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招抚围剿 - 新闯王 - 为爱好裸奔
延安巡抚衙门。虎踞龙盘气象森严。巨大的朱漆大门敞开。如同猛兽巨口。等待吞噬一切。衙署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直延伸森森大堂之上。
大堂之上。虽然有穿堂风吹过。使得衙署显得凉爽适宜。根本就感觉不到盛夏的闷热。但今天坐在这里的所有官吏。却一个个纹丝不动满头大汗。
这其间却也有个例外。沒有汗流满面惴惴不安的。第一个便是端坐在左手第一案的。这次官场调动得利最大的人。周暨。
周暨以强硬态度。几次出兵进剿闯贼。而获得新进巡抚洪承畴的青睐。几次叙其功。而被皇上恩准。特简拔于从六品而一跃为正四品。可谓连升三级。平步青云。
还有一个就是被升迁了的张元。以武将之身。却得登堂入室。堂皇的坐在了巡抚的右手边。虽然他的脸上一直带着谦和恭顺的笑意。但任谁都可以观察出。在那恭顺谦和的笑意里。却是隐藏不住的得意。
大家在皇帝这个举措里。也算看出了一点风声。那就是。原先在这里被杨鹤总督极力推行的。对各地杆子的招抚之策。现在似乎被皇帝所不看好。而对洪承畴的进剿之法开始侧重。这让原先延绥大小官吏惶惶不可终日了。
因为。在坐的每一位。当初都是以杨鹤岳和声为首的招抚派。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这一下立刻就要改换门庭。还不适应。最主要的是。杨鹤总督还在。把事情做绝了。那也就是和总督大人交恶。现在风头忽东忽西的时候。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
而这位与顶头上司作对的洪承畴。也是杀伐果决的很。上任伊始。便和陕西巡按李应期、总兵杜文焕秘密策划。满脸笑容。对那些周边杆子发下手谕。语气客气。封官许愿。将近百大小杆子头匡进城里。而后事先布置官军把王左挂、苗登云等九十八人全部杀害。对于那些已经集结的杆子手下更是斩尽杀绝。一个不留。当时城内城外人头滚滚血水横流。这一下就彻底断绝了各路杆子受抚的念头。
此次霹雳手段。不但让杆子闻风丧胆。也让在座主剿的官员人人失色。深深感到。在这个炎炎夏日里。风头变啦。
洪承畴端坐案头。绯色官服严整辉煌。也不看众人。只是埋头批阅案牍公文。
洪承畴可不像那位年近七旬的岳和声。现在的洪承畴正是壮年。精力充沛。杀伐果断。处理起公文來也是极其果断神速。
不时打开公文。或摇摇头。几笔带过。或点点头。放在一边。正批阅时候。突然住笔。再拿起一本公文。左右对比一下之后。突然站起。抖着手中的一本公文。阴沉着脸低声道:“招抚招抚。都这个时候了。还沒看清局面。还抱着幻想。却被人几次三番戏弄而不自知。大军进击之时。贼人丧胆。恳请招抚。然后拿了官府钱粮恢复元气。一旦缓过劲來。继续反叛。屡抚屡判。这样的教训还少吗。这就是现在陕西流贼遍地的原因。”此言一出。底下一些官员心中不由腹诽。过河拆桥的东西。沒有杨总督提拔你还是个小小督粮道。在这里指责恩主老上司。做人也忒不厚道了些吧。剩下的一部分官员却轻轻点头赞同。
其实。在朝堂之上。那些清流士大夫常有杨鹤主抚遗祸天下的说法。他们认为。“流寇”初起的时候力量并不大。Www。。com只要调集官军一鼓而歼之。就可以把农民起义扼杀在摇篮之中。只是由于杨鹤一意主抚。才使农民起义得以发展起來。以至于不可收拾。因此。在主剿派的心目中。杨鹤成了众矢之的。被视为罪魁祸首。
但其实。大家也是冤枉了杨鹤。他本人也并不是一味招抚。是秉承着以剿为辅助。招抚为主导。要不也不会跟吕世狠狠的在延川打了一场恶仗。而后又回到米脂。和高迎祥再打一场。他希望以这种打击做条件。压服各地杆子。再行招抚。招抚之策。其实也是为着这个大明。也是无可奈何下的办法。
崇祯初年二月。明陕西三边总督武之望病死。朱由检任命左副都御史杨鹤接替。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杨鹤抵任以后。看到陕西各地的灾荒十分严重。无衣无食的饥民千百成群地加入到起义队伍中去。使他所部署的军事追剿收效甚微。官军疲于奔命。起义农民却有增无已。他感到光靠军事手段解决不了面对的社会问題。另一方面。崇祯二年底奉诏抽调大批精锐开赴京畿勤王。又使他深感兵力不足。穷于应付。在这种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杨鹤才提出了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方针。
把钱花到招抚赈济上面。帮助农民复业。这样做不仅可以弭患消萌。而且农民安插既定之后。政府还可以继续征收赋税。所以说“利莫大焉”。如果一味主剿。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把钱用于军费。不仅无法恢复社会生产。花掉的钱不能通过赋税形式收回來。而且他自己的经验也证明。不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題。参加起义的人势必越來越多。剿局既不易结。后患也更加严重。这就是杨鹤建议以抚为主的主要原因。
但屡抚屡判也是有原因的。皇上原來以为只要颁发一纸赦书。略加赈济。就可以把起义农民遣散归里。依旧充当纳粮当差的“良民”。 他不仅沒有设法减轻农民的负担。反而加紧了压榨。崇祯二年七月。户部左侍郎李成名眼见催征饷银实在难以足额。建议以九分为率。朱由检却仍坚持按十分通融。
三年九月。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巡按御史李应期要求豁免陕西一省的欠赋。朱由检拖到这年年底。才勉强答应免去崇祯元年和二年积欠在民的税额。当年的欠税仍不准免。饥民们拿着受抚时发给的“免死票”回到家乡。等待他们的依旧是饥饿和官府的追呼敲朴。除了重新组织聚义起事。还有别的道路可走吗。
洪承畴越说。声音越高。“这个通判。竟然还执掌着这陈词滥调。诸位。你们都是饱学之士。你可曾看见过乱世用招抚。便天下太平的吗。乱世用重典。这才是正确之法。”
那位被说着的通判闻听。却也不为意。只是站起身。按照官场规矩。躬身施礼。轻轻一句:“学生受教。”便施施然坐会本位。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他本是杨鹤亲自关照的。其实算是杨鹤安插在延绥地方的一个耳目棋子。也是杨鹤招抚政策的坚定追随者。
看看底下一个个官员静若木雕。也便不再动官威。转身换了一个笑脸对着周暨道:“子廉(周暨的字)你与闯贼多有交手。你可看出那闯贼有心受抚吗。”
被上司称字。这是一种亲近也是一种恩宠。尤其是在军事上。不去问也是当红的张元。却独独问一个文人自己。更显得巡抚看重。
周暨赶紧欠身站起。对着洪承畴道:“我看吕世绝对无受抚之心。即便是一时窘迫困顿了。接受招抚。Www。。com日后一定依旧会反叛。”
洪承畴对这样的回答很是满意。微笑点头道:“为什么。”
“其野心很大。”至此一言。便说明了一切。
“看看。这才是真正明白时事的能员。”洪承畴再次转身。面对下面众人。诚恳的评价道:“只是可惜了。这样的能员太少了。”说着可惜。脸上却沒有半点可惜之色。而是又举起一个公文卷犊抖的哗哗直响道:“现在。子廉不再形单影孤。现在宜川县令赵梓赵子龙便又是一个识大体有大局的人。这才是万岁的赵子龙。”
赵梓。大家都熟悉。熟悉的原因不但他与大家格格不入。最主要的是他的字。合起來便是赵子龙了。只是可惜了一个名字。却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不是又臭又硬吗。这次怎么突然跳出來。也学着人家拍起马屁啦。
洪承畴不去管大家如何评价那个赵梓。而是举着赵梓的那份公文。慷慨激昂的道:“赵子龙。好。从他所上的公文里。便看出。真人才也。可算得上将來这陕北。这大明的一个栋梁。”
这话一出。换來的不是羡慕。而是嫉妒。那赵梓本就不得众人喜欢。却得到了在位的巡抚赏识。看样高升有望。这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马屁拍的到位及时。那真是一句顶一万句啊。这准确一击之下。便是时來运转。升官发财。不行。不能让这竖子与自己为伍。一个周暨。还有一个武匹张元便让人气闷。如果再加上一个赵梓。那样一來。还不恶心死自己等同僚。只要巡抚提到升迁与他。那自己等就要竭力阻挡。成人之美不会。但坏人之事。大家那是手到擒來。
于是大家依旧低眉顺眼。但心里已经开始给赵梓罗织罪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