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 异界之上善教主 - 老道疯玄机
()
易经自古相传,从最古老的连山易,归藏易,到周易历经无数圣人心血凝结,是自古华夏的根基所在。
周易,中国古代研究、占测宇宙万物变易规律的典籍。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内容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卦辞、爻辞。每卦六爻,六十四卦为三百八十四爻。即有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六爻辞(乾、坤二卦分别多出用九、用六爻辞)。文字古奥,蕴义jīng深。《易传》是对《易经》所作的解释。共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又称《十翼》。
对其书名。理解不一。“周”有周代、周地、周遍、周环等不同解释,“易”有变易、易简、不易、交易、对易等不同解释。
关于作者和成书年代向有争议。《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解经。
.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sè,俗称“变sè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rì月为易,象征yīn阳,揭示yīn阳循环交替之理。
4.rì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干”的本义。
5.易是占卜之名。
6.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7.交易,亦即yīn消[7]阳长、阳长yīn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8.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rì新又新。)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而现代说的《周易》本身不是道教的书籍,道教是出自与农民起义军的组织五斗米道,为了秘密传播假托chūn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为鼻祖,以周易等古书为经典,而《周易》和老子相差千年.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xìng质;2、时时在变易之中;3、又保持一种恒常。如《诗经》所说“rì就月将”或“如月之恒,如rì之升”,rì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chūn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chūn秋》。
《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安阳市,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
《周易》相传周文王著,又有旧说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作辞。或说文王做卦辞,周公作爻辞,实非一时一人所做。文王出生在今陕西岐山周原古称西岐,后来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今安阳)。周易就这样诞生了。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yīn阳概念,而yīn阳概念包括yīn阳的xìng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yīn阳的状态,只论及其xìng质,则可以用阳爻(-)和yīn爻(--)表示yīn阳。将上述yīn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yīn阳的状态,则yīn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yīn,老阳,少yīn,少阳”(亦称“太yīn,太阳,少yīn,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yīn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yīn阳xìng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