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一六章 学妻 - 一张没有公开的婚纱照 - 无名果
常晓华今年十七岁了,她家住在距离水库村不远的一个乡镇里,她上有一个哥哥,比她大十岁,家里生活条件很好,哥哥和父亲经营一家面粉厂,生意也不错,可是自己的读书问题却难以解决,她去年没考上县里重点高中,又没有考上中等师范学校,她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当哥哥的看着妹妹整天的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要是愁坏了她那小身板儿,当哥哥的也与心不忍哪。想到这里,常俊臣骑上自行车就来到我们乡,找他的同学来了,常俊臣的同学在我们乡里教学,在下面分校,他姓国,叫国治民,国治民见到老同学来了,就热情地招待他这位老同学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哪,怎么这么闲着?有何贵干?”
常俊臣说出了自己妹妹的情况:“我有一个妹妹,去年没考上,今年她还想重读,可是我们那里不允许重读,我妹妹整天闷在家里,我怕她闷出病来,就来找你了,你看看该咋办吧?她就是想要找一个读书的地方,一切就交给你了。”国治民一听,“就这么一点小事儿呀,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明天你就送她来吧,就住在我家里,吃住的问题你就放心吧,谁叫咱们是老同学呢。”
常俊臣一听求老同学办事儿就是好使,这么痛快,他也非常高兴地去了小卖店,给老同学买了不少好吃的东西,还给他买了一条好烟:“东西不多,你就收下吧,这都是小意思,等以后我妹妹要是在你这里能考上中等师范,我再重谢。”常俊臣说话时,态度非常诚恳,说的国治民不得不收下这礼物:“老同学,还扯这个干啥?你真是太见外了。”国治民嘴上说见外了,可是心里早就想收下这些礼物了,他家里可不如常俊臣家里的条件好,常俊臣花这么多钱买了这么多礼物,在他看来那是区区小事,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在国治民看来,那可是他一个月的工资呀,他家里的老母亲,老父亲,甘苦一生,如果看到了这么多的礼品,说不上有多高兴啊。
常俊臣也没吃饭,就急忙回家,把此事告诉妹妹,好让妹妹高兴高兴。妹妹见到哥哥这么高兴的样子就问哥哥说:“哥,你今天上哪去了?怎么这么高兴啊?有什么喜事儿呀?”“大喜呀,妹妹,你猜我给你带啥喜事儿来了?”常俊臣故意卖关子给妹妹。
“啥喜事儿?莫不是你找到我未来的嫂子了?”常晓华看着哥哥瞎猜到。常晓华也深知哥哥的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到找对象的时候了,可是,哥哥就是不找,他说没有合适的。“你瞎猜啥呀,我上哪里找你嫂子呀?我是给你找念书的地方去了,你又可以重读了,去吧,明天就去,大哥给你找到了能有吃住的地方,读书不用愁了,这回你该高兴了吧。”
“哥哥,你说的可是真事儿?你不是在逗小妹吧。”常晓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再三地追问哥哥。当常俊臣态度十分严肃地告诉她时,常晓华相信了,她这个高兴呀,她乐得合不拢嘴了,好听的小曲儿出自她那花骨朵似的小嘴儿里,两只杏核眼,笑咪咪的成了一条缝,瓜子儿脸上也出现了多日不见的红晕,她开始打扮起自己来,先是梳头洗脸,然后就是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都找了出来,左一件儿,右一件儿,换个不停,一会儿穿上这件儿,一会儿穿上那件儿,当哥哥的都有一点看不下去了,就批评妹妹说道:“你是去读书,你可不是去当模特儿,你到了那里,可不能花枝招展地一天到晚就知道美,要是那样的话,我就不能让你去读书了。”
常晓华一听哥哥的话,马上就娇滴滴地说:“哥,我可不是你说的那种人哪,我只不过是高兴嘛。”常俊臣看着妹妹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他去了面粉厂,忙他的活计去了。
第二天,常俊臣骑上自己的自行车,驼着妹妹的行李,妹妹也骑一台自行车,跟在哥哥身后,他们哥俩一路有说有笑地来到了国治民所在的学校。国治民一见到面前这位老同学的妹妹,像看傻了眼一样,他是越看就越想看,他心里开始产生了一种想法,他眼中流漏出那种贪婪的目光,他差一点儿没把口水流了出来。这些,都没有逃脱校主任的眼睛,那位校主任恰好就是和邻居**子,没有换成的那位------柱子校长。
潘明明也在这所学校里教学,在这位柱子校长的影响下,老师们一上班就是谈论男女之间的*,他们不管不顾的,什么结过婚的和没有结过婚的,他们都不顾及,校主任带头,老师们哪里还管这些,再说国治民和常晓华,常晓华自从来到这里开始读书,她在头几个月里还是满用心读书的,可是后来,在一个迷人的夜晚,她和国治民之间发生了质的变化,她那一颗少女之心,再也无法平静了。
自从常晓华来到家中以后,国治民总是激情勃发,他每天对常晓华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包括晚上还要给常晓华补习功课,每次都补习到深夜,常晓华对待两位老人也很孝顺,嘴里总是爷爷奶奶的叫个不停,两位老人都已年过花甲,对面前的这位小女孩儿也倍感欢喜,时间一长,他们还真像一家人一样,国治民的心里早就按奈不住了,他今年也是二十八九的人了,他对面前的这位女孩儿早就垂涎欲滴了,在给常晓华补习功课的时候,他故意把自己的脸靠近常晓华的脸,几乎都要挨上了,常晓华有意要躲闪,国治民看出来常晓华在故意躲闪他,他没好意思往下发展,他及时制止了自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