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回故乡 - 平淡为官 - 铭哀
相比起众臣直接和谈的建议,显然徐清的这个建议要更好一点,支援一个边地部落,所费最多不过三四百万贯而已,而如果与辽国的战争爆发了,那么损失的钱财甚至有可能会以亿来计算才有可能,背负上这么大一笔债,赵祯也很清楚,必然会使改革出现非常大的停滞,所以尽管他不是特别喜欢徐清的意见,可也只能认同他这样的方法了。
“就依照徐卿的意思去办吧,富弼,你深知辽国内情,这次和谈,便你去吧,记住,尽量延长谈判的时间。”赵祯点头同意了徐清的意见,并且让富弼担任谈判主使,富弼在一旁倒也没有意外,最近几年来,凡是与辽国的谈判,几乎都是他代表宋国来谈的,这次也不例外,所以他也就接受了,赵祯再转过头看向徐清,说道:
“徐卿,既然是你想出来要与女真族联合,削弱辽国的实力,那么与女真族的谈判,便交给你了,你要派谁去,有人选了吗?”
关于人选的问题,徐清刚才便已经想到了,见赵祯问到自己,徐清立刻答道:“陛下,臣心中已有使者人选,女真族位于地之东北,苦寒之地,外加女真族荒蛮落后且好勇斗狠,派一文官去,显然不能让他们真心真意与我朝合作,所以,臣打算让现任秦凤路全军总使裴德衍,担任此次谈判的主使,不知陛下可否让枢密院下旨,调裴德衍进京。“
“裴德衍?朕听说过他,裴家的孩子,是吗?“作为皇帝,对于自己的各路大臣,赵祯还是十分清楚他们底细的,尤其是像这样骁勇善战的猛士,赵祯便也记得牢一些,听到这个名字,便立刻想起来这位在西夏之战中有着杰出表现的将军来。
“正是,此人年岁虽小,可胆识过人,且有一身好功夫,在秦凤路可谓是百战百胜的将军,在前年与西夏的战争中,其率领将士们奇袭西夏粮仓,让西夏不得不撤军于国境线之外,乃是真正的猛士也,若是让他前往女真部落,必然能够让其蛮族,真心真意与我朝合作。“徐清真心真意的说道,对于裴德衍,他是非常欣赏的,尤其是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人身上,有着一种徐清所没有的冲劲儿,徐清很喜欢这种冲劲儿。
“裴德衍之名,朕也常有所耳闻,既然徐卿推荐他来当这主使,那便让枢密院调他来京师吧,韩琦、夏竦,你们有没有意见?“对于徐清的推荐,赵祯自然没有反驳的理由,不过按照程序,还是要问一问枢密院的韩琦和夏竦的,两人听到赵祯问他们话,夏竦便站出来说道:”臣附议。“
“那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众卿还有事吗,若是无事,便散了吧。“赵祯此时明显有些累了,徐清等人呢便也不再打扰,只不过心里头都有了一丝丝的阴霾,陛下春秋正盛,这上班还没满两个小时呢,就开始累了,看来这大宋国的储君可是愈发重要了啊。
想到这里,不少人把自己的眼光投向了徐清的身上,作为赵昕的老师,徐清在众人眼中的地位顿时拔高了不少,而历史也在徐清的影响下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历史中,赵昕应该是在这次鼠疫中死去的,可是他却活了下来,未来的历史到底如何,也真是不可测了。
众人从垂拱殿中走出来,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官邸上班了,徐清则是跟着韩琦和夏竦两人去了一趟枢密院,把裴德衍的调令安排好后,这才回到了自己的三司衙门开始办公,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汴京城内的气温下降,空气中总算是没有了恶臭,而是转化成了一股树叶发出的香气。
而随着鼠疫的爆发,人口的大面积下降,还有辽国的威胁,短时间内,国库的紧张程度也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徐清便也只能暂时放下了新城的建设计划,转而投入到老城的建设中去,跟着官员们规划新的城市道路网和经济区域,然后下水道的建设也纳入了其中,还有公共澡堂的建设,古罗马在公元前便有了引水渠来供应整个城市,为什么如此繁华的宋朝却做不到呢?
徐清可不是会认输的人,更何况他的手中还握有整个大宋最为顶尖的手工劳动者和科学家们,在他们的帮助下,许多新的设备被研发了出来,其中动力水车搭配起巨大的储水库,然后用庞大的石柱和引水渠将数里之外干净的水源引入到城市中来,这是完全做得到的。
而至于街道的拓宽,下水渠的修建,还有引水渠的搭建,则是一个不算小的麻烦,毕竟宋朝的体制下,土地是私有的,虽然徐清可以蛮横的将他们的土地收归为国有,可是那么做,对于朝廷的威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这里可是汴京,居住在这里的人,可已经不再是一窍不通的百姓了,而是具有了一定法治思想和社会概念的市民了,在识字率上,也是非常的高,对他们动粗,显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而这个时候,鼠疫的‘好处’就真的凸显出来了,因为鼠疫,整个汴京的人口少了将近二十万左右,其中有十五万人属于没死绝的,对于他们,当然就是继承家产了事,而剩下的大约五万人,则是属于死一户口本的那种类型,他们的土地,自然也就归了朝廷所有,而经过三司使的计算,所有土地加在一起,总共有大概几百亩左右,虽然不算多,并且分布在整个汴京,可既然有了这么一个存量,徐清的操作范围就大了许多了。
他先是让众人在汴京城中找出一块好地来,然后开始派人跟这一片区域中居住在道路两旁的百姓以及居住在引水渠石柱旁的百姓进行谈判,用手中的土地换取他们现在居住的土地,因为区域虽然大,可是其中需要安抚的百姓数量却很少,毕竟徐清只需要让道路两旁的百姓和石柱通过地区的百姓离开罢了,生活在中心区的百姓并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一处地方尽管有二十万人左右,可是需要搬迁离开的百姓,则只有一万户左右。
对于这些人,能用土地换的用土地换,能用合适的价格解决的,便用钱来做到,至于这些钱,当然是由银行来处,至于那些还是不愿意离开的人,就是极少数了,对于这些人,那就是威逼利诱迫使他们离开了,没办法,徐清的时间不多了,若是前线一个动荡,那么时间就要再往后拖一年,到时候汴京城若还是这个样子,那可就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经过这么一番处理,徐清所需要的土地便很快全部掌握在了他的手上,他立刻让科学院中精通城市规划的人去实地勘探一番,最后定下了一个详细的规划图,在这一仗规划图中,整个区域之内将会修建三个澡堂,一个大型的商业街,下水渠的规模则是在一百公里左右,引水渠的长度则是在三十公里。
经过详细的计算之后,施工总费用大概在六百万贯左右,其中朝廷出两百万贯,剩下的四百万贯,则由银行来支付,其利息和本息,将由道路两旁,总共六百间的店面租金来支付,以此来偿还贷款,并且所有银行的股东将拥有优先租用店铺的权利,租期五十年,这对于股东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利益。
徐清的这一套完整的计划很快便施行了下去,大量的劳工开始重新涌入汴京城中,许多看到商机的人们也开始不停的涌入汴京城中,想要在这六百万贯的生意中捞一笔金子,整个汴京城快速的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而国库却没有减少太多,这让徐清很是自豪,同时银行的各位股东们也是乐开了怀,四百万贯的钱确实很多,可若是徐清的设想真的能够成真的话,那么这片土地上必然能够诞生出超过三千万贯以上的财富,而他们则拥有率先吃一口的权利,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笔再合算不过的买卖了。
而就在整个汴京城因为城市改造这件事而议论纷纷,热闹纷繁的时候,裴德衍在经过了半个月左右的行程之后,回到了这座记忆中不太明媚的城市之中,看着眼前熟悉的街景,裴德衍的心情很是复杂。
当他在半个月前接到枢密使的调令让他去汴京的时候,裴德衍的心中无疑是十分抗拒的,可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遵从枢密院的命令,因为他是一名军人,听从命令,这是他的天职,也是他的义务,而现在,站在汴京的街头上,看着人来人往的环境,裴德衍的心中竟然生出了一丝的欢喜,这让他顿时生出一种罪恶感来。
自己竟然还在留恋这个地方么,裴德衍对自己说道,自己曾经在这条街上为了一点吃的而狂奔几公里,自己也曾经为了见到自己的娘在这人潮如织的街道上奔跑,这是一座充满了不美满记忆的城市,他人眼中的喧嚣和繁华,在他的眼中本应该只是一片憎恨和不满啊,怎么会产生眷恋的感觉呢?裴德衍对着自己扪心问道,却没有人来告诉他自己答案,包括他自己。
裴德衍不由摇了摇头,用手勒紧缰绳,向着自己的目的地,也就是徐清的府邸,驰骋而去。
此时正是休息的时候,徐清正在家中安坐,听徐忠说裴德衍来了,徐清心中也很是讶异,对于他的出生,徐清也颇为了解,他原本还以为裴德衍对于来汴京这件事会推三阻四呢,没想到这才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裴德衍便到了,他也马上换了一身行头,便到了正厅,此时距离上一次与裴德衍相见,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原本是让他暂时镇守秦凤路边疆防务,却没想到,自己这一来汴京却是有去无回了,对此,徐清还是有些愧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