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 博物志 - 张华
【原文】
天地初不足,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后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注焉。
【译文】
当初天塌地陷,所以女蜗氏就炼五色石来补缺,又斩断海中大龟的四只脚当柱子把天顶住。后来共工氏与颛项争夺帝位,共工盛怒之下一头撞在不周山上,天柱摧折了,维系大地的绳子也断了。因此天向西北斜上去,日月星辰便向那里移动;地的东南角凹陷下去,于是众多江河的水便向那里倾泻。
【原文】
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译文】
在昆仑山东北地势趋于低下的三千六百里处,有个八方阴暗的日没处叫“幽都”,二十万里见方。地下有四根大柱,每根柱子直径为十万里。大地又有三千六百根轴,它们犬牙交错,相互牵制。
【原文】
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
【译文】
泰山又名天孙,就是说它是天帝的孙子。它掌管召人魂灵之事。东方是世间万物开始生长的方位,所以泰山主管人寿命的长短。
【原文】
《考灵耀》曰:地有四游,冬至地上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其中矣。地常动不止,譬如人在舟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七戎六蛮,九夷八狄,经总而言之,谓之四海。言皆近海,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