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25章 佳晶入套错许婚b - 滨河岸边 - 叶青子

第25章 佳晶入套错许婚b - 滨河岸边 - 叶青子

  (25章)

佳晶入套错许婚b  这些日子里,秦小恒一直忙于小学五年级毕业前的工作。他要严肃认真地写好每一个毕业生的思想品德鉴定,为真实的写好这些鉴定评语,他不得不抽出大量课余时间找每一个学生谈心,听听学生们的意见,从侧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校内校外政治思想表现。他还到生产队去家访,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校外表现。这些工作都是为小学升初中淘汰一部分学生作充分的准备。他完全没有闲心与炊工陈爱琳谈什么超出同志间关系的话,而陈爱琳虽说心里喜欢他,但知道他与李佳晶是一对恋人,自己是不能插足的,也很自尊,只不过平时喜欢说说笑话,也就是以姐弟相称而已。虽说有时帮他洗衣、打热水,也是见他工作忙,属于同志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完全不是像李佳晶所想象的那样,像陈永旺所说的那样。  陈永旺早已拜托单位董经理为自己做媒,并向董经理送了厚礼。盛情之下,董经理数次找李佳晶谈话,为她与陈永旺结合牵线搭桥。这一次晚上,董经理又在佳晶宿舍里做她的思想工作:  “佳晶啊,像永旺这样的男青年在滨洲大队没有第二个,论长相,那是一个帅小伙;论家庭,他爸是滨洲大队党支部书记;论业务,是我们单位的一个骨干;论品德,那是我们供销系统舍己救人的英雄,要不是他救你,你早就没命了,你的命都是他给的。这就是缘分,是上帝安排的。答应这门亲事吧,他说他一辈子就爱你一人。他是真心实意地爱你啊!”  “他是救了我,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但我对他好像只有感情,最重要的是感激之情,没有爱情。”  “爱情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之上的,有了感情,就会有爱情,有先恋爱后结婚的,也有先结婚而后恋爱的。像我老董,也是先结婚而后恋爱的,我们两口子感情是那么的好。”  董经理苦口婆心地说了半个钟头,李佳晶只说考虑考虑,才打发董经理出去。李佳晶在认真考虑董经理的话,在心里权衡着陈永旺与秦小恒――秦小恒与陈爱琳关系不清不白,且自己亲自看见了陈爱琳那么关心他。陈永旺两次舍生忘死救了自己,董经理所赞扬陈永旺的话还是那么回事,好像没有说谎,陈永旺还真是爱着自己呢。她一连几夜都没有睡好觉,总在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后来,爱情的天平似乎不向秦小恒那边倾斜了。陈永旺像打一场大仗一样,开始了总攻击,他寻找一切机会与李佳晶交谈,表达自己深爱她的感情。有一次竟哭鼻子掉眼泪地说:  “你是我爱情的水,我是你水中的鱼儿,离开了你,我会干涸,我会死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以后,你是我的主人,我愿意做你的家奴,一切服从你的安排。我一定努力工作,为你争光添彩,我把我获得的一切,都奉献给你……救救我吧,我的爱神,就像我在水中救你那样!”他说着说着,竟情不自禁地拉着佳晶的双手,佳晶迟疑着,没有勇气抽出自己被他紧握的双手,任由他动情地捏着。  李佳晶已陷于深深地痛思之中:秦小恒毕竟是我青梅竹马、同窗十年且深爱过的人,我与他的感情并不像桌子上的灰尘说抹掉就能够轻易抹掉了的,一想起要与他在感情上分开,不免有一种撕心裂肺地疼痛。其实,这种疼痛从陈永旺在水中救了佳晶以后就已经开始了,她预感到陈永旺会马不停蹄地追她的。但实际接触中,她总觉得与陈永旺在一起有些别扭,不像与秦小恒在一起那么自然。她想着想着,眼泪不禁簌簌落下……陈永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他结合的女子以后会有幸福吗?  陈永旺见她哭了,完全不知她的内心,便伸手去擦她的眼泪,她用手轻轻推开他的手,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泪,但擦了又掉,掉了又擦,总是擦不净,掉不停。终于,他说:  “你出去吧,让我一个人待一会,我也许会好受些。”  晚上,带着无尽的惆怅,满腹的忧虑,李佳晶回家向自己的父母报告了之前所发生的一切:秦小恒如何与陈爱琳相好,陈永旺在水中救了自己的命,且要娶自己为妻,几乎供销社所有的人都说自己与陈永旺是男才女貌,是天生的一对,水中相救也是上天的旨意等等。  父亲李长青原先本来就对秦小恒没什么好感,又听女儿说他竟与陈爱琳交往甚密,心中很不乐意,便说:  “个人终身大事,要慎重,你到底爱谁,要考虑周全。如果你喜欢陈永旺,也要认真考察,我不说什么,随你。”  倒是妈妈汪美姑谈了自己不同的意见:  “我看秦小恒不像晶儿所说的那样,你会不会是误会了,这娃子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的性格就像他死去的父亲秦幺苟那样的,他不会做出对不起咱晶儿的事。陈永旺虽说是咱晶儿的救命恩人,但报恩的事不一定就是嫁给他。如果嫁给了他,以后对晶儿很好,那还可以,如果两人为家庭小事吵了起来,他拿救命这件事来为难晶儿,咱晶儿可要受一辈子委屈的。这些事,前前后后,晶儿你要考虑好,娘是怕你将来受人家的委屈。”  父母论来道去,最终决定还是由佳晶擦亮眼睛,看准人,到底与谁百年相好,由女儿定夺。  供销社里,除了高姑娘,几乎所有人都说他们二人是上天作美,是天作之合,要早点吃陈永旺与李佳晶的喜糖,喝他们的喜酒。高姑娘虽说心里不喜欢陈永旺,不认为他是一个好人,但也怕得罪陈永旺,又怕李佳晶见怪,只得非常谨慎地跟李佳晶说:  “佳晶啊,个人终身大事,要严肃认真,常言道,画龙画虎难画皮,知人知面难知心,如果你是在秦小恒与陈永旺之中选一个,虽然两人都不错,但要用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呢!”  李佳晶虽不大明白高姑娘的意思,但隐隐约约觉得她是倾向于秦小恒。心里说,高姑娘虽说是关心我,但她毕竟不知道秦小恒与陈爱琳的暧昧关系呢。  这些日子,陈永旺的父母――滨洲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寿河夫妇也在为儿子的亲事忙碌着,他托了许多有面子的人说情,不仅做李佳晶的工作,也做其父李长青的工作,其母汪美姑的工作。把陈永旺夸奖得天花乱坠,说他如何如何有本事,小伙如何如何帅,救李佳晶如何如何勇敢;把这门亲事说得天衣无缝,说他们是男才女貌,门当户对,二人结合完全是上天作美、天作之合等等。李佳晶一家处在这沸沸扬扬赞扬的氛围和似乎不可退却的形势中,李佳晶似乎被这种氛围所蒙昏,同时,在这种大气候的压力下觉得不能自已。李佳晶心里明白,人们的舆论潮流已把自己汹涌地推向陈永旺,现在的形势好像已到了非嫁给陈永旺不可,否则就是忘恩负义,大逆不道,甚至走在街上,人们也会在后面戳指头。就在这种不能由已的处境中,李佳晶觉得除了妥协,别无它路,才含着悲伤的眼泪勉强答应与陈永旺拿结婚证。  在拿结婚证的前夕,李佳晶要求陈永旺与其父陈寿河到自己的宿舍有要事相商。父子二人岂敢怠慢,立即前来。陈书记坐在马上就要成为儿媳的李佳晶的凳子上,无比惬意,亲切地说:  “佳晶,有什么话,尽管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那我就直言不讳地说了,我虽然同意与永旺去拿结婚证,但有几点要求需要陈书记办到,这几点要求对于陈书记来说并不是难事。”  “儿啊!你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一定办到!”陈寿河以为佳晶是关于婚事方面的要求,态度坚决地说。  “我与秦小恒是十年同窗,又是青梅竹马的一对,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事,不必隐瞒。虽然我们的交往还没有跨越那道红线,但我们以往感情深厚,曾山盟海誓。现在我有负于人家,实在感到内心惭愧和自责。为了弥补这种感情上的欠账,我希望你们今后帮助秦小恒,做到如下几点:一,以后大队有推荐选拔上大学的指标,优先给予秦小恒;二,如没有上大学的指标,城里招工、公社充实财贸、参军等好事,优先给予秦小恒。”  不等李佳晶往下说,陈书记迫不及待地说:  “没问题!儿啊,继续往下说。”  “第三,保留我与秦小恒的正常交往,我虽不能嫁给他,但不能不理他,我与他正常交往的权利是不能受任何人干涉的。”  父子俩互相望了望,迟疑着。  “如果这三条中,有任何一条不同意,我是绝不会拿结婚证的。即使现在同意了,如果以后不照办,即使结了婚,我也会离婚的。我拼了把我的名声不要,就是做鬼也要维护我的要求的。”她斩钉截铁地说。  倒是陈书记开口了:  “儿啊,这第三条也在理,保持正常交往也不为错,是人民的权利么!我看可以,完全可以!还有没有什么要求?”陈永旺也笑着点头。  “没有了。”  “那好吧,就这样,明天你们去公社拿结婚证,单位的证明已经写好了。”  “还有,口说不为凭,永旺写书面保证,你们二人签字画押!”李佳晶拿出事先就准备好了的纸和笔,让陈永旺写。  陈永旺也很痛快,立即按佳晶的三条要求写上了保证书。父子俩签字,按了手印,红色印油也是她事先就准备好了的。临走时,佳晶还提出了二个口头协议:拿结婚证的事不到举行婚礼不要外传,尽量减少秦小恒的思想痛苦;不举行婚礼,永旺不要碰我。陈书记笑了笑,表示默认,陈永旺也无可奈何。  翌日,陈永旺用自行车载着李佳晶来到十几里远的公社,到婚姻办事处办理结婚手续。结婚,是人生的一个转折,也是新生活的起点。拿结婚证,理所当然地是人生中极严肃、极慎重的大事。李佳晶认为,他们不可能轻易地拿到结婚证。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他们拿结婚证竟是那样的简单:不要身份证,因为这时的中国还没有办身份证这件事;不要户口簿,这时也没有户籍管理这件事;不需贴男女双方的照片,只要男女双方各自单位或生产队的证明即可。证明上写清楚性别、出生年月日、家庭地址或单位地址、家庭成分即可,恐怕最神圣的就是那张证明书上右下角的公章了。两本红色面皮的结婚证拿出来了,办事员填好了内容,叫他们二人按手印,陈永旺毫不迟疑地摁上了自己的手印,李佳晶拿起的手迟迟不愿落下,她忽然间想到了秦小恒――那个天真、可爱的小伙子,十年的同学、青梅竹马的伴侣……好一会儿,她才慢慢地在红色海绵上沾上印油,在自己的名字上点了手印,随着,一串晶亮酸楚的泪珠也滚落在她的手印上,这泪珠渗透着她的无可奈何,渗透着她对秦小恒深深的思念和永久的愧意。办事员不解地问:  “你怎么哭了?应高兴才是!”  “她是太高兴,激动得流泪,激动得流泪!”陈永旺连忙解围地说。李佳晶连忙走到门外,走到门前的树下,暗暗地流泪,不用说,她还是舍不得秦小恒,她在为与秦小恒分手而悲伤。  正在小学工作的秦小恒对于李佳晶拿结婚证并准备结婚的事完全不知道,他正处在小学升初中工作的关键时刻,他想尽可能地把那些有“出身错”的五类分子和上中农的子女多送几个到初中读书,力求把他们的思想鉴定评语写好一些。在五年级学生毕业离校前夕,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学校在五年级还开展了一次学生互相揭发活动。这次政治活动由班主任主持,也有学校领导参加。在揭发活动正式开始之前,班主任秦小恒作了动员讲话:  “同学们,五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大家就要离开这所心爱的学校,想必大家都有一种依依难舍的心情。毕业后,大部分同学就要升入初中读书,而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根据自愿或者其它情况就要回到生产队去了,这些同学这么早就结束了学习生活,我感到非常遗憾,但又爱莫能助,只怪我们公社初中规模不大,升学指标有限。”他望着五十几位学生的脸,见大家都静静地看着自己,特别是那些家庭出生不好的学生,一脸的愁容,他的心也有些凉了。为了安慰这些学生,他继续讲道,“我班有些家庭出生不好的学生,不是都会被淘汰的,也有一些政治表现好的也会被推荐选拔上初中的,大家不要过于自卑。现在大家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凭良心的事,把我们日常生活中老师所不知道的某些同学所干的一些坏事揭发出来,好让我们老师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家,为推荐选拔做参考。大家要说实话,不能撒谎,不能冤枉人,因为我们还要根据你们的揭发进行调查,如果发现你们是假揭发,那你有可能不能进入初中;如果你们不揭发,那就是不敢于同坏现象作斗争,也是思想表现不好的一方面,也会影响你的升学。现在,大家都拿出笔,由各小组的组长到讲台上领取白纸,每人一张,大家写时不要看别人的,写好后就鉴上自己的名字,不签字不行,然后翻过来放在桌上由老师收。”  小组长发下像语文课本大小的白纸后,大家便低头回想了。不一会,教室里只有沙沙地写字声。舒主任、唐主任在走廊中走了几步,王校长示意他们不要进入走廊,以免影响学生们写揭发材料,他们便又回到讲台上。好几个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他们不想揭发其他同学,也不忍心揭发别人,因为自己反正是被淘汰的对象,何必因为自己的揭发而害得别人也像自己那样停学呢。写还是要写的,那就索性揭发自己吧。约莫半个钟头,大家都写完了,并将写好的揭发材料翻过来,放在桌上。王校长、唐主任、舒主任、秦小恒一人收一组。  这些揭发材料汇集到办公室,大家一一细看。秦小恒特意将几个出身不好的学生的揭发材料拿到手中,在办公室的角落里细阅,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王校长,秦老师,我揭发付大泉,他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他不该在地主家庭出身,他犯了‘出生错’,他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与家庭划清界限,他还得靠父母养活自己,天天吃父母的,穿父母的,因此,他没能彻底与家庭划清界限,这又是一个错误。他很想继续读书,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揭发人:付大泉。”  还有一位学生也是揭发自己的:  “秦老师,感谢你对我的辛勤教育,但有一件事我始终不明白,我是富农的儿子,父母生下我应该是父母的错误,可为什么要他们的儿子承担这种错误而影响升学呢?这不公平!……我平时学雷锋做好事,是为了升初中,我要读书!我要读书!我要读书!――揭发人:李江海。”  秦小恒看了心里十分酸楚。其它揭发的大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没什么政治意义。有一位学生揭发同学偷生产队的生芝麻吃,秦小恒到教室里把他喊出来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和他在一起。”这位学生坦率地说。  “那……你也偷吃了啊?”秦小恒故意诳他。  “我……我与他都偷吃了的。”  “为什么不把自己也写出来?”  “您只是叫我们揭发别人,没有叫我们揭发自己啊。”他委屈地说。  秦小恒觉得好笑,也只笑在心里,连忙叫他进了教室。  几位领导轮番看了同学们的揭发后十分感慨,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唐主任说:  “看了李江海的揭发后,觉得他有些像全国造反小英雄黄帅那样,我们学校也有这种小英雄呢!”  王校长仔细看了李江海的揭发后也说:  “我从内心里也十分同情这些出生不好的学生,但只能是爱莫能助。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人人都读书,谁来种地,谁来生产粮食、棉花?二来目前我们公社教育规模跟不上实际需求,初中根本容纳不下所有小学毕业生,也只能让一部分学生回家种地。第三,从政治的角度考虑,孔子他所提倡的是‘全民教育’、‘有教无类’,这与目前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气候是完全不符的,批孔子,就是批他这一点。教育也是有鲜明的阶级斗争观点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说得较具体些,在农村,那就是教育必须为贫下中农服务,这是目前的政治大气候,不得含糊。”  ……  不久,小升初的名额经过大队尤副书记、王校长及其他领导和班主任的共同研究,终于决定了,秦小恒班五十几人,就有上十人被淘汰了。这些被淘汰的学生,基本上是五类分子和上中农的子女,付大泉、李江海理所当然地在其列。只有三个是贫下中农的子女,其中一个平时表现太顽劣,他也不想读书,也算是他自己的意愿。另两个是他们自己没到毕业就回家了,因为他们家实在太困难,读不起书。

  本书重点写了一对情侣与一对姐弟之间的恋爱争斗大战,这四人中演出了离奇、可悲可泣的“六角恋”爱情争斗剧。也写文革时农村教学实况,意在教育青少年珍惜宝贵青春,争分夺秒学文化知识 。也反映了七十年代农村青年的困惑。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