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五七指示庆祝会 - 滨河岸边 - 叶青子
(22章)
五七指示庆祝会 星期天,天气晴朗,烈日高照。老师们都在炎热中为庆祝会做“兼学别样”的准备。王校长在操场上和各处作巡回指导:舒汉墩主任、朱西俏等老师与几个学生在编织草鞋、草垫、扫帚等。周庭海、邹小中等老师与学生在制木步枪、木手榴弹、木乒乓球拍、木跳高架等。华近功等老师在指导几个学生画漫画。舒静秋等老师在写横幅、标语,制作游行用的抬标、抬牌等。郑厚学与邹晓器老师在擦拭理发用的条剪、推剪、剃刀等。廖严松老师在半自动化的机器前赶印印刷品。赵敏姣、吕丽菁、唐雄英、冯叶美、肖艺慧等女老师在竹盘上晒着刚制出的白、黄、蓝、红等颜色的粉笔。舒步新主任在校园一角指导五个学生练习敲锣鼓,…… 秦小恒也在忙碌,他和本班的几位学生在搁起的列子上晒师生们采来的中草药,即铁马齿苋、灯笼草、鱼腥草、艾草、半夏等。有一些草药上有很多泥土,秦小恒把它们用一个大竹篮装着,吩咐几个学生好好分晒列子上的中草药,自己提着那篮带有泥土的中草药往学校厨房后面的水浦头走去。 离水浦头还有一段距离时,忽然隐隐约约听到水浦头方向有小孩喊“救命――救命――”的声音,他马上意思到可能有人落水了,便扔下竹篮,急急忙忙地向水浦头方向跑去,到了那里,坐在水铺头上面的几个小女孩手指着下面说:“就在下面,大芳和小芳两姊妹掉下去了!”秦小恒来不及脱衣和鞋,立即跳下约3米深的水中。――这个地方是老师们在河边挖深了的,便于挑水和洗菜用的大深坑,冬季有一米多深,夏季河水高涨时有近三米深。他潜入水底,摸索着孩子,摸了一会儿,摸不着。他虽尽力屏住呼吸,但嘴鼻里还是呛进了水,他忍受着呛水的剧烈酸痛,想到的是落水的孩子的生命,又朝另一个方向摸。摸了一会儿,他终于摸着了两个孩子,感谢上帝,两个孩子是互相抱着的,他立即用双手将他们托起,向岸边推去,好不容易到了岸边,岸上的几个小女孩帮忙把她们拉上岸。他立即爬上岸,见两个小女孩脸色青紫,昏迷着。他想到了急救的方法,将她们身子倒过来,头部向下,脚朝上,腹部挨着水泥坎子,用双手同时按压左右两个小女孩的背部,用力按了六、七下,两个小女孩嘴里分别“哇”地吐出了昏黄的水,过了一会儿,这两个小女孩的呼吸渐渐平稳,又过了一会儿,她们竟“呜呜”地小声哭了起来。秦小恒心里一阵高兴,且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如果把她们姐妹俩救不活,那自己可能要蒙受很大的冤屈,后果不堪设想。哎!感谢上帝,她们脱离了危险,算是救了三个人的命!秦小恒与另几个孩子一道,将五岁的赵大芳和三岁的赵小芳两姐妹送到离学校不远的滨洲三生产队赵木匠师傅的家中,刚好赵师傅两口子收工回家,听说了此事,又见秦老师浑身湿漉漉的,非常感激,说了许多感激的话。秦小恒回校也没当老师们说及此事,只说是洗中草药不小心掉到河里才湿了衣服。 可此事后来还是让陈爱琳知道了,她问秦小恒,赵师傅买了什么东西来感谢没有,秦小恒说没有,人家也是很困难的。她有些不快,说赵师傅是个不大懂人情世故的人,这么大的事情都不买东西谢别人,两条人命呢!又说秦小恒也是个憨×,人家赵师傅轻视了你,你还不觉得。秦小恒笑着说,救人是应该的,谁看见了都要救,学雷锋做好事要落实在行动上。索要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况且人家也是子女多,家大口渴,十分困难的,要体谅赵师傅一家的难处。秦小恒这么一说,陈爱琳也觉得有道理,便笑着说: “还是你们做老师的思想觉悟高。” 救了赵氏姐妹的第三天上午,秦小恒去供销社买索线,是准备开“五七指示”庆祝会绑抬标用的。到了供销社日杂柜台前,他看见李佳晶正低头清点货物,且柜台上有一个小竖牌,上写“上午盘存,暂停服务。”他迟疑着。正好陈永旺走过来了,他看见秦小恒来到,忙热情地打招呼: “秦老师,要买什么东西吗?我在帮李佳晶盘存。” 李佳晶抬头看见秦小恒来到,脸忽然红了,她不知他来这里是购物还是找她聊聊,只望着他微笑着说: “你来啦!” “我……我想买三指索线。既然你们盘存,那我下午来买。”秦小恒说完就要走,陈永旺连忙说: “我有办法。”又转身对佳晶说,“佳晶,请你把已清点的索线卖三指给他,我帮你另外记个账,不要紧的,数据不会弄错的。” 李佳晶忙停下手中的活,从一大扎索线里抽出三指索线给他,说: “九分钱。” 秦小恒付了钱,正待离开时,陈永旺忽然说: “秦老师前天舍己救人的事我也知道了,我们要向你学习呢!” “你消息还挺灵通啊,救落水儿童是理所当然,谁碰见了都要救呢。” “救人是应该,不过,今后还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佳晶忙说。 “那是,那是。”秦小恒边说边瞅着她。她也审视着他,似乎还有话要说,但当着陈永旺的面,不好说。她目送着他缓缓离去,直到他的背影消失。陈永旺看到这一幕,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怪不是滋味。见李佳晶还在望着门外发呆,陈永旺催促说: “佳晶,咱们继续盘存吧。” 佳晶回过神来,又瞥了瞥面前的陈永旺,嘴里呼出一口长气,又低头清点货物了。 李佳晶自从那晚秦小恒发了疟疾而碰见陈爱琳热情地照顾他,且自己又受到爱琳的辱骂后,心里恨死了陈爱琳,也对秦小恒重新审视了,并且用“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来分析秦小恒。同时,她对陈永旺的看法也开始转变了:陈永旺并不像秦小恒和有些人所说的是一个“拈花惹草”的人,自从那晚他临危不惧勇斗流氓贼而救了自己后,从不向自己提任何要求,也不到自己寝室找事,倒像没那事一般。他在供销社从不与女青年职工开低级趣味的玩笑,倒像一个十分正经、十分稳重的人。他也乐于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 秦小恒与自己青梅竹马、一往情深;陈永旺曾托人向自己求亲。这些日子里,秦小恒,陈永旺,在他的心里就像一块两面盾,一面是金盾,一面是铜盾,到底谁是金盾谁是铜盾,她心里没有多大的谱。这些日子,她心里憔悴,眼圈发黑,寝食不安,人也瘦了许多。 转眼间,到了五月七日,这是难忘的一天。早晨,天气晴朗,丝丝白云漂浮在天空中,微微南风给人们送来了凉爽。滨洲小学热闹非凡。各种关于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的标语在校内外到处可见,如“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五七指示永放光芒!”“与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彻底决裂!”“五七指示是教育革命的方向!”“开门办学就是好!”等等,它们像许多张开的嘴,代替着师生向人们呼喊着口号。临街的校门口,在大红纸上用黑体字书写的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张贴在墙上,格外引人注目。滨洲小学的礼仪队腰缠红布条,敲响着震天的锣鼓,欢迎着滨洲教育片其他十所小学的老师和四、五年级学生的到来。由于这个时期还没有通电,只得由大队发电室用柴油机发电,然后送至学校。校园内高音喇叭里反复播送着伟大领袖毛主席于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作出的最高指示: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各校师生一一按入场式进入会场,到达自己的指定位置。主席台上方“庆祝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十周年大会”的横幅格外醒目。教育片袁主任坐在主席台中间,各校校长依次坐在袁主任两旁。面对主席台,各校排成三列纵队,纵队里都有本校抬来的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各种成果展品,有两个学生抬一抬的,也有四个学生抬一抬的。各校的丰硕成果汇聚一起,摆满了操场,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熠熠。这些展品各具特色,如“以学为主”的有:学生的优秀作文、优秀语文和算术作业、优秀图画和漫画,还有学生的毛笔书法、钢笔书法等。“兼学别样”的有:学工的是,自制的印刷品类、体育器具类、生活用具类等等,学农的是,表示学农劳动的稗草、秧苗,还有稻草制品类、制砖瓦的木模框等,学医的是各种中草药等,学军的是各种木制军事枪械类等。它们凝聚着师生们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的辛劳和汗水、聪明和才智,它们都在向兄弟学校作着无声地汇报,同时也作着无声地比较。 庆祝会正式开始了,全体起立,高唱《东方红》,东方红乐曲庄严地响起,全体师生随着音乐高声唱起《东方红》。曲毕,袁主任开始了热情洋溢地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你们好!今天,我们滨洲片革命师生汇聚一堂,隆重举行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五七指示’十周年大会,是我们滨洲片教育的一件大喜事,大胜事。首先,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十周年而热烈祝贺!(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为我们各校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所展示的丰硕成果而热烈祝贺!(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今天,我感到非常兴奋,无比激动,因为我们滨洲片教育革命在这十年间与资产阶级教育体制进行了彻底的决裂,教育同生产劳动想结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接着,几位校长代表依次讲话,他们都是汇报本校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的方法、步骤、行动及今后的打算。他们的汇报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内容也不乏谦虚之语。其中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的模范学校滨洲小学王校长讲道: “……我们滨洲小学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是一边向兄弟学校学习,一边开展创新,我们学习工人阶级,自制了一台半自动印刷机,我们的廖严松老师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学校的所有练习本、材料纸、稿子、成绩单等全部自给自足,还供应兄弟学校,我们的粉笔场生产的粉笔也是自给自足,还供应外校……通过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我们师生学到了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掌握了书本上学不到的本领。……通过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五七指示’放光芒,开门办学就是好……” 校长们讲话结束后,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几位先进教师代表讲话,其中,廖严松老师首先作典型发言: “……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是我们革命师生教育革命前进的方向……在印刷室工作,我克服了许多困难,向工人师傅学习,刻苦钻研技术,攻克技术难关,力争每分钟印刷60多张。……在三久严寒,冰冻三尺,我的双手冻肿了,就戴大手套坚持工作。……不怕脏,不怕累,因为我时时想着革命老前辈……” 教师代表讲话结束后,由学生代表讲话,主要是介绍把教室搬到生产队后开门办学所学到的知识,所得到的收获。滨洲小学四年级的左少龙同学上台发言: “我们班的教室自从搬到生产队以后,在仓库里上课,我们天天与贫下中农在一起,可以就近接受他们的再教育,就近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通过实践,我们革命学生深深地认识到: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发言结束后,大会进入最后一项,那就是举行盛大游行。滨洲教育片十一所小学的参会师生唱着嘹亮的歌,举着旗子,抬着展品,秩序井然地从滨洲小学的校门出发了。最前排的是由四个学生抬着黑板般大小的红色语录牌,上书毛主席的“五七指示”。走在第二排的也是抬着的语录牌,上书毛主席的伟大指示:“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育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接着便是腰缠红布带子的锣鼓班子,锣鼓震天响。紧接着的是一面高举的“滨洲小学”的校旗,校旗后面是滨洲小学抬着展品的游行队伍,其他各校的游行队伍依次排列,都各自举着本校的校旗,抬着各色各样的展品。这支队伍旌旗招展,浩浩荡荡,逶迤相连,似长龙一般,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穿街过村,蜿蜒前行,其阵势之壮,不知是文化大革命前新娘子出嫁时抬嫁妆之队伍的多少倍。震天的锣鼓声,在空旷的乡村,传得极远,引得许多在农田里劳动的农民都翘首观望这支特殊的游行队伍。最引人注目的是各校编队抬着的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的累累硕果:有师生共编共制的草鞋、草垫、草绳、麻编拔河绳、扫帚、簸箕、筲箕、筷子、笊篱、刷箸、拖把、木耙、锹把、镰刀把、土坯砖、土坯机瓦等,有学生自制的木手枪、木步枪、红缨枪、木手榴弹、跳高架、木面乒乓球拍等,还有老师为学生理发用的条剪、推剪、剃刀等,还有师生共采集的药材,如半夏、艾草、铁马齿苋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滨洲小学抬列组里的材料纸、稿件纸、成绩单、处方签及各种练习本,这是贵校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的璀璨的鲜花,足以压倒群芳。这都归功于那台脚踩手揭的“半自动化”印刷机。十分惋惜的是,这铁家伙体积大,重四百来斤,才忍痛割爱没有抬来游行,否则,是一定要作为伟大成果来炫耀一番的。 游行的队伍行进到滨洲大队最东端时,往北穿过一座水泥桥,又折回沿滨河往西行走,行至滨洲大队最西端时,又向南踏过一座木桥,回师向东前进,一直游行至滨洲小学,即环绕滨洲大队南北走了一圈,大约有四公里路径。各校按原秩序再次入场,回到自己指定的位置。袁主任作了总结讲话: “……这次‘庆祝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十周年大会’是一个成功的大会,是一个胜利的大会。大会以后,各校要继续努力,更加深入地开展开门办学,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地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进一步掀起教育革命新高潮……”激情洋溢的总结结束后,随着音乐声起,全场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歌毕,大会胜利结束。各校师生按原路原队形返回。
本书重点写了一对情侣与一对姐弟之间的恋爱争斗大战,这四人中演出了离奇、可悲可泣的“六角恋”爱情争斗剧。也写文革时农村教学实况,意在教育青少年珍惜宝贵青春,争分夺秒学文化知识 。也反映了七十年代农村青年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