造势就需要很多的书籍,廉价的书写用品。
棉花,棉花可以说是民用物资也可以说是军用物资。棉花的种植要比麻来的容易,而且产量大。棉花可以做成被子,布匹等等物品。在东汉这个时候,基本上很多人都穿粗布麻衣。要知道麻衣的保暖效果真不怎么样,在台州和星州,或者说是南方的交州,对保暖的需求比比方要小很多。在北方,也别是长江以北地区,这时候的政治文化中心都在北方,大量的人口也在北方,每年都要因为冬天冻死很多人。普通百姓很多都是用粗麻进行御寒,用的床被很多都是秸秆和树皮等物质。只有那些富家用得起动物皮毛,丝绸,锦布。所以不管战争,还是商业意义都是巨大,到时候在北方的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北方的少数民族扶余,鲜卑,匈奴,高句丽,以及三韩,都是可以大量倾销的地方。
纺织机,应该是不知纺织,还有制造布匹的一系列工具。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棉花,唐代的时候叫做白叠子,那时候因为不能清除棉花里面的棉籽,直接纺织出来的布匹臃肿,容易脏,还厚薄不已,有的地方僵硬,只有穷人才穿。所以只要制造出一系列的纺织工具,才能大量的制造布匹。
印刷术,在造纸术的基础上,印刷术将大大的提高书籍的出版。印刷术还能解决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只要选好一定的材料,找一些善于雕刻的工匠,学出比较正规的字体就不成问题。
罗盘,其实罗盘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靠磁场确定方向。对于从水军发家的甘宁来说,这样技术不得不说十分重要,只是目前没有超远距离的航行所以才没有凸现出来急切的需求。这个知道原理之后就不难制造,和印刷术一样是一蹴而成的技术。
以上六种都是革命xìng的技术。
其实军中除了火药之外还有很多技术可以改进或者说是“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