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17章 爱琳进校做炊工 - 滨河岸边 - 叶青子

第17章 爱琳进校做炊工 - 滨河岸边 - 叶青子

  〈17章〉

   爱琳进校做炊工  不久,城里招工和充实地方财贸的指标下达,滨洲大队又要产生三个商品粮。一些有面子的人纷纷活动,书记的门槛又要踏成马鞍形。这次的具体指标是;两个县城招工指标,一个地方供销社工作人员指标。在大队陈书记的脑子里,已考虑将地方充实财贸的指标给予李佳晶,以报下台党委书记李长青以往对自己的提拔之恩,同时也显示自己不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县城招工指标有两个,其中一个给予八小队抗美援朝老英雄徐厚军的侄子徐展鹏,以上两个已初步决定,一般不得更改。另一个招工指标则正在考虑是否给予秦小恒,因为自己年前在支委会上说过,在李长青面前也说过。正当陈书记考虑是否让秦小恒招工进城的时候,小学教师方伟的家人举全力在争取。原来,去年冬季已进城工作的小学教师苏凤梅与方伟是一对山盟海誓的恋人,苏凤梅的叔父是县委的一个干部,颇有些活动能力,也很赏识方伟这个未来的侄女婿,他已经跟公社新上任不久的童书记打过招呼,童书记在全公社农业学大寨会议结束后,单独找陈寿河书记简单地谈了此事,陈寿河岂敢不答应。至此,滨洲大队三个跳“农门”的青年已在陈书记的人事方案中敲定了。  几日后,大队分管小学教育的尤副书记带着支委会的研究决定来到了滨洲小学。他首先与王校长单独交谈,传达了大队支委会的三个决定――1 方伟教师此次招工进城。2 开除莫木金民办教师资格。3 增补郑小波、舒黎明两位高中毕业生为民办教师。关于第三条还意向性的征求王校长的意见,王校长根本不了解这两位青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听说是两位高中毕业生,只得同意。但对第二个决定,王校长完全不理解,尤副书记说,这是大队支委会的决定,我们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反正他是有问题的。王校长心想,莫木金进校担任民办教师还不到一年,虽表现不错,但毕竟是个新教师,不是教学能人,任他们决定吧!最后,尤副书记还要求王校长做做青年教师的思想稳定工作,怕他们为转商品粮之事有思想情绪,还说,青年人嘛,路长得很,以后推荐选拔中师生,说不定推荐选拔大学生等方面都有希望,不要为眼前的招工闹情绪而误了以后的大事。  当晚,召开小学教师全体会议,秦小恒站在办公桌上为高悬的汽灯打气,他是开汽灯的能手,一个椭圆形的石棉汽灯灯芯可以用三个晚上,别的教师很难做到。他打气、将灯芯底盘浇上汽油、用火柴点燃汽油、调动气压阀等非常娴熟,火焰将石棉灯芯慢慢烧完,灯内喷出的汽油将灯芯烧成椭圆形,灯芯慢慢由黑变白变亮,不一会,像一个小小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办公室里一片雪亮,且又非常安静,只听得见汽灯发出的“咝咝”的响声。莫木金事先已得到通知,早早离开,二十几位教师都坐在自己的办公桌旁,等待着尤副书记的讲话。主持会议的是王校长,他的办公桌在办公室的最东边,尤副书记坐在王校长一旁,王校长简单扼要地讲了几句,然后请大队尤副书记讲话。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尤副书记用他那特有的铿锵语调讲道:  “老师们,大家好!大家――辛苦了!大家――紧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势,在教育革命的――伟大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很感谢大家!希望大家――要再接再厉,继续搞好――开门办学,继续――呃……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学生不仅――要学文,还要――学工、学农、呃……学军,还要……呃……批判资产阶级。――其它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现在――”尤副书记站了起来,他那本来就高大的身材在坐着的老师们面前显得更加高大,他咳嗽了几声,清了清有点嘶哑的喉咙,继续着嘴角伴有白沫的讲话,“现在――我宣布:大队支委会的――三条决定,不过,在――没有宣布之前,我要提醒――青年教师,要做一块――革命的砖,任党搬,党指向哪里――哪里安。要眼光长远,以后的机会――多得是,比如,推荐选拔――读中师、上大学――等等。”他用眼光扫了扫全体教师,说,“大队支委会的决定是―― 第一条,教师队伍中――招工进城的名额――只有一个,那就是――”这时,秦小恒满脸通红,心里紧张的要命,就像押了巨额赌注的赌徒在等待着开宝的那一刻,忽然耳边传来“方伟教师!……”,他脸上煞白,忽而又浑身冷汗,他有点不相信,以为是尤副书记说错了,或是自己听错了,他小声问坐在旁边的舒静秋老师,舒老师也说是“方伟”,他这才相信。他擦了擦额上的冷汗,极力控制自己,继续听尤副书记讲下面两条。“第二条,那就是――开除莫木金的――教师资格,永不录用!”教师们一阵惊愕,为什么开除?还凭什么永不录用!“第三条嘛,就是――增加两位新教师,两位高中毕业生,郑小波,舒黎明。这两位教师――明天就上班。我的讲话――完了!”  按以往的惯例,管教育的书记讲话结束时也要鼓掌的,可这时办公室里除了汽灯“咝咝”的声响外,再无其他声响,大概老师们还在为“开除莫木金教师资格”并且“永不录用”而莫名其妙。这时,尤副书记好像显得挺大度,并不计较老师们无一鼓掌的反常的寂寞,只与王校长耳语几句,就走出了办公室。尤副书记一出门,办公室里立刻唧唧喳喳沸腾开了,议论的重点当然是第二条,重点的重点是关于“永不录用”的疑虑,大家说着说着便笑了起来,有的甚至哈哈大笑:  “这一届书记们自己不知能当到何时,凭什么能管得住莫木金一生?将人家‘永不录用’!亏得尤副书记说得出口,他很有可能是多喝了几口酒!”  这时,王校长讲话了:  “老师们,请安静!刚才尤副书记传达了大队支委会的三条决议,我们应该服从,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请大家不要说什么牢骚话。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安心工作,按尤副书记的话说,做一块革命的砖,任党搬。现在你没有跳出龙(农)门,你就得安心教书,以后的机会多得是,以后还有比城里招工更好的机会在等待着我们青年教师,‘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大家表现出色,以后说不定推荐选拔上大学就会轮到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在推荐选拔上中师、上大学,不需文化考试,不用担心成绩问题,请青年教师们放心好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跟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早在文化大革命中期,即1970年――1973年,国家曾一度恢复过高考制度,这种高考制度首先坚持群众推荐,在此基础上被推荐的青年须经过区、乡或公社一级的文化考试,过关后,再参加全国高考。1973年4月3日,国务院批转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选拔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坚持群众评议和群众推荐,在政治条件合格的基础上,重视文化程度,进行文化考查,了解推荐对象掌握基础知识的状态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防止‘分数挂帅’。可后来形势的某种变化,又经过很多次讨论,中央有些领导认为这个《意见》中的‘重视文化程度,进行文化考查’还是‘智育第一’、‘文化至上’,提出了实质性的修改意见。1973年7月19日,《一份发人深醒的答卷》(‘答卷’为张铁生在试卷上所写的一封信)连同‘编者按’以大字号标题和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在《辽宁日报》上发表了。接着,《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都以显著位置全文转载。至此,上大学完全取消了文化考查,更不用文化考试,完全走推荐选拔这条路。所以我们青年教师要安心工作,只有立足现实,才能放眼未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校长望了望大家,眼光在秦小恒脸上停留了一下,又讲到:  “现在,我们要深入开展教育革命,一定要‘政治挂帅’,反对‘智育第一’以后无论平时作业和开卷考试取消分数制,一律用‘优秀’、‘良好’、‘好’、‘一般’、‘较差’等代替原来的分数,不要评‘差’,以免挫伤学生积极性。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是:继续深化‘开门办学’,把学校办到贫下中农的家门口,也就是办几个下设点,即把教室搬到生产队里去。各班还要继续搞好勤工俭学,学校的脚踏手揭油印机廖严松老师一定要进一步技术革新,加强研究。各班继续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今年是‘五七指示’发表十周年,在五月七日我们滨洲片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我校的各项工作一定要走在全片乃至全公社的前列,希望老师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扎实的行动,任何人都不得懈怠。现在散会!”  老师们陆陆续续出去了,只有秦小恒还在办公室里发愣,一会儿,他爬上办公桌,伸出右手拧住汽灯的气压阀门,将气压慢慢拧小,直至关上。他心神不定地走进寝室,一头倒在床上,用被子蒙住热昏昏的头,任凭自己胡乱地思考。渐渐地,他好像头脑有些冷静了,不知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鼠生就打窟窿”之理论的自卑似的醒悟,还是王校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劝慰,加之又想到方伟如不进城,他与苏凤梅可能鸳鸯两散。他不那么灰心丧气了,掀开被子,拿起脸盆去厨房打水。马马虎虎地洗完身子,正待就寝,方伟忽然敲门,秦小恒立即开门让他进来了。秦小恒不解地问:  “方老师,这么晚了,有什么事?”他随手挪动椅子让方伟坐。  “哎!也没什么事,过几天就要走了,今天想同你聊聊。”方伟望了望坐在床上的秦小恒,抱歉似的说,“那我就开门见山地说吧,这次招工,我觉得很有些对不住小恒老弟,我听别人说,去年陈书记就说过,再有招工指标就考虑你,可这次……却被我一下子插进去,让你……我真是对不住老弟呢!”他说着,低着头,好像等待着小恒的指责似的。  秦小恒笑了笑,说:  “方伟兄,这是你与苏凤梅共同努力的结果,你并没有什么对不住我的,我应该向你祝贺才是!”  “你这是真心话?”方伟心情放松了许多。  “我也坦率地说吧,开始我心里的确有些疙疙瘩瘩,可后来想通了,以后的机会多得是。况且这次进城给你与苏凤梅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失去了它,恐怕会失去爱情,谁都愿意成人之美,我更应该成全你们。再说,我一个穷百姓的儿子,我没有任何实力同别人竞争什么,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是希望你好好工作,将来飞黄腾达了,不要忘记了小弟。”秦小恒十分坦诚,且边说边笑。  “那是那是!一定一定!”他高兴地笑了起来。  “就怕你像朱元璋,灭元做帝后,他那儿时的放牛朋友去投奔他。在大殿上,朋友道出如何放牛,如何生篝火煮豆、争抢豆吃,以至打破瓦罐等往事,可朱洪武却龙颜大怒,令左右推出斩了。”秦小恒打趣地说着。  “那是这位朋友太直了,有损皇帝的脸面。可后来又一位胆大的朋友却不一样,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方伟问道。  “知――道,这位朋友说:皇上万岁!为臣为您请安来了。多年不见,为臣十分想念您。皇上可记否,想当年为臣随您策马野征,转战湖川。有一仗打得怪精彩,咱们围困煨罐城,火烧豆将军,一枪一个,一刀一个,终于打破煨罐城,灭了豆将军,好不痛快。洪武听了大笑,即刻封官给赏。”秦小恒一口气说完,又笑着对方伟说,“咱们还是说现实的,我真心希望你发挥自己的才干,求个一官半职,不仅自己光宗耀祖,别人找你时也有个照应。”  “谁不愿意这样呢,不知命运是何安排。”方伟也附和着说。  他们又谈了许多,终于各自就寝了。  翌日,方伟辞校进城了。学校将班级课程进行了小范围调整。体育老师邹晓器接替他担任五(2)班班主任,且兼任算术老师。新到的郑小波接替徐友金的三(2)班语文课程,舒黎明接替邹晓器原先所带的四(2)班算术课程。  这时,李佳晶也即将到供销社上班。这个周末,他们相约在一起散步。他们迈上滨河堤上的高高的放水闸,向北眺望,与滨河相衔接的清水潭尽收眼底,微风徐来,潭面泛起片片涟漪,不知是哪一个生产队的鸭子在潭边咯咯嘎嘎地扑腾游戏。一只鸭划子船头上立着一个戴斗笠的放鸭社员,他时而吆喝几声鸭子,时而点下竹篙使劲撑船,此时,鸭划子船头下沉,尾部翘起,小船便像箭一般向尾部方向快速前进,这个撑船本领是一般人难以掌握的,把握不好,就会人落水船翻面。他们又转身放眼向南,从脚下的滨河闸里放出的水在南北方向的连湖河里哗哗地流着,一直流向近两公里远的小龙河,而小龙河堤的南边就是滨湖,滨湖北岸是这一对情侣曾经多次徜徉的风景去处。  他们在连湖河东堤上向南漫步,大堤的两边是碧绿的杨柳,像两排卫士在护卫着这一对情侣,他俩手拉着手走在绿荫道上,看见有人路过,就松开手,待行人离远了,立即紧紧相握。他们时而聊上几句,时而默默慢行。此刻,他们心情各异。秦小恒心思重重,佳晶爸爸倒台后,自己也就失去了唯一的间接的后台,以后这民办教师的职务不知会不会也像徐友金那样被突然莫名其妙地“开除资格,永不录用。”还更担心的是,佳晶到供销社报到后,不可能分配到公社供销社,因为她爸是犯了大错误的人,她很有可能被分配到下面的供销分社,也有可能分配到滨洲供销分社。如果这样的话,她不就与陈永旺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几乎天天在一起,有利的条件会更加促使陈永旺肆无忌惮地心生邪念,而佳晶是否立场坚定,能不能挡住他的糖衣炮弹。而李佳晶则不同,心情比较惬意,在父亲几乎判刑、家境败落的绝境中,自己居然能跳出“农门”到供销社站柜台,这是多少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啊。但惬意之中,也有担忧,心上的人秦小恒会不会一辈子都跳不出“农门”,自己现在又帮不了他……哎――不管怎样,只要他不移情别恋,一如既往地爱我,我永远都离不了他,我终究是他的人,谁叫自己是死心塌地的爱着他呢。  她微笑着,亲切地说:  “小恒,不要悲观,招工并不是我们理想的事业,你当初不也劝慰过我吗,‘受挫者又是懦弱者,才真正悲惨。被厄难压低了颈项,才真正不幸。……要驶向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先竖起意志的桅杆,扬起希望的风帆!’你应该振作起来,重塑自己的人生!”  秦小恒也笑了笑,说:  “真没想到,你也会这样劝慰人,如果你真是达到了这样的思想境界,我也高兴。不过,你以后是吃商品粮拿工资的,我是一个农民教师,你还会像以往那样对我好吗?说句实在话,无论学校工作多忙,只要一有闲暇,我都想着你,在心里呼唤你,我是一刻也离不开你呢。”  “我也是,每每闭上眼睛,就想到了你,多少次梦中和你在一起,可梦醒后,我……我是多么失望!”说着说着,李佳晶眼角润湿了。  秦小恒看着她,慢慢地,情不自禁地抱着她,她也抱着他,两人紧紧地拥抱着,尽情地热吻着,幸亏此时路上没有行人。  吻够了,李佳晶斜眼看着远处来了行人,便主动与他分开,两人又并步慢行。  “还给你说件事,看你愿不愿意,我转正后,那生产队的出纳会计你愿不愿意当,这是陈书记当我爸说的,出纳会计也是好多人在争取呢!它不比当民办教师差。这个好机会,不知你选不选择。……你考虑考虑吧。”  秦小恒还从来没想到这等事情,他冷静地思考着。许久,他抬起头,笑着对佳晶说:  “谢谢陈书记的好意,如果我不是民办教师,我当然愿意当出纳会计,现在,我舍不得我那帮学生,我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真的,不骗你。”  “那你想好,以后不后悔。不过,我也考虑过,当出纳与当民办教师都差不多,都不会影响以后的当兵、推荐选拔、充实财贸等。”  “我想好了,我还是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大概我的命运与教师有缘。”小恒笑了笑,又拉上她的手,一会儿,他感觉到她在用力握他的手,他心里一阵甜蜜。  他们来到滨湖大堤,望着一望无际的湖水和少许才出水面的荷尖,心旷神怡,谈笑风生,完全忘记了各自的忧虑。双双坐在如毯的草地上,彼此倾述着近段离别的思念之情,尽情地陶醉在甜蜜的温存中,…… 爱的热情在笑谈与亲抚中释放着……  他们在互相勉励、倾情爱慰中度过了这个大半天。  几日后,李佳晶被分配到滨洲供销分社上班了。她下班后找到秦小恒,高兴地告诉他:  “我离你们小学不远,空闲时可以多去我那里。”  “我带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很忙,恐怕不会经常去,‘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过,你要尽量离陈永旺远一点,他是一个拈花惹草的人。”  “知道,我不是三岁小孩,你也不要把人家说得那么坏。”  “一定要警钟长鸣,常备不懈,不要中了别人的糖衣炮弹。”  “放心吧,你也要警钟长鸣,希望再不出现‘夜送美女学生’事件。”李佳晶撅着嘴,望着他。秦小恒用食指点了点她的前额,笑着说:  “你还真妒忌性强,还把那事记着。”  “你不也是吗?人家才上班,你就千叮咛万嘱咐,要不,你用一个袋子把我装起来,带在身边!”她装出生气的样子。  “好了好了,咱们都不要说了,我把你牢牢地装在心里就是了。”  “这还差不多,我也把你牢牢地装在心里。”她瞅着他,嫣然一笑。  就在李佳晶农转非到滨洲供销分社上班当营业员不久,大队陈书记的女儿陈爱琳到滨洲小学当了炊事员,原先的一个男炊事员年纪太大,回生产队去了。当时,在小学当个炊事员也是难得的工作,至少“不脱鞋袜”,不会到农田里战天斗地,也不会受那“双抢”的煎熬。  陈爱琳上班时,老师们有些议论,认为只有书记的女儿才能干轻松活,一般人是不能进来的。可没过几天,老师们对她渐渐有了好感,因为她不仅勤快,而且手巧,做饭做菜既快又好吃,而且人长得漂亮,浓眉大眼,苗条娟秀,像一朵牡丹花盛开在厨房里,说话又甜,像只欢快的小麻雀,老师们吃饭时心情格外舒畅,比较原先的那个倔老头,不知强了多少倍。秦小恒对她的到来,也很欢迎,至少还是自己以往的夜校学生。陈爱琳对秦小恒也特别关照,每天晚上都为他打一茶瓶开水,有时还送到他寝室里。这样一来,引起了其他青年老师的议论。一次晚饭后,几个青年教师在厨房里等着打开水,因水还没有烧开,他们闲聊着,只是秦小恒不在场。滨洲小学的青年男女老师都爱说笑话,有时甚至还逗逗打打,因为他们基本上都在农村“接受过再教育”,都参加过近两年的生产队劳动,把农村社员在集体劳动中爱说笑爱逗闹的习性带到了小学。舒静秋老师对陈爱琳说着笑话:  “陈师傅,你为什么特别关照秦老师,是不是看上他了?要真是这样,我为你们做介绍人!”  陈爱琳脸涨得通红,做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顺手拿起一把地扫帚,向舒静秋扔去,嘴里忿忿地说:  “放你妈的屁,我看上他什么了,虽说他小伙长得有些看样,但她那老实巴交憨样子,我八百年都瞧不起他!我是看在他是我的夜校老师,又是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忙,才这样做的,你们不要嚼腮!”其实,她心里巴不得别人有这样的想法,但又怕别人看穿自己的内心,才故意这样回敬舒静秋的。  舒静秋讨了个没趣,脸上也自羞红了,腿上挨了一扫帚,嘴里只得“呵呵”自笑而下台。这时,胡琴高手邹小中说:  “陈师傅真像《沙家浜》中的阿庆嫂,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说出话来滴水不漏,我要是娶了像你这样的姑娘,我为她倒洗脚水,甚至倒尿罐!”在一旁的青年女教师王军兰还补了一句,“还用那尿泡炒米吃!”大伙一阵狂笑,笑得前仰后翻,陈爱琳羞得急了,又要拿扫帚扔,邹小中举手作拦截样,说,“我又没说你,是说像你这样的姑娘。”陈爱琳拿起的扫帚又放下,说:  “你这家伙说话还算滴水不漏,可惜老娘不想学拉二胡、京胡,老娘也不想找个歌(拉)胡琴的。”  “那你打算找个什么样的白马王子呢?”华近功笑着说。  “你们少操些冤枉心,瞎有瞎朋友,跛有跛朋友,老娘自然不会当尼姑。”说着,她坐在条凳上,右腿翘在左膝上,双手抱右膝处,头侧向左边,看着锅里的水。舒黎明看着她那姿态,笑着说,“你们看陈师傅那漂亮模样,还真像《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在坐茶馆呢!”  这时,陈爱琳高兴得不得了,她满面笑容地说:  “老娘要真是阿庆嫂,你们天天喝茶都不要钱!”  “可不是吗,我们天天打你的水,你也没有要钱呢。”舒黎明一语双关地说着笑话。大伙随声附和道,“是啊!是啊!”  “你这小杂种,教了几天书?腿上的泥巴还没落完,在农田里学了几句狗叫剧,就在老娘面前说些阴柔话,你以为老娘听不懂,看老娘一扫帚打死你!”陈爱琳说着,又要拿扫帚去打,不知哪一位叫了一声,“水开了――快来打陈师傅的水!”听说水开了,陈爱琳也不顾忌大家说什么笑话了,忙放下扫帚,说:  “大家慢着,说是说,笑是笑,让我来为大家打水,不要烫伤了人!你们都是青年娃娃嫩骨头!”  大家为陈师傅的话所感动,且都不要她代劳。她拗不过大家,只得去灶前捅炉熄火。不知哪位又说了句:  “陈师傅,别忘了给秦老师打水。”陈爱琳在灶前正忙着,笑着说:  “老娘记得,你这小杂种不要操冤枉心。”   老师们都陆陆续续地提着茶瓶走了。陈爱琳打扫完厨房清洁,老师们快要上晚办公了,还没看见秦小恒来取水,便提着一茶瓶热水走进秦小恒寝室,见秦小恒正在盆里洗脚,忙问:  “人家都去打热水,你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到佳晶那里去了的?”  “不是,忙得不得了。一个叫王胜俊的调皮男生又犯了点事,为了转化他,我去他家走访,这叫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回来时我以为厨房关了门,又怕耽误了晚办公,就用冷水洗了。”  “你把脚提起来,我给你倒些热水。”陈爱琳催促着。  他不好意思,迟疑着。陈爱琳放下茶瓶,用两手将他的双脚提起,放在盆舷上,然后,慢慢地倒入些热水,看着他泡脚。她又扫视了一眼狭小的寝室,看见他床上有一双待穿的干净袜子,不禁心生逗他一下的想法,便把那袜子偷偷地藏了起来。  秦小恒一边洗脚一边想着走访的烦恼事,当陈爱琳诉说着委屈:  “我今天本着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到学生王胜俊家里去走访,你猜他家隔壁的一位大妈怎么说,只有秦老师班的学生调皮些,一老走访,别班的学生像还好,没看见别的老师走访,…… 你说急不急人,对工作负责的人倒还被误解,说我无能。”  “你这个人太直,对工作太认真,好心没得到好评,这就叫憨。我来了这些日子,发现有的老师就很乖,怕惹什么‘师道尊严’,更怕学生家长来学校闹事,看见学生用砖块乱扔,就装着没看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家也不会像你那样经常走什么访,倒讨得社会上把你的成绩当缺点来说。”陈爱琳说着,显出一副既同情又可怜他的样子。  “你说的也是,也有些道理。可我却对落后学生总放心不下,不转化他们总觉得不安心。我对那些调皮的事总看不惯,非得要教育不可。”  “不知你晓不晓得,前天上午一个姓尤的家长来学校闹事,家长们来闹事之前,都是喝酒喝得满脸通红,那样子凶得吓人,用食指指着那个冯老师的脸大吼道,‘什么红(冯)老师黑老师,我看你不是一个好老师!昨晚把我的孩子留校留到黑区(漆)打才放回,你这不是师道尊严是什么?!真是跛子的屁股――斜完打!你这个女臭老九!……要是一个男老师,我要酷(打)他几巴掌!……我要找你们校长去!……’还是好多老师拦着他,苦苦相劝,说了一箩筐好话,他才嘴里骂骂咧咧勉勉强强走了。”陈爱琳陈述着前天看到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我知道,解围的也有我。”  “今后听我的话,学乖一点,搞的不好要吃家伙(被打)。不要人吃了亏,讨不得好话说,两头被失。”  “哎!现在教书确实很难,动不动就是‘师道尊严’、‘智育第一’,老师是臭老九,社会地位又低,政治活动又特多,忙死人。”秦小恒感叹着说。他洗完脚,叫陈爱琳从床上拿袜子递给他,她故意说没看见袜子。他扭头一看,床上确实没有,便笑着说:“船舱里不见了针,出了烂人不成?”  “你是说我拿了,你哪只眼看见了?”她嘻嘻哈哈地说。  “别逗了,我马上要上晚办公了,迟到了要挨批评的。”他着急地说。  “要我为你找出来,有一个小小的条件,你答应不?”她的脸有一点红润。  “你快说!我要去了!”  陈爱琳探头向门外看了一眼,见确实没人在门外,便羞红着脸说:  “你喊我一声‘姐姐’,我就递给你。”  秦小恒脸也红了,迟疑着。心想,她也太大方了。陈爱琳见他没喊“姐姐”,笑着说:“今天晚上打水时,那几个男青年在厨房里都说我漂亮,说我像阿庆嫂,邹小中还说要娶像我这样的漂亮姑娘,他们想喊我‘姐姐’我都不喜欢,你不要得了便宜犯哑刁!”她虽然大大方方,但毕竟怕被人听见,忙把寝室门关上。  秦小恒思忖着,学校上晚办公的铃声响了,他更着急了,央求着说:  “喊声‘姐姐’又不碍什么,小的喊大的也是平常的事,留着以后再喊吧。”  “晓得这么说,为什么不喊,”她得意地笑着,又显得毫不让步。  “好,好,我喊,我喊――‘姐姐,姐姐,’把袜子给我。”  “喊得不亲热,要喊‘亲亲姐姐’!”她润红的脸上挂着惬意。  “别人听到了会说笑话的!尤其是李佳晶知道了,要……要罚我……下跪的。”他勉强笑着,焦急的心里又添上几分害怕。  “你们又没结婚,她有这厉害,要是结婚了,你有好日子过?”她仍然笑着,又俯下身子,低着头,附在他的耳边轻声说,“虽说我们是好玩,姐弟相称,但不会让别人知道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快喊!”  秦小恒无奈,只得轻声喊了一声“亲亲姐姐!”陈爱琳也回了一声“亲亲弟弟!”这才心满意足地给了他袜子。

  本书重点写了一对情侣与一对姐弟之间的恋爱争斗大战,这四人中演出了离奇、可悲可泣的“六角恋”爱情争斗剧。也写文革时农村教学实况,意在教育青少年珍惜宝贵青春,争分夺秒学文化知识 。也反映了七十年代农村青年的困惑。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