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幕:熊熊大火,萧寒来访 - 梨幕清歌长相思 - 沐年寒夏
沐卿听闻莫离带来的噩耗,心下着急。连连追问。
莫离说:“他们倒是大多打着招安的幌子,逼着山寨就范。招安实际上倒不如说是他们给山寨的一个下马威。若实在是顽强抵抗的话。虽然还有一线生机。但未免凶多吉少。为今之计,你还是先跟我回去,从长计议。”
沐卿早已顾不得什么逃婚,一心只想回去。虽说不一定可以助山寨一臂之力,但是未尝不可。
于是拜别伯父。收拾行囊就准备踏上回路。
临走前。顾不得颜笙依依不舍,欲言又止的表情。
一心一意,决然归去。
路过江南,见到早已等候多时的苏墨白,也只是带给他寥寥数语。说是等她回去接触了燃眉之急。以后的事情。无论纷纷扰扰都先搁置下去。现在她没有时间去理会。
苏墨白倒是波澜不惊,目送她归去,凉凉叹息。
经过多日长途跋涉。路上风餐露宿已经习以为常。
很多次,冒着漆黑的天幕,她依旧不肯停歇下自己的脚步。
很多次,穷山恶水,只是为了可以更早些回去,她什么也顾不得了。
很多次,风雨交加,只是为了心里安定,为了至亲,她丝毫不肯停下。丝毫分分秒秒都是无比珍贵。
她不舍得亦是不可能去浪费。
莫离多次劝她。苦苦哀求她可以稍做休息。她苦笑无语。
终于,沐卿终于回去了。
可是她终究体会到了什么叫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原来看似短短数月居然可以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她的世界兵荒马乱了。
沐薇写及此,停下笔。她思索。这到底应该是悲剧还是皆大欢喜的圆满收场?
照理说,越是悲哀婉转的戏才能让人唏嘘,悲从中来,才可以让人记忆犹新。成为茶余饭后难以忘却的故事。
但是,悲剧吗?
自己似乎有些不忍心了。为什么不可以皆大欢喜?很多人爱悲剧,是因为自己安逸。才想体验迥然不同的故事。
但是这个世界上,哪有怎么地幸福美满?
自己如果一个劲儿的粉饰太平。就会经不起推敲。索然无味。
她再一次回想自己刚开始构思的故事。
戏文里的女主原是个古灵精怪的女子,她爹爹占山为王,乃不折不扣的寨主,他们山寨分工明确,井井有条。女主自小同长辈打家劫舍,劫富济贫。
这一点自己倒是写到了。还比较满意。不过。。。
后来她及笄之后,家人为她强抢良人。后来被逼无奈一人出外闯荡,四处跋涉。后来跟随商旅去往漠北。
这一点也基本吻合。不过后来的故事发展,是否还是如自己开始想的一样?经历挫折,还是皆大欢喜?
这样的故事虽然美满但还是少了些什么。似乎远远没有悲剧打动人心?
几番周折,她再度回往家乡,却发现人不如故,近年的一场大火,将此处焚毁,又招朝廷招安。看过几重世间百态,饱经风霜,当她回顾过去点点滴滴,意欲了结生命,偶然进入一处世外桃源。遇见故人家人,从而遇上良人。
她这一次回想,不由自主的叹息。看来学戏文还真不是简单的。
难道一定要有一个美满结局?还是暂时不要透露结局的好。突然间的戛然而止。只是将戏演到一半。
一方面留有余地,一方面倒也是和自己所想。
自己的人生也是面临这样的选择。在及笄之前,自己是无忧无虑。现在茫然无措。
倒不如先演一半。带到某个尘埃落定的时候,再将另一半完整起来。
什么时候?
是自己成亲。嫁做人妇。
还是及笄之后?
沐薇不明白了。
她倒是继续写着。
沐卿归来之后看见。
一场大火。熊熊大火。
很多东西,恍惚只是一瞬间就那么灰飞烟灭。无影无踪了。
莫离死死拉着她,不让她去。
沐薇托腮,到时候上台了。这火的样子可怎么展现出来呀?
她自顾自敲着头,不管了。什么悲剧喜剧的,自己还是先顺水推舟写下去。等到时间紧迫了在补上结尾。要不然就去找老爷子问问。
门外突然传出敲门声。她疑惑但还是出门。
门外萧寒就那么带着笑意立在那里。
“昨天晚上还好吗?秦子青可曾有什么图谋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