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四章(61——62回) - 布袋和尚传奇 - 苦行僧也

第四章(61——62回) - 布袋和尚传奇 - 苦行僧也

()

( )

()

第六十一回

贪官仗势压贫僧贫僧说佛治jiān邪

却说桃花巷牛府大门口走进两个和尚,向布袋和尚跪地磕头,口喊师父。布袋和尚高兴得喊出声来。

牛待郎的小妾站在旁边,定神细看,认出她的儿子牛管家,头皮光秃,身披袈裟,脚穿草鞋,手提根禅杖,对布袋和尚十分虔诚的样子,不由得冲上前去,拉住牛管家前襟,铁青着脸道:“你,你,你个没出息的东西,你丢尽了为娘的脸面哇……”说着,大声哭了起来。

这一下,牛管家没了主意,慌忙丢开禅杖,朝他娘下跪道:“娘,孩儿出家,实为修行。孩儿曾在岳林寺古井里,看见来世做牛耕田,倘若今世再不念佛赎罪,下世吃不完的苦,受不完的罪。娘哇,你饶恕孩儿吧。”

“我饶你,怎么能饶得了你这不孝子孙?你跟我走,去看看你那不死不活的爹吧。”边说边流着泪,拉住儿子,朝屋里走。

布袋和尚顾不得牛管家,扶起弟子阿义,亲热得双手合十,施礼道:“弟子,咱师徒俩在此相见,分明是佛缘。”

阿义看见他的弟子牛管家被他母亲拖走,料知要发生一场争吵,便与布袋和尚悄悄离开牛府,往桃花巷口走,二人边走边谈。麻子阿义道:“师父,想不到会再见到你。”

“你与牛管家怎么认得?”

“师父,你名气远扬。牛管家在岳林寺跟你分手,不久出家。他到处找你,走了许多路程,来到国清寺,打听到我是你弟子,硬要拜我为师。”

“你们不是在燕山寺,怎么跑到国清寺去了?阿照弟子今在何处?怎么不跟你一起来?他到哪里去了?”

麻子阿义回答道:“师父,说来话长。咱们在奉化雪窦寺一别,按照师父嘱咐,与师弟阿照进国清寺挂单一年。然后回燕山寺,经受千辛万苦,修建起两个大殿和五间僧房。四方香客闻讯赶来,香火不断旺盛,山门渐趋热闹。寺院面貌一新,周边香客和过往行人,无不刮目相看。正当寺院景象大变,僧人增多,佛法宏扬之时。寺里来了个名叫风空的行脚僧人,弟子给他安排僧房,让其念经拜佛。听他说在天华寺住过几年,后来去普陀山。弟子以为,天华寺是岳林庄的前身,师父曾在那里挂单。后来,师父亲手创建了岳林庄,担任庄主。所以,对他另眼相看。可是,他无心念佛,见有钱施主,敲诈拐骗;看见几分水sè女香客,走不动路。还嗜好狗肉,经常私底下偷偷烤着吃。那天夜里,寺里师兄弟都已安寝,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黄狗,在大殿后边僧房烤吃,夜半时分,不慎失火,将寺庙烧成一片废墟,幸亏僧人们没被烧死。”

布袋和尚听此说,马上想起天华寺里几个假和尚,笑道:“天下恶人难成佛,以假乱真必罪人;衣服遮其羞,脸皮挡其心;生身于世,彼此交谊;知人之难,莫过于知心。心之不知,难以交臂矣!”

“师父之言甚是。弟子以善良之心将恶人看善良了。”

“那么,阿照呢?”

“燕山寺失火,还烧了大片山林。最伤心的是我与阿照,咱俩如燕子含泥,好不容易重建寺庙,那知祸从天降。师父呀,要不是心想再见你一面,真想跳崖殉身。我与阿照商量,投奔国清寺。阿照心里惦念着师父,曾经一人赶到岳林寺寻找,结果扑了个空,返回天台国清寺,路上得病,至今未愈,整天喊着要见师父。此次,我与牛管家来桃花巷,他嘱托我俩,见到师父后求你去国清寺看他一眼。”

布袋和尚出家至今从未有此伤心,他对天长叹道:“阿弥陀佛。识于物以染,因于缘以变;佛缘于心,心必自变;阿照弟子修炼有果,实在难得也。”

师徒二人边走边说着,谈得十分投机。麻子阿义突然想起他的弟子牛管家。便笑道:“师父,你被人们恭称活佛,预测牛管家现在如何?”

布袋和尚笑着回答道:“六根已断,可进可退。”

这时,巷子里蹿出一群小儿乞丐,看见布袋和尚,向他要吃的。布袋和尚连忙放下禅杖,对着袋口念念有词,袋里香气四溢。麻子阿义闻到后,直咽口水道:“师父,弟子与牛管家离开国清寺,已有三天三夜没用斋了,可不可赏弟子点吃的?”

布袋和尚笑着从袋里抓出一把白米饭,递给阿义道:“吃吧!”

小儿乞丐们纷纷跑上前来,伸出小手,叽叽喳喳向布袋和尚要吃。布袋和尚笑道:“别急,都有,都有你们吃的。”他不停地向袋子里抓东西,分给小孩们吃。然后,自己也抓了一把,边吃边笑。

麻子职阿义问道:“师父,你整天无忧无虑,笑口常开,有何妙法?”

“饥不择食,寒不选衣;贫僧四出化缘,求施主赠剩羹冷菜,可填肚皮足矣,并无它求。”

“弟子知道了。”

正吃得高兴,牛百万急匆匆跑来,朝布袋和尚喊道:“师父,不好了,打起来了,他们打起来了?”

麻子阿义抢先问道:“谁跟谁打起来了?”

牛百万气喘吁吁,一头趴在布袋和尚脚边,哭丧着脸道:“师父,你行个好,快去我家劝劝他们吧。”他一急,不知从何说起,拉着布袋和尚便走,十多个看热闹的小儿乞丐吃饱后,嘻嘻哈哈地跟在他们后边。

且说牛管家被他母亲拖进家,走到牛待郎房间里。朝病床上一看,发现不住喊伤痛的父亲脸sè苍白,口流涎水,病得不轻。他走上前去,轻轻地喊了声:“爹,牛儿回来了。”

牛待郎睁开双眼,只看见牛管家晃动的身子。但他听出小儿子的声音。听到他自称小名“牛儿”,身子翻动了一下。忍住伤痛,闪动严厉的目光,仍然以居高临下的口吻说道:“牛儿,我的牛儿死了,你是什么人?”

“爹,我是牛儿。”

牛待郎伸手在床边摸,摸了好久,终于摸出一根随带身边的鞭子。这根鞭子,是皇上赏给他的。鞭子上面装有一些尖剌,打在身上,痛在心里。在朝廷里,皇上允许他用这条鞭子向文武百官施威,整肃朝纲。至于平头百姓,还轮不到尝这样的滋味。此次,他削职为民。皇上把他所有资产作了清查与没收。却没有收回像征着权力的鞭子。牛待郎等待有朝一rì,用这条鞭子,重塑他酷吏形象,重树他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权威。所以,鞭子由他亲自珍藏,连他的小妾都不清楚。事至今rì,鞭子才是他的生命。尽管他已远离朝廷,身边不再有文武百官由他摆布。但他要整肃家规,对儿子施行严厉管教。他摸出鞭子时,低着脑袋的牛儿站在床前一声不响,也没有防备他父亲会来这一手。他假惺惺地露出笑脸,温柔地喊道:“牛儿,你看老爹来了?过来,你过来。让老爹好好看一眼。”还没说完,鞭子已抽在牛儿的头顶。

牛儿痛得大叫:“喔唷,痛刹我哉!”

他正想转身逃走,鞭子又一下过来,抽在他的后脖子上。白花花的脑顶和脑后勺留下密密麻麻的红点,出现两条交叉的红线。他痛得边跑边喊救命。门外暗暗淌泪的牛儿娘连忙夺她丈夫手里的鞭子,她的身上也挨了一鞭。

牛百万急步朝家跑,跟在他身后的布袋和尚与麻子阿义及十多个乞丐小儿,嘻嘻哈哈地走着。他们走到牛府门口,正好撞见牛管家从屋里蹿出。他双手捂着秃头,狼狈的样子令边上人惊怪。

布袋和尚走上前,笑问道:“哎,怎么啦?”

“师父,救救我,老爹他用鞭子抽我,追我来了。”

“你这个不孝的杂种,站住,给我站住,看我今rì怎么收拾你?”牛待郎右手举鞭,左手按在后腰上,跌跌撞撞地从屋里颠了出来,身后紧跟着他的小妾,她边跑边哭喊着。

牛儿见他父亲追到他身边,连忙趴下,从布袋和尚的跨下钻过去,站在他的背后,喘着粗气,身子筛糠般抖动。

布袋和尚顶天立地站在那里,笑着对牛百万道:“百万,对你父亲劝几句,快扶他进屋里躺着。”

“师父,他哪里听我话。要不,请师父代我劝几句。”说着,象瘪了气的球,怎么也拍不起来。

布袋和尚一手提禅杖,一手提布袋,大摸大样朝牛待郎走去。这牛待郎被刚才一急,一气,一怒,出了身冷汗。伤痛反而好了许多,身子自如起来,举鞭的右手更加有劲,他双目怒瞪着布袋和尚,全身的气愤集中在他的右手上。他手起鞭落,“啪”的一下,布袋和尚头顶挨了一鞭。

“施主,何必要逼自己呢?”布袋和尚头皮虽然痛得钻心,但他手掸着伤口,擦着浸出的鲜血,仍然挂着笑纹。

“我气!气你妖和尚,欺骗我两个儿子出家,弄得我倾家荡产,家道不宁。我,我打死你也不解恨!”

“哈哈,施主,我劝你,不要生气。要你生气你不气,生身立命真道理。”还没待他说完,又一鞭朝他头顶过来。他举起禅杖,轻轻地将鞭子挡开。大声笑着,出口念道:

“阿弥陀佛!施主,当真与贫僧较量吗?”

“较量,我将你一鞭抽死,我把你千刀万剐!”气凶凶地向布袋和尚扑来。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在旁边助威。乞丐小儿替布袋和尚担心,站在牛府围墙上的两上小儿呼喊:“师父,小心,鞭抽过来了。”

布袋和尚顺手牵羊,右手抓牛待郎手腕,左手提他后脖巾。轻轻一提,出手一丢,牛待郎双脚悬空,“扑“的一声,落了个狗啃屎。象只青蛙趴在地上,双手双脚乱蹬,引得人们放声大笑。布袋和尚夺过鞭子,仔细一看,上面刻着“御赐牛大臣金鞭”七个字。放声笑道:“哎呀,牛大人,皇上赐你金鞭,上打jiān臣,下制邪恶,你怎么用它打儿子,打贫僧呢?况且你罢官返乡,削职为民,别人不知,贫僧清楚。贫僧问你,此鞭为何不缴?牛大人,你有欺君之罪,。走吧,咱们到知府那里评个理,去不去呀?”

跌倒地上的牛待郎气得翻了个身,仰脸朝天,吹着几根灰白sè的胡子,仍然气嘟嘟道:“好,算你有种,我打不过你,你把我家里搅得这副模样,但我死不螟目。我死后,也要到阎王那里找你算帐。”

布袋和尚笑道:“我佛有言:前世无德,绝户心狠;违背天命,佛道不容。”牛大人,你年老糊涂,还是知之装不知?你家庭被谁所害?非你儿子不孝,非他俩不争气;亦非他人搅拌,更非贫僧妖孽。你呀,扪心自问吧。你前世缺德,今世更加残忍,能不绝户?你欺君犯颜,忤逆天命,贪天之功,贪赃枉法,贪得无厌,闯下大祸。罪过不认罪,犯罪yù请功,如此德xìng,却窃取朝廷要职,你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贫僧作为一个世外之人都替你害sāo。”

牛待郎双目微闭,但他的目光直shè布袋和尚脸上。他眼前显现五彩缤纷光环,身体更痛。但他听了布袋和尚刚才说的几句剌心的话,受到震惊,他盯着布袋和尚,觉得这个出家人非同儿戏。他一动不动,等待布袋和尚制裁自己。但布袋和尚不出手,也不拉他起来,只是对他开心地笑。

牛百万和牛儿兄弟俩朝布袋和尚跪下,求情道:“师父,饶我父亲一命吧。”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杀生。放心吧,贫僧不会伤害他。”

牛儿的母亲挨了她丈夫一鞭后,清醒了许多,知道牛家变故,自作自受。她跟着儿子跪下求饶,哭道:“师父,都是我们不好,得罪了你,求师父宽恕。”

布袋和尚朝着牛待郎身边坐下,口中大声念道:

“xìng本常往,永无生灭;以无生xìng,永现生灭;

以生灭xìng,涅盘真知;汝不自审,认假为真;

执著世谛,甘受轮回;空遭涂炭,犹未醒悟;

回首知非,旋机破胆;不越一念,洞见真源。”

牛待郎细听,听出点民堂,猜测身边的出家和尚是活佛。别以为他疯颠傻笑的样子,说的话,念的经,内中很有奥妙。他忍住伤痛,硬是坐了起来,爬到布袋和尚面前,拜了三拜,磕头了几下晌头,忏悔道:“师父,罪人不知活佛下世,如此怠慢,罪过深重,求活佛恕罪……”

布袋和尚哈哈大笑道:“施主,不必如此多礼,我佛知你悔改之意,起来,回屋里歇着,好好养伤吧。你的牛百万与牛儿六根已断,要跟贫僧出家。你不会拦阻吧?”

“罪人不敢辱没佛道,求上苍保佑他俩修炼真果。”说罢,泪如雨下……

第六十二回

木鱼声中传真谛禅机玄妙积yīn骘

却说布袋和尚与麻子阿义带着牛氏两兄弟,前往国清寺,看望病中的阿照。途经大佛寺,正值仲chūn之时,满目景新物艳,柳暗花明;竹树青翠,花蕊桃红;松青湖碧,交映奇彩。布袋和尚与众弟子兴致勃勃,边走边交谈。他的笑声响亮,令人注目,过往行人停步观看。走到嵌在青山环抱中的一个湖边,布袋和尚猛然停住步子,他想起故乡雪窦寺的奇妙景sè,思诸万千。走在边上的麻子阿义笑问道:“哎,怎么不走了,师父想什么呀?”

布袋和尚见问,大笑几声,当即背了一首古诗:

“上刹祗园隐翠窝,召提胜景赛裟婆;

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几个弟子听后,放声大笑。对布袋和尚有如此雅兴,感到惊奇。听到他会背古诗,又很佩服。他们的笑声惊动了路边一位娇俏比尼。那年轻比尼朝布袋和尚抿嘴一笑。当即愣了一下。布袋和尚大着胆子瞧对方一眼,不觉大惊。便朝对方喊道:“哎,这不是亚婵公主吗?你出家了?”

那位比尼抬头一看,惊呼道:“师父,你叫我好找哟。做梦都想找你,竟然在这里跟你见面。”

“阿弥陀佛,此乃佛缘,见则见之,不见则不见。请问你去哪里?”

“找你呀。”

“找我?师父,你信不信?我出家时,梦见一比丘,你说怪也不怪,梦中那比丘告诉我,说师父乃弥勒大佛化身。要我无论如何把你找到,拜你为师。他还告诉我,一旦出家,熟读师父的《瑜伽师地论》和释迦佛祖的《大乘法典》两部书。他说后,飘然而去。我眼前出现光彩花环,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山显现在花环之中。那宝山高不可攀,山中有座佛殿,里面尽是神像,师父坐在正中莲台上,对着我笑。小女子当即向师父跪拜,大声喊:‘师父,带我出家吧!’不觉梦中惊醒。你说,我这梦境吉争如何?”

旁边的弟子朝布袋和尚发笑,弄得布袋和尚不自然起来。他担心天机泄露,便笑道:“贫僧乃苦行僧,云游四方,四出化缘,传道讲佛,并非公主梦中所言什么弥勒化身。你呀,不可胡思乱想。”

“师父,小女子感激师父救命之恩,那天夜里,我被师父救起。师父禅坐茅屋里,犹如我梦中见到一般。我相信梦里比丘说的话灵验的。所以,我决意出家,女扮男装,偷偷逃出公主楼。走了五个昼夜,到奉化岳林寺寻找师父。”

“这么说,你去过岳林寺?”

“不仅到了岳林寺,还到了雪窦寺。那天寺里坐班僧人蒋摩诃。他看我找师父心切,跟我谈起他也是师父弟子,久未见到师父,要小女子见到师父,替他问安。并指点我去国清寺寻找,说师父或许在那里。师父,小女子终于寻找你了,你带我修行吧。”

“公主,为何跑到此地?”

亚婵公主被布袋和尚问得流下泪来。她朝他磕下头道:“师父,小女子从未孤身出远门,虽改扮衣衫,但被人认破。那天,路过此地,走在街头,碰到一顶大轿,轿里坐着知府大人,轿前打着“回避、肃静”牌子。过往百姓不敢近前。小女子不怕,对着轿子走过去,知府大人扬起轿帘,看见了我。我也认出此人是州官。”

“你怎么认识?”

“那回,刑部待郎牛大人把他引进宫,参拜我父皇。这种拍马屁、往上爬的官,我见得多啦。他们都想用重金买顶大官帽。我父皇一道圣旨,要谁当什么官,还不是一句话?当时,我记得他带来许多金银修饰,怎么能忘?”

布袋和尚哈哈大笑道“金钱买官者,鬼也;鬼者,岂能替百姓办事,当好官?哈哈,天下之事,无奇不有也!”说罢,已走到寺庙旁边,布袋和尚又问亚婵公主道:

“你碰到知府大人,他没留住你?”

“当然留我。我出家,急得父皇一面派人寻找,一面张贴布告,告示天下,布告写得明明白白,说谁能找到我这人,要官有官,要钱给钱。这州官要官,他要当大官。所以,他一见到我,以为官星高照,当即下轿,拦住我。我连忙跑向街头,朝人堆里钻,追赶我的人不计其数,幸亏我跑得快,来到大佛寺,在此挂单念佛。”

“小心,他不会放过你的,你是他升官发财的香饵。”

“知道。我昨天在此点香,他亲自来过,估计今rì也会来。现在,我遇见师父,不怕他纠缠了。”

正说着,果然一顶大轿从寺院门口抬来。轿前、后跟着几十个士兵,这些士兵手执长枪马刀,头缠花巾布,脚穿高筒鞋。布袋和尚示意亚婵赶紧去佛殿里念经。他带着众弟子,边走边盘算着如何平息这场风波,让这个官迷心窍的知府大人尝尝佛家的滋味?

大轿飞奔前来,抬到大雄宝殿门前停住。布袋和尚等人站在殿门外,装作传经授道的样子。他们听见亚婵已在大雄宝殿里敲响木鱼,点起清香,大声念着阿弥陀佛。她越大声念经,越让人怀疑她。

轿子停下,钻出一个衣锦闪亮,腰缠冠带,头戴官帽,jīng瘦细长,嘴边畜着三撮胡子的知府大人。他身边的待卫当即向大雄宝殿四周散开,将布袋和尚等人团团围住。

布袋和尚一个尖步,走到大雄宝殿门口,放下禅杖和布袋,禅坐地上,念着佛经。然后,唱起自编的歌:

“趣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入坑。

疾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王……”

牛氏两兄弟和麻子阿义站在布袋和尚后边,三人双目怒瞪着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见布袋和尚等人拦住大门,吆喝道:“喂,你们什么人?敢在本官面前胡噘乱唱的,闪开!”

布袋和尚回答道:“知府大人,咱们是什么人,三岁小儿一看都知道,你个知府大人难道连三岁小儿都不如吗?”

“大胆,本官在此,有你这样说话的吗?让开!”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知府大人,你没看见里面僧人在念佛吗?”

“本官倒要看看,念的什么佛?”

“阿弥陀佛,天上天下,唯佛独尊,yīn间阳间,唯佛光明。你不清楚他们念什么佛?贫僧告诉你,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多着哪。”

布袋和尚仔细打量面前这个知府大人,觉得面熟,他认出对方,便心中有了谱。仍然笑道:“知府大人,贫僧刚才唱的歌,你可听清?如若没听懂,贫僧再说与你听如何?”

知府大人也发觉自己在那里见过布袋和尚。他心里正在回想,随口答道:“行,本官今rì倒想听听。”

“我佛有言:人世间,许多人热衷于求取功名,升官发财。为了名利,绞尽脑汁。其实,名利是害**根,不要为名利枉费心机,空忙一场了。赶紧反照一下自身的本来面目吧,从出娘肚开始,心中应当是佛。”

知府大人觉得布袋和尚说在理上,放下架子,伸手把他从地上拉起道:“师父,起来,起来,本官还想听听。你们出家之人讲宽和宽容,积德从善,布施乐事,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改恶扬善。我们世俗之人讲的是孝悌,尊敬父母,和睦兄弟。就说当今皇上,他有个公主偷偷出家修行,她德在何处?善在何地?弄得皇上大悲,大难,有悖于佛家教义呀。”

布袋和尚仍然禅坐在地上,放声大笑道:“知府大人,出家人修行念佛,礼敬一切生灵,普度天下生灵脱离苦海。出家僧人教天下人行仁慈,发善心,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献乐于民间,犹如把种子播种在至高无上的‘福田’里。让其生长,给人们带来欢乐与幸福。出家人修行,为一切父母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知府大人,为了天下的父母都过上美好的rì子,唯出家人常修难行。别人难做到的,出家人要做到;别人觉得苦的事,出家人乐于吃苦;别人恋恋不舍的东西,出家人能舍弃,把一切幸福让给他人,将一切苦难留给自己。知府大人,和尚的孝,是广大而博爱之孝;和尚的忠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利国利民,此乃大忠大孝。”

这时,寺院里的僧人们都赶了来,听知府大人与布袋和尚唇枪舌战。他们听到布袋和尚谈得理直气壮,谈得头头是道,无不钦佩,以笑声予以支持。知府大人又问道:“师父,照你这么说,那位公主在家就不能利国利家吗?”

布袋和尚笑道:“非也!公主在家故然也有利国利家之可能,但他真心出家,修行念佛,那是为天下之国,非他父皇手下的半壁江山;公主在家,利个人小家,出家念佛,宏法布道,乃是利天下人之大家。”

“世人念佛,不也是修行吗?”

“只要心中有佛,随处可修炼真果。不过,出家修道,脱离凡尘,接近我佛,易出真果;在家念佛,倘若真心,能积yīn骘,亦可成佛。但六根未断,情yù缠身,难以成佛。”

边上听者当即朝布袋和尚跪拜,口喊:“师父,说得jīng彩呀!”

知府大人点下头,向布袋和尚拱下手道:“师父之言,下官领教了。请问师父,能不能动贵步,到下官府上一走,宏法利生?”

麻子阿义以为知府大人设计,故意引诱布袋和尚上勾,便制止道:“不,师父急于向天下人讲经传佛,岂可去你府上?谢大人好意。”

布袋和尚从地上站起,嘻嘻笑道:“知府大人,敢问你贵夫人与千金小姐平安无恙?”

“你是?”

“知府大人,别后几年,你我都见老了。岁月无情哪。不过,你还是当年那么jīng细。可惜呀,把贫僧忘了。”

“没忘,怎能把你大恩人忘掉呢?刚才,我一看,便认出师父。那年,我内人与女儿在天华寺烧香,,幸亏你救了他俩一命。内人常提及你救命之恩。非要我找到你,对你瞻养天年。下官与内人曾去奉化裘村寻找,不知你下落,怏怏而还,想不到今rì在此遇见,此乃天意呀。”

“按贫僧说法,叫佛缘。”

知府大人朝手下人喊道:“对,对,叫佛缘。来人,将师父扶上轿,下官亲自扶轿杠回府。”

士兵们听说,傻了眼。有个胆子大点的小头儿问道:“老爷,他凭什么坐你轿子,这不有失老爷面子吗?”

“不必多问,掀轿帘,扶师父进轿,快快起轿。”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