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六十章 惨烈!耀州之战(三十九)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硝烟散尽

第六十章 惨烈!耀州之战(三十九)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硝烟散尽

  晚风习习。时日虽是将近盛夏间。但对于朱建而言。这晚风吹在身上却还是一股子凉意。

  “咳咳。”

  随着一声咳嗽。用白手绢掩过。朱建却是猛地发现出现在手绢上不宜让人察觉的丝丝血渍。

  “陛下。”

  此间。不知何时起。皇后周寕儿却是出现在了朱建身旁。闻听朱建一阵咳嗽。这周寕儿却是眉头微皱。

  眼见此状。朱建却是笑了笑。

  “寕儿。朕无恙。此间晚风有些凉意。你又有身孕在身。却是当需多注意身体才是。”

  说罢。朱建却是一手招來几个宫女。准备送周寕儿回到坤宁宫。

  而见此。周寕儿本还想说些什么。可是一见到朱建那一双不容置喙的眼神。却是生生的止住了嘴。却是一脸愁容。转身欲要离去。

  而就在这时。朱建却是开口将其唤住。

  “晚些时候朕去你那。”

  闻听此言。周寕儿却是面色一喜。掩过了愁容。

  见此。朱建却是笑了笑。不再言语。挥了挥手。示意皇后先行下去。而就在周寕儿离去不久。当再次转身。朱建却又是一阵咳嗽。

  白手绢上。依旧是血迹斑斑。

  “本想能够力挽狂澜。再造一个盛世。可是......难吶。难吶。”

  此刻。龙凤台阁之上。面朝着整个紫禁城。朱建却是有些感概万分。时光飞逝。对于朱建而言。此间却已是來到大明的第三个年头。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三年的时光。足以改变许多。比如说朱建。因为他的到來。历史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故。至少大明现在似乎是不像历史曾有过的轨迹那般。

  可是此时的帝国真就国泰民安了吗。

  想到这里。朱建却是不觉一阵苦笑。帝国虽然还是帝国。可是上千年來的封建体系注定已然开始到达奔溃的边缘。帝国之内。贪腐盘踞。错乱其间。

  虽有帝国新制。可是依旧是杯水车薪。若不是这些年发展商业贸易。怕是这一旦征起‘三饷’來。帝国那真就无药可救了。

  何况此间。南方土司势力横行地方。云贵高原那是山高皇帝远。虽说改土归流帝国早有实行。可是那根本就未能触动土司统治的基础。其结果只能是中央集权在这些地区政令不通。

  只不过现如今。辽东之事乃是头等大事。朱建不想也沒有功夫去对付这些土司势力。

  而辽东呢。

  颠覆后金势力。乃是头等大事。只有灭了后金。东北方可定。蒙古方可安。至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海上殖民主义者的步步紧逼。这一切的一切都要等到灭了后金方可从长计议。

  长路漫漫。前途唯艰吶。

  三年的时光。每每想到自己起初刚來时的想法。朱建就觉得好笑。皇帝那是那般容易就当的。这当的越久。自然陷得也越深。

  陷得那是人情。

  人情即是社会。至少中国是这样的。不论前身后世。

  三年的时光。朱建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然是愈发的不行了。

  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过十年。

  朱建不止一次问过自己。可是一直沒有答案。

  不知是朱建不想。还是真的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朱建却是明白。哪怕只有十年的日子。有些事要做的。那就必须要去做。

  比如说。灭后金。

  .......

  “陛下。李岩李大人到了。”

  而就在朱建思绪纷飞之时。却是有内侍來报。说是政务局大臣李岩前來。

  “哦。快快有请。”

  李岩是朱建传旨來的。因为秉承朱建以党治国的理念。此时的皇党党务局俨然已是以李岩为首。作为皇帝以党治国的机构。党务局隐隐约约甚至是盖过了阁部。

  而此间的政务局、皇党党务局、皇党军事委员会、帝国阁部。却是已然成四足鼎力之势。

  “陛下。”

  不多时。李岩却是出现在了朱建面前。

  “赐座。”

  此时见到李岩的到來。朱建却是一脸的笑意。

  人才难得。特别是像李岩这样的人才。由他负责皇党党务局。朱建却是放心的。而此间的皇党党务局这些年更是拥有像皇党宣传部大臣宋献策、皇党监察部内大臣何腾蛟这样的帝国良才。为帝国立下赫赫功劳。朱建却是欣慰的很。

  “李大人不必局促。朕与你先交已久。今日召集你來。却是想与你唠叨些许。”

  ‘“臣惶恐。”

  “你啊。还是不如宋卿家那般随意的心性。”

  对于李岩所言。朱建却是一脸笑道。

  “陛下。宋大人要年长岩数岁。”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道。

  “好了。好了。朕不与你争辩。今日你我君臣之间。且都放开些。一切种种。朕皆不以为忤逆。放开些说。”

  “那臣恭敬不如从命。”

  .......

  “卿家。朕这几日。通读《通鉴》、《史记》。反复揣度之间。却是感慨朝代更替。有如春去秋來。历朝历代。无论强盛兴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似乎已成定律。朕思绪数日。终有一问。不得其解。不知卿家可否为朕一解此惑。”

  对于皇帝突如其來的这一问。李岩先是一愣。继而却是道。

  “陛下为政清明。如今大兴新政。力挽帝国于危难之间。由此可见。帝国当是再造辉煌。绝无更替之理。”

  面对李岩这一番说辞。朱建却忙是道。

  “卿家。卿家。莫要此般。朕说过。今日。你我君臣当畅所欲言。无须顾忌。何况乎。朕尚未说出是何疑惑。卿家却也不当这般急切才是。”

  李岩虽是进士出身。却也是朱建一手提拔上來的。可以说皇帝对他很是信任。这一点李岩自是明白。按理说对于皇帝。他应该是畅所欲言。可是如今皇帝的疑虑显然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历史兴衰。那得是多大的命題啊。

  他李岩不过二十多岁。哪怕老成谋国。却也是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如今陛下这般信任。身为臣子。他又岂能一次又一次推诿。

  “臣惭愧。还请陛下明示。”

  ......

  朝代演替。乃是定律。有如走周天所定一般。非人力所能为之。

  但是朱建明白。朝堂演替。不过换了一家之皇帝。对于整个华夏民族而言。只要道统不亡。文明不亡。那也无可厚非。可是一次次的颠覆与重來。真的会是民族的进化。文明的进步。

  不。那是一场百姓的灾难。文明的浩劫。

  按照历史的轨迹。即使大明朝不是亡于后金。那么一个腐朽的朝代势必也会被另外一个王朝所替代。

  姓周。亦或是姓李。

  朝代演替。生生不止。

  战争与苦难。如影随形。

  那么注定。列强从海上而來。蜂拥而至。中华民族注定会开启百年浩劫。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将会沦为劣等种族。每每想到这些朱建都是心如刀绞。

  如今的帝国。看似因为他的到來。举国上下。呈现复兴之势。

  可是一旦他驾鹤西归之后呢。

  帝国的走向该何去何从。若是放在之前。这样的问題朱建断不会这般心中仓皇。可是三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

  或许在前世的故事里。他朱建曾是看不起崇祯皇帝那般宵衣旰食。最终却是落得个自挂煤山的千古凄凉。

  千古凄凉。朱建自诩不会。可是当皇帝哪能不宵衣旰食。

  何况乎这又是个千疮百孔的百年王朝。

  但是尽管心中存有疑惑。然而对于朱建而言。心中却是已然有了计较。若是不然。此间他也断不会传旨李岩前來。

  “卿家。朕听闻。沒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几日。朕思虑万千。历朝历代更替演变。皆是逃离不了由兴盛到衰亡的历史周期律。这其中到底是何因由。卿家可是曾思虑否。”

  “这......”

  李岩虽是自幼熟读百家之言。但多是文韬武略之学。好以卖与帝王之家。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