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悠闲县尊 - 新闯王 - 为爱好裸奔
宜川。在变得温顺起來的阳光里。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片生机。一片祥和。在这天下昏黑里。竟然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经过半月鏖战对峙。宜川百姓终于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贼人走了。闯王來了。官府撒手不管啦。
高迎祥走了。带着他的手下部属远去山西。再不会回來。随着高迎祥的东去。陕北苦寒之地的杆子。那些不愿受吕世约束的。也纷纷效仿。在高迎祥的接应下。也都赶奔山西就食。以度过这难熬的苦夏。尤其是祸乱北地最严重的李自成。也在高迎祥的迎接下。成为了高迎祥手下的一员猛将。正式被称为闯将。
沒有了边军围剿。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沒有了吕世的压迫。有了相对富庶的可掠夺之地。稠密的人口丁壮。高迎祥呼啸來去。在山西不但恢复了元气。更加壮大了实力。短短半年。便再次聚拢起十几万人马。可谓兵精粮足。
吕世经过这一段的辛苦。终于得到了他想得到的。宜川。真正收入了自己的囊中。因此而将防线向北推进几百里。将危险真正隔绝在了根据地腹心之外。让根据地以及刚刚建设起來的工厂更加安全。为根据地带來滚滚财源。解散了民兵。调來了广武。调派了人手。推行政策。发展生产。
宜川县尊赵梓也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上次上报给新巡抚洪承畴的报告。自己在决死一战之后。终于将高贼赶过黄河去了。在意外的。在城外捡到几百颗脑袋上报请功之后。自己被巡抚大加赞赏。报备有功。报请朝廷。给自己升上一级。以六品任宜川县令。那千户也被升上一级。加了个副总兵衔。得到了许多钱财犒赏。
至于过了黄河后高贼的处断。那就不是他延绥巡抚头疼。更不是他宜川县尊头疼的事情了。
农村。百姓在闯贼的治理下安居乐业发展生产。自己的宜川城也太平无事。城市商业越來越发达起來。城门税官的税收也开始逐步提升。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到年底的时候。用这笔税收给胥吏给军汉发俸禄钱粮。还有上缴宜川该上缴的那部分赋税钱粮。Www。。com应该沒有问題了。
当山西运城的第一个运盐车队进入宜川的时候。赵梓就站在城头。看着那些盐商乐呵呵心甘情愿的交上城门税后。不久就被一群汉子再次缴纳城门税后。兴高采烈的拉走。至于拉到哪里。谁管他呢。赵梓就很满足。也很开心了。
每天站在城头。望着外面欣欣向荣的田野。沿河不断在号子声中架起的大大小小的风车。看着那蚂蚁一样在田地里奋身劳作的百姓。看着一个个进出城门带着幸福欢笑的百姓。赵梓就欣慰的微笑。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但也纳闷。同样的土地。同样的百姓。同样的天空。怎么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却生生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现在。赵梓最愿意做的就是。带着一两个小童。在四面通风。凉爽宜人的城门楼里。看看进进出出來來往往的百姓众生。悠然的喝茶。悠然的读书。悠然的时不时眺望城外。希望在书中寻找这种变化的原因。但翻遍了先贤经典。沒有。沒有这个答案。
至于那个散发着霉烂味道的县衙。他是不愿意。也沒必要再呆着了。沒必要的原因是自己的确无事可做了。
城外百姓想打官司也不上自己这里來。城外有吕世的什么政务官政府在。那里有更公平。更合理的法律。更有能力的人员评判。哪里还要自己來管。
城内吗。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那更是天下太平。原先在城内乞讨谋生的流民乞丐。在一开城的时候。早就一窝蜂似的出城。找吕世分田分地去了。这次。高迎祥可是为吕世立了大功的。那“无主”的土地已经足够进入宜川的流民分发的了。
其实这宜川地处河畔。流民不多。南面有吕世的根据地。沒有流民。北面已经被高迎祥裹挟的差不多了。也几乎沒有流民。东面黄河天堑。想要过來也是千难万难。哈哈。真是个宝地啊。
原先城里的泼皮破落户。也在当初想着到城外吕世那里打个秋风。但这次他们明显失算了。那吕世留在这片根据地的一股骑兵。据说是吕世的亲亲侄子带队。手段狠辣着呢。对于他们。绝对不会手软。几个见机的快的泼皮破落户狼狈的逃回來。都如见了阎王一样。躲在家里再也不敢嚣张出门。趁着这个东风。赵梓也命令三班衙役。发了一顿狠的。结果他们就只好从良了。至于其他人。都忙着做生意。或者在商家那里做工呢。哪里还顾得作奸犯科。
前几天。就在赵梓的脚下。几个千户所军汉贼头贼脑的。夹着刀枪。说是出城公干。赵梓就笑。也不说。就任由他们出城。然后看着他们在远远的地方拦住了一个吕世政务官。说了一阵之后。就将自己手中的刀枪交给了人家。然后欢天喜地的跟着人家走了。到晚上赵梓也沒看见他们回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接着后來。又有几伙军汉一样的出城。赵梓就依旧笑着。看他们编造着可笑的理由走了。也只是笑。
倒是千户大人沉不住气。一天。急匆匆赶上城头。來寻优哉游哉的赵梓汇报。说军户逃跑的厉害。请县尊给出个办法。请县尊下令不要那些军汉出城门。
当时躺在矮塌上的赵梓书都沒放下。就那么眯着眼睛听他说完。然后轻轻一笑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管的了。随他去吧。”
那千户一愣。但想想。自己朝廷规定的那些时断时续的钱粮。怎么能比得过城外世代属于自己的土地诱惑大。但是。Www。。com大家都走了。那自己还白白使唤谁去。自己的威风怎么还在。
“但是。但是如果都逃了出去。那万一有杆子掠城怎么办。”千户小声争辩道。
那赵梓这时候斜眼看了他一下。嘴里发出一声嗤笑。曼声慢语的道:“杆子掠城。我的千户大人。城外还有杆子吗。”
此言一出。当时那千户就语塞无言了。是啊。城外原先多如牛毛的杆子。不是下山种地去了。就是被闯贼收编打散了。这是自己长大以來从來沒有的天下太平。哪里还有杆子掠城。再说了。真的要有杆子掠城。那城外闯贼绝对是第一个前來解围的。
这都是什么世道啦。堂堂朝廷官府。竟然要靠着一群贼寇守护。Www。。com这让谁听了都感觉匪夷所思。
“其实。你千户大人应该高兴。我不说。你不说。那些空额岂不。。”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那千户赶紧施礼不跌。然后急匆匆下城而去。
话不要说透。大家还是心照不宣吧。
结果下午的时候。就又有陆陆续续的军户出城了。到城门都统一了口径。说的是理直气壮:“千户有令。出城剿匪。”说是剿匪。却不见一个人拿着刀枪。想來那千户不舍得刀枪器械流失。说不定将來上峰点检的时候。自己还要拿这些刀枪招募临时人员充数呢。
这时候。一阵急切的脚步声冲城墙马道上跑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脚步急切。却听得出欢快。赵梓也不起身。翻了一页书。继续津津有味的看。
“东主。好悠闲啊。”门口的阳光一暗。自己最贴心的师爷抢步进來。看到悠闲的东主。不由打趣道。
“子修。回來啦。那边坐。”赵梓点点头。将书放下。然后看着小童给这位满头大汗的师爷倒上碗凉茶。然后知趣的走了开去。
“凉茶解暑。赶紧喝。”对这个最亲近的。亦属亦友的师爷。赵梓还是蛮照顾关心的。
那师爷也不客气。一扬脖子便喝个精光。放下茶碗笑着等东主询问。
“咱们的渡口生意如何。”
“怎么一个好字了得啊。”师爷说完。立刻兴奋的再也坐不住了。站起來在地上疾走。“现在。我们把持了渡口。运用上羊皮筏子往來摆渡。那些各地的商人如过江之鲤。那是密密麻麻。山西的货物。南面的货物川流不息。真的是繁荣无比。”
赵梓点点头。这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自己的宜川。正好是渭南四县和陕西的交汇出口。闯贼需要的。和闯贼需要向北贩卖出去的。走自己这里最是方便。尤其是闯贼需要的盐巴。在自己这里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交易。只要你上税。而闯军生产的老白干和土豆粉丝更是被北方百姓。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所喜欢。那烈酒在草原可是个抢手货。那些无战事的鞑子。整天就完全泡在了烈酒里不能自拔。一个个几乎都成了酒鬼。哈哈。这是赵梓最愿意见到的。如果那便宜的烈酒换回无数牛羊战马的同时。再将那些鞑子变成酒鬼。是不是对压力强大的边军是个好处。
“可惜了一件。就是我们的筏子太少了。现在造船也不赶趟。要是当初。。”
“哈哈。子修慎言啊。我们就沒有当初。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