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四章(53——54回 ) - 布袋和尚传奇 - 苦行僧也

第四章(53——54回 ) - 布袋和尚传奇 - 苦行僧也

()

( )

()

第五十三回

坐首位漠视等第求平等用斋嬉笑

且说布袋和尚与yīn阳先生赵奢打赌,斗败了对方。天气变得分外晴朗,田间秧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农夫们为了报答他,挑着香烛和供品赶到岳林寺,给他上香点烛。这下子难住了他。要是不受,伤了香客们一片心;要是收受,寺院里其他僧人会怎么想?身为普通和尚,怎好象菩萨那样收受人间烟火呢?所以,每当香客为他烧香点烛,他再三谢绝。但香客们陆续不断赶来,有些人特地赶来看一眼,心满意足地走了。有的回去后,请人按布袋和尚像绘画,或按照他的样子雕塑。不少村庄的人们,在建寺或修缮庙宇时,把他的形象塑在大殿里,让人们供奉朝拜。

布袋和尚为了回避香客,趁着寺院急需派人出门之机,悄悄离开岳林寺,前往宁波化缘。那天,他走到方桥,看见人们穿红着绿,来往如梭,热闹非凡。爱看热闹的布袋和尚站在人堆里咧着嘴巴,看得眼花缭乱。

几声鞭炮响过,传来呐唢声和人们喝采声。一顶花轿从村外抬进,桥前桥后涌满了男女。一群小孩涌向轿子,布袋和尚与小孩挤在一起。他也跟着起哄、呐喊和嘻笑。正当他“嗬,嗬,抢糖果喽”大声喊着。突然,头顶“啪”的一声,重重地挨了一拳。捶得他差点眩晕过去。他忍住痛,回头一看,是个凶神恶刹般的男人睁圆着双眼逼视他。大声骂道:“秃和尚,滚!这里有你看的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rì子?周家公子结婚,你个出家人不知好孬,也站在这里寻开心,滚,快滚!”

“嘿嘿,看看有什么不可以?大惊小怪的。”布袋和尚不服气地冷笑,还了句嘴。还没说完,头顶又一拳过来。他一闪,对方扑了个空,撞在布袋和尚身后的泥墙上,撞得满脸泥土。布袋和尚慌忙扶住对方,嘻嘻地笑。顿时,对方两额和鼻子肿起来,又长又大的鼻子肿得象根发霉的烂香肠那么乌青。他一下子挣脱开布袋和尚扶他的双手,手捂住脸,跑进大门,喊来两个帮手,拦住布袋和尚,不让他走脱。任凭布袋和尚怎么解说认错,好话说尽都无际于事。结果,被两个汉子捆起,吊在门内厢房柱子上。

撞墙的汉子是周家公子亲舅舅。今rì里,他外甥娶亲,里里外外由他统管。现在,他被撞成这样,既无法出场接客,又不能统盘整个酒宴,热热闹闹的场面当即冷清下来。

布袋和尚虽遭此虐待,但他不生气,仍咧着嘴巴,对着进进出出的人们发笑。有几个不懂事的小孩,见笑和尚有趣,又好玩。走到他身边,指指点点,嘻嘻哈哈说着。有的还朝他身上丢果子皮、小石子和泥沙。布袋和尚不但不感到委屈,反而弄眉作眼,逗他们发笑。

有个中年妇女看见布袋和尚吊在柱子上,先是一愣,继而打听,然后走到他跟前,仔细打量。觉得面熟,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便走到他的身边,亲自给他解绳松绑。

脸孔贴着几块小膏药的男人跑过来,含着浓重的鼻音制止道:“妹妹,这和尚不是个东西,跟着小孩看热闹、起哄。我阻止他,就是不听,害我脸孔撞在墙壁上。落得这个样子,你还要放掉他。妹妹,不能放他,快重新给他绑起来,要他饿几餐。待把喜事办了,我要教训他几下。

“哥,这就你的不对了,办喜事,该让人高兴呀。我知道,这位师父没有伤害咱们什么。听说你先打他,自己扑空撞墙,怎么好怨他呢?再说,办喜事热闹场面。越热闹越好。弄得人扫兴,有啥意思?”

“嘿嘿,周嫂,你这话说在理上,贫僧听得进。”

“你是?”

“你忘啦?刚才,我进门就认出你。你叫周嫂。当年,我帮你插过秧,你说一辈子忘不了。嘿嘿,不到半辈子,就不认识了。”

“哎呀,是你。看我这双眼,大恩人都忘了。我忘情,我不知理。师父,你出家了?叫我怎么相信呢。我看看象你,不敢认呀。”说着,端凳让坐。

“周嫂,rì子过得好快,想不到你背在身上的儿子都办喜事了,都快二十年了吧?”

“十八年了,我背着他插秧,他才周岁。多亏你借短柱把太阳拄住,插完田里秧。不瞒你说。那年,你插的秧苗,长得很好,收了许多谷子。一季稻子,够我一家吃三年。”

“你不是说家里有个老娘嘛,她人呢?”

“走了!”

“你把儿子养大chéng rén,多么不容易。儿子成家立业后,你做阿婆了,该享享清福啦。”

周嫂喊来做新郎倌的儿子,给布袋和尚磕头。

布袋和尚制止道:“使不得,使不得的。今rì他是新郎倌人,怎么向我这个出家人磕头?要他向长辈磕头才对。”说罢,站起便走。

周嫂说什么不让走,硬是把他拉到长辈桌旁,排在上位。

“师父,今rì我儿子举办婚礼,你最有资格坐这个位置。你听我说,别客气,请坐,请坐下”

“出家人坐不坐上位不要紧,吃饱肚皮是正经。周嫂,贫僧吃不得这些东西。我能看见你公子办喜事,贫僧知足了,让我走吧。”

“走,这哪行?坐也要坐一会,让我儿子敬你一盅酒。”

布袋和尚坐在桌旁,好不zì yóu。他朝着众宾客笑,不吃不喝,不动筷子。趁周嫂等人不备,拔腿就走,逃离周家。

布袋和尚从周嫂家里出来,天sè已漆黑。他朝明州方向走,走到天明,才到街头。他的肚子空空,怪自己没向周嫂化缘些吃的。他实在走不动了,坐在街头屋檐下,翻开布袋里有没有东西?里面一点东西都没有。只有几根鱼剌,这些鱼剌,是一个开玩笑的施主布施给他一条鲤鱼,故意要他吃荤,他一直留着没吃。时间久了,鱼肉已烂。他禅坐地上,看着鱼剌出神。实在饿得难受,便默默念经,念得口干腹空,没了力气。把鱼剌放在地上。鱼剌马上变成一条活蹦活跳的鲤鱼,在地上游着。布袋和尚笑嘻嘻地玩鱼,玩得很开心。几个小孩看见布袋和尚在玩鱼,觉得挺有趣,嘻嘻哈哈跑过来,跟布袋和尚一起玩。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布袋和尚朝他们笑,指望能布施点碎银,让他买点素食吃。然而,看的人不少,给银子的没有,人们看后一笑,转身便走。他玩得肚饿体乏,饿着肚皮往天童寺。

进永寿寺(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定名天童寺)大门,刚好听见值班和尚敲木鱼,通知僧人吃斋饭。布袋和尚喜从心头出,笑从胸中来,自语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斋饭正赶上。”边自语边朝方丈室走去。进得门,看见桌上摆满素食,十多个僧人坐在桌边,等方丈赴席。方丈一到,就可动筷上手。已经饿得快要昏倒的布袋和尚闻到桌上散发出的香气,直咽口水。他顾不得上首和下位,放下布袋和禅杖,咧着嘴与其他几个僧人点下头,朝一个空位上坐下。伸手就想抓东西吃。

坐在桌边的几个僧人从未见过布袋和尚,他们看见一个陌生和尚进来,往方丈位置上坐下,当即皱眉头。觉得这个外来和尚太不识相,既不懂佛门规矩,又不晓寺院僧位大小。况且又没挂单登记,怎么进来张口想吃?他们坐在菩萨前念经,念得口干腹空,都耐心等方丈,你凭什么不念一句经,没点一支香,也没打声招呼,动手捞吃?十多双眼睛盯着他。有几个僧人脑门冒火,捏紧拳头想教训一顿这个不知好孬的和尚。

知客僧火气更大,他紧皱浓眉,从位置上站起,责问道:“哎,你是哪个寺院的?进本寺挂单了吗?”

“嘿嘿,挂单?没有啊!”布袋和尚笑着回答。

“没有挂单怎么用斋?懂不懂寺院规矩?”知客僧手指点着布袋和尚的鼻子再次责问。

布袋和尚央求道:“懂,我当然懂,我饿死了,来不及挂单了。列位师兄,先让贫僧吃口吧。”

和尚们七嘴八舌地责问道:“不可,方丈没到位,不许吃。”

“你是那门佛家弟子?为什么一来就坐我们方丈位置?这是我们方丈位置,你有资格坐吗?”

布袋和尚笑道:“吃饭就是吃嘛,啥位置不位置的?上首是吃,下首也是吃。吃饱了走人。你们不吃,我可要吃啦。”

知客僧气得脸sè铁青,大声斥问道:“你说什么?你给我起来,不许你坐这里,这位置你没有资格坐,听见没有?”

“我已坐下,吃了就走,下回我不坐可以了吧?”

“不行,起来!”边上僧人齐声喊。

布袋和尚坐着一动不动,咧着嘴对他们冷笑。

知客僧一气之下,伸手捏住布袋和尚一只耳朵,使劲往上拉。想一下子把他拉起,一脚踢出门去。可是,任他怎么用力拉,都拉不起布袋和尚,他稳如泰山地坐着。

知客僧更加生气,他双手拉布袋和尚的耳朵,嘴里喊着:“你这个疯子,看我能不能把你拉起来。”他使出吃nǎi力气拉,拼老命拉,仍然没有拉动布袋和尚。他拉得没了力气,歇了一会,继续用力拉。他拉得重些,布袋和尚的耳朵如橡皮那样长些。他拉轻点,布袋和尚的耳朵短些。他放开不拉,布袋和尚的耳朵恢复原样。两人如此不停地闹着,边上的和尚看得惊呆。

正当室内弄得乱轰轰时,方丈从门外走进来,他看见这一状态,料知这个陌生僧人并非普通和尚,连忙制止知客僧,要他住手。方丈主动坐在下首位置。让布袋和尚坐在他的上首位置。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高僧来此,有失远迎,佛门一家,不必计较。用斋,赶紧用斋吧。”

方丈是个开明僧人。一连几天,让布袋和尚坐自己的位置,他坐下位。知客僧心里仍有气,他出了个点子,命画僧将布袋和尚坐上首,方丈与几个僧人坐下首,自己拉布袋和尚耳朵的场面画下来。后人就按此画雕塑神像,布袋和尚塑像两边还贴上一副对联:“密祖现海量喜欢客僧命待者移座座移位,弥勒示贫相稳坐主位当纠察拖耳耳拖长。”天童方丈室里神像和这副对联,一直流传至今。

第五十四回

牛管家鸡肠小肚穷长工出手大方

时间一晃过去几年。话说桃花巷的财主牛百万双目失明后,由他母亲苏氏陪同修行念佛。牛百万整天面壁而坐,不是念经就是烧香,对神佛倒也虔诚,双目虽未好转,但有时能隐隐约约看见一点东西。心里仍很焦急,想求人找布袋和尚治疗。他的母亲苏氏劝他静心念佛,真心忏悔,早晚会感动神佛的。牛百万只好静下心,不停念经,忏悔过错。把家里大小诸事全交托给他的同父异母弟弟牛儿――牛管家。

牛管家比牛百万好不了多少,不少地方比他的兄长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牛百万父亲跟丫环私生子,那可怜的丫环产下这个婴儿命归黄泉,由牛百万的母亲养大chéng rén,与牛百万一起进私塾读书,两人同窗好友,又是兄弟,一对讨人咒骂的公子哥。牛管家什么人都不怕,就怕牛百万。牛百万双目未失明,牛管家见了他如同老鼠见到猫。说话做事都低声下气,连咳嗽都不敢大声。牛百万双目一失明,牛管家扬眉吐气,他见时机成熟,便放开手脚,要怎么干便怎么干,管家成为牛家主人。他在瞎子牛百万跟前不象以往那样小心谨慎,。渐渐变得神气活现起来。那天,他走进牛百万修行的禅房,大声道:“哥,老爷这次从京城回来,添置了不少家产。走时,吩咐再招收几个长工。你看这事?”

牛百万叹口气回道:“你看我,眼都瞎了,还能顾家里事吗?你按老爷的意思办吧。”

“哥,哪咋行,你还是一家之主,我仍是管家嘛。”

牛百万低着头苦笑道:“别说这些了,我身边的女人你都霸占去了,还算是管家吗?你才是这个家的主人。从今以后,你在我跟前不要再有事没事哥啊哥的叫。看在同父的份上,让我这个瞎子不饿死,我心满意足了。你走吧,有事找母亲商量吧。”说着,痛苦得流下泪水。

牛管家看在眼里,乐在心上。他未经苏氏应允,私底下招收长工。其中就有桃花巷的樊老大。

且说樊老大在桃花山砍柴跌伤,伤得很重,一直卧床不起。幸亏布袋和尚到他家化缘,边念经边给他按摸。不仅伤势好转,而且第二天就能下床,后来,伤处不再生痛。他觉得布袋和尚是个神医,十分感激。从几个小儿乞丐嘴里打听到布袋和尚住在岳林寺。于是,提着几斤蕃茹,找到岳林寺,去向布袋和尚道谢。只因布袋和尚行踪不定,几次都扑了空,但他的心里仍然经常想起他。当他听说牛百万家里要招收长工的消息,心想登门求情,去牛家赚些劳力钱度rì。但他清楚,牛百万贪得无厌,雁过拔毛。许多人在他家做工,得不到应有的工钱倒也罢了,有的还弄得走投无路,反而说长工欠他家银子。樊老大转念一想,牛百万已经变成瞎子,这回由牛管家招收,与牛管家签订契约。他平时与牛管家很少往来,以为下人小丫头生的人,说不定有点穷人心肠。那天清晨,樊老大一大早扛把锄头,朝牛家走去。

他走到牛家门前,看到两只张牙舞爪的石狮子,心里吓了一跳。一只黄狗凶残毕露地冲出来。幸亏樊老大手里有把锄头,黄狗蹿到他跟前,他手起锄落,只一下子,锄头在黄狗头上“嚓”的一声响。黄狗挨了一家伙,夹起尾巴钻进门去,对着樊老大远远地狂吠,不敢近前一步。

这些动作,屋里的牛管家看得清清楚楚,他挂起笑脸走出来。装作迎接樊老大的样子,骨子里是怕黄狗又挨一锄头,弄不好黄狗死在樊老大手里。他一面吆喝着黄狗,一面大声跟樊老大打招呼:“哎呀,我道是谁,是樊大哥哇。来,来,进来,快进来!”

樊老大问道:“管家,听说你家要招长工,真的吗?”

“怎么,你想来我家干活?”

“是想来干活,混口饭吃嘛。”

“樊大哥,看你说的,你弟樊老二已在我家,要是你再高兴来,我是求之不得啊。自从我哥哥双目失明后,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要我一人cāo劳,累得我差点身骨散架。不瞒你说,我真苦于找不到个好帮手,你若来,我可放心了,把田地里所有农活交你把持,省了我多少烦事。”

樊老大将锄头往地上一放,朝对方瞅了一眼道:“大管家,咱明人不说暗话,把臭话讲在前,咱干活如何,巷里内外,谁都清楚,你也可到我帮工过的大户打听打听。不过,这工钱?”

“看你樊大哥说的好笑,什么哟,咱们自家人,不说两家话。工钱,什么工钱?你来我家干活,还能少你工钱?我实话告诉你,只要你好好干,一年一条牛的价钱,怎么样,干了三年算总账,付给你三条牛的工钱,一文不少。你愿意干,明天就来,我正急着要人手呢,樊大哥,你可别错过机会哟。”

樊老大低头一沉思。干一年一条牛,三年三条牛。不管大牛小牛,反正是牛,就算小牛吧,一条小牛,在市面上可以换两担谷子,三条牛便是六担谷子,这么多谷子换成银子,可以娶个女人回家。要是娶了女人,就有个家了。有家在人前站得起,立得直。咱樊老大不是现在的樊老大了。到时候,再生儿育女,出门有人痛着,回家吃上热饭菜,衣服破了有人缝补,还有子女围住膝盖,喊声爸什么的。心里不知有多甜?如此一想,这个实心的汉子露出了笑脸。但他曾经被牛百万害苦了,不放心地询问道:“大管家,这牛是大的还是小的呢?”

“哎呀,你这个樊大哥,看你说的,你来我家做工,一年能给你一条小牛的工钱吗?我能这么黑心黑肺吗?我看你呀,太不相信人了。信不信由你,咱们当场写契约,白纸黑字,这你该放心吧?”

“大管家,你家富,我家穷,你拔根毛比我腰粗。我敢不相信你吗?既然说写契约,那更好,你知道,我一字不识。你写,我画押得了。”

“行,只要你信我,我写。”说着,命人取纸笔。

牛管家接过纸笔,出手写起来。他欺负樊老大不识字,便把“牛”字写成“油”字。契约如下:

“今有樊老大者,愿进牛百万家做长工也,盖双方议定,期为三年矣。待三年期满之时,牛家支付樊老大全部工钱,分文不少。按一年一斤油计,三年工钱即三斤油也。工钱结清付予,不得拖欠。双方信守契约,口说无凭,特立此约。如一方变故,不可返悔,不按契约办理者,另方可呈告县衙直至州府,对簿公堂。签字牛管家,画押樊老大。”

牛管家写好后,读给樊老大听,他把油字读成“牛”字,声音特别响亮,听得樊老大骨头都酥了,他高兴地咧着嘴巴:“好,好哟,大管家,你真是替咱说话呀。这三年,我一定没rì没夜给你干活,苦死累死也情原,以报答大管家对我的一片好心。”

“好好干,我牛某人不会让你吃亏的。”

樊老大当天就没回家,他背起锄头,要牛管家安排他的农活。

牛管家也不知家有多少田亩,座落何处,他走进房间,取出一叠地契,挑出才购买的一张地契看了一下,对樊老大道:“你记着,桃花山四周一里方圆,都属我牛家,不管那块地,你都可以耕种。记住,你一人全部要种下,不要搁荒。”

樊老大当即愣住。心想,这么多田亩,一人耕种,rì夜不歇也种不了。他的脸有难sè,但自己刚说过愿意没rì没夜给牛家干活。要是马上提出,面子上顾不去,便扪着头,不声不响地走了。

不觉三年过去,樊老大在桃花山四周田地上洒下许多血汗。他一人顶着几个强劳力。每当农活紧张,昼夜不歇,幸亏没有苦死累死在田头。这三年,多少个夜晚在田头度过?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如此忍饥挨饿,指望得到三条牛的工钱。

那天,樊老大含着笑,走进牛家大台门,找到牛管家,提出三年时间已到,要求算给工钱。牛管家诡秘地笑笑,从箱子里翻出契约,吩咐人打来三斤菜油,递给樊老大。

“哎,大管家,你这啥意思?”

“三年工钱呀。”

“不是写得好好的三条牛吗?”

“嘿嘿,我又不是咱哥牛百万,他眼睛瞎掉,我可没瞎,明明白白,白纸黑字,刀也劈不掉,你看看,上面写得明明白白,我能看错?不信你自己看。”

“三条牛工钱,怎么变成三斤油呢?”

“三斤油工钱,为什么要给你三条牛呢?”

樊老大气得破口大骂:“牛管家,你猪肝驴肺,好狼心呀。这三年,我种你家这许多田,流了多少血汗,你知道吗?我rì夜为你牛家卖命,长达三年之久,只抵三斤油吗?天底下有你这么蛇蝎心肠吗?”

“樊老大,不许骂人,别说我已是一家之主,便是一个管家,也轮不到你咒骂,你要是再骂,咱们到官府说理去。”

“说理就说理怕你不成?”

“行啊樊老大,种我家三年田,让你胆子种大了。来人,用绳子将这个不讲理的货捆起来。”

几个打手饿狼似的扑向樊老大,其中一个打手是樊老二。他一见哥哥与牛管家争吵,犹如万岁爷头上动土。急忙跑上前,在樊老大肩膀上狠狠一捶。连忙转身,一头跪在牛管家面前央求道:“看在我跟随大管家多年的份上,饶了他吧,他一时糊涂,不知高低。你大人不计小人过,有什么事找我好了。”

牛管家将手里的契约丢给跪地的樊老二道:“你读给他听听,按契约上说的,应当给他多少工钱?”

樊老二一看,连忙站起,对樊老大道:“哥,这就你的不对了,纸上写着,你干三年活,他给三斤油。油给你了,还提什么牛不牛的?快回家,家里最苦,比牢里好受呀。”说着,拉住樊老大走出牛家。

樊老大走出牛家大门,热腾腾的心,一下子变成冰块。他yù哭无泪,yù喊无声。他推开弟弟,手提着三斤油,独自一人走着。他走一路,生一路气,走走停停,想掷掉这三斤油。当他举起手准备砸油瓶时,又下不了手。这是他三年来的心血。他想找布袋和尚,求他说句公道话。他走着,猛然想起布袋和尚跟他说过“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的话,心头一热,决意将这三斤油全部捐给岳林寺,给菩萨点灯。油虽少,但表明他一片至诚之心。他迈着大步,走向岳林寺。

话说岳林寺布袋和尚正在坐班,点了香烛,朝佛祖虔诚叩拜后,佛xìng顿起。

猛然,敲起大钟,钟声传遍全寺,寺院里的僧人闻声赶来,他们站在大雄宝殿前面的空地上。寺院附近爱看热闹的人们,听见岳林寺钟声不停,料知有急事,也纷纷走进寺院。不一会,大门内外到处站满僧人和香客。

布袋和尚吩咐知客僧和几个小弥陀打开寺院正大门,以最高的礼节接待大施主的到来。他还以坐班和尚的身份,跳到门内一堆高土坡上,露着笑脸对僧人们喊道:“诸僧听着,今rì本寺迎接一位大施主,大施主马上就到,列位僧人排成两列,迎接大施主到来。”说毕,挥动双手,指挥众僧人列队。

僧人们才站好队伍,樊老大手提三斤油,风尘仆仆地走进寺院。他见僧人们列队迎候,顿时大吃一惊。

人们以为大施主是大财主,看到被太阳暴晒黝黑的农夫――樊老大。见他木头木脑提着个油瓶,一颠一晃地进门,人们哗然,笑声阵阵。把樊老大弄得十分尴尬。但他一眼看见布袋和尚,走到他跟前,疑惑地发问道:“师父,你们这是?”

布袋和尚放声大笑道:“哈哈,我们在迎接你大施主到来呀。”

“师父,我只捐三斤油,算不得大施主,别开玩笑,但我一片真心呀。”

“布施的礼物不在多少,真心即好。你把三年辛辛苦苦血汗钱全部捐给本寺,我佛非受你之物,而收你之心。”

“哎,怎么知道我今天会来?”

布袋和尚又大笑道:“世事纷繁,人来人往;知者相聚,识者相见;聚首相交,皆因佛缘。大施主送我佛一点油,我佛报你三寸心。”

且说众僧人列队之时,指望大施主带来许多银两和财物,那晓得热闹半天,得到的竟然是三斤油。这不是故意闹着玩吗?他们仍站在那里,对着布袋和尚偷偷窃笑。不少香客跟着大笑起来。布袋和尚熟知众僧人心思。走到方丈跟前道:“大师兄,我佛无念为宗,无所求为最高境界;倘若诸多yù念,物yù熏心,此乃我佛之大忌也。rì后,论施主大小,莫以捐赠银两财物多寡而定。”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