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章-大战 - 迷雾之命运 - 林某某297
此时冯天佐这边已经与敌军接战了,敌军纵然人数上有绝对优势,但是丝毫没有轻视林家军,完全按照大军对垒的标准展开阵型,将冯天佐手下的七百人团团围住,接着秦军派出了进攻部队,一千手持盾牌的普通步兵为第一波,两千重步兵靖随其后,八百重骑兵也跟在重步兵后面,两千弓箭手从从部队两边向前推进,为部队提供箭雨压制,虽然这种箭雨对于林家军这种全重甲部队并没什么卵用,敌军接近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之前林家军只用了床弩和投石器两种武器,并没有用上数量巨大的重弩,显然知道重弩不可能穿透敌军的盾牌,秦军的箭雨一波又一波的袭来,不出所料,卵用没有,待敌军接近到六十步的时候开始加速冲锋,而此时,林家军的重盾打开,装上绞割刀具的二十四辆战车冲出,紧接着,大部队向前移动,秦军显然没有料到林家军会发动反冲锋,不过也不要紧,前面的一千人死就死了,无所谓,后面的重甲兵都带了三叉型拒马,就是为了防止林家军的战车冲锋,第一波的一千人仅仅被冲锋了一次就被击溃,四散而逃,而秦军的重甲兵放好拒马准备抵抗战车冲锋,但是战车击溃了第一波秦军之后转向两边秦军的弓箭手,秦军的重甲兵此时也不敢乱动,因为林家军的主力正在向他们进逼,此时打乱阵型无疑是愚蠢的,秦军的弓箭手只能往重甲兵的阵型里面逃,此时秦军的重骑兵也只能后退,他们也没有克制战车的武器,于此同时,秦军的包围圈开始收缩,林家军的冲锋战车从重甲兵后面绕了一圈,然后又往林家军的阵营驶去,由于秦军重甲兵有重盾和拒马,林家军组织了三百人的重步兵向前进逼,其余部队操作重弩,投石器等武器,还有一部分重骑兵和战车准备冲锋支支援,林家军的火油瓶扔到秦军的阵营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秦军的阵型,但是无伤大雅,这点火想要把人烧死有点困难,很快双方重步兵开始接战,秦军撤开重盾拒马向林家军冲锋,林家军也部分撤开重盾与敌军短兵相接,此时林家军的训练和武器优势体现出来了,胡人即便体力上占优势,但是身上的铠甲不足以抗住重武器的全力一击,而林家军的板甲只要不被砸中头部,一般都没多大问题,林家军铠甲的双肩前胸后背都是重点防护部队,虽然敌军回尽可能的攻击板甲的薄弱部位,但是林家军也可以用战术动作规避,用身上最硬的部件去抗伤害,攻击武器差距不是太大,林家的***虽然全力一击可以将胡人重步兵劈成两半,但是用别的武器也是一样的效果,胡人手里的铁锤,钉锤,钢鞭,铁棍等武器攻击力也不俗,只要命中要害,也能一击毙命,可是差距就在这里,重甲兵动作迟缓,不可能同时兼顾攻击和防御。基本上都是回合制交战,你来一下我闪避,我来一下你闪避,或者对攻,不可能存在你打了两下,我只打一下这种情况,林家军士兵挨了一下,受伤,然后反击一下,敌军阵亡,等下一次攻击袭来,又是另一个回合制,阵型交战也不会存在有多打少的情况,秦军多余的人也只能在后面看戏,等前面的人伤了或者死了才能补上去,林家军其他地方则是依靠重盾用长枪硬捅,虽然长枪并不能刺透重铠甲,但是强大的冲击力能逼退敌军,找准机会捅到眼睛和手掌等薄弱不会也能对敌军造成杀伤,只是这样的机会比较少,就这样,双方交战了一个小时,秦军的指挥官发现了不妥,秦军一边的重甲兵已经倒了五百多人,林家军那边才倒了不到五十人,究其原因,武器差距只是一个小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双方重步兵在交战的时候,林家军在用重弩和床弩偷袭交战的士兵,重步兵交手的过程中,双方肯定是全神贯注的,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暗箭的偷袭,这些暗箭也并非一箭致命,但是会干扰中箭者片刻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在这个时间内被林家军重步兵放倒的,试想一下,两个拿着钢鞭的人正在全神贯注的寻找对方的弱点并准备致命一击,此时一方突然中箭,受箭矢冲击力和身体疼痛的影响,这人起码会眨眼惊呼,但是就是这一瞬间,睁开眼睛的时候,对方的攻击已经在路上了,重武器攻击,后摇动作很明显,时间也较长,但是一旦出手,那打击速度比轻武器还快,身穿轻甲或许还能闪避过去,但是迟钝的重步兵怎么闪躲?秦军将领临时变招下令全面进攻,秦军从四面八方冲过来,林家军的全部战车齐出,冲向敌军,既然在设置包围圈,这些人肯定都带了拒马和重盾的,只是数量不多,这也是冯天佐选择战车强冲的原因,这个情况就双方拼战术素养了,林家军士兵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默契的配合,在敌军的防御空隙中来回穿插,使秦军的阵型始终无法连成一片,但是敌军数量毕竟十倍于己,战车这样高速冲锋虽然给敌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但是战马的体力在急剧消耗,不一会儿,林家军就损失了三辆战车,一个小时以后,林家军除了操作弓弩的士兵,其余人的体力都几近枯竭,但是此时敌军阵脚大乱,冯天佐他们来的方向,秦军飞奔而逃,不一会儿,丁本昌和张翰率军出现在丘陵上,虽然林家军来了援军,但是冯天佐一部现在已经阵亡过半,更关键的是他们体力逐渐枯竭,秦军一方阵亡达到了惊人的四千人,就这么罢手是肯定不可能的,起码要把冯天佐这支部队吞了再说,秦军将领也来了火气,亲自率领所有重骑兵和五千人迎敌,毕竟丁本昌和张翰一边先赶到的先头部队也只有两千人,丁本昌并没有急着接战,因为他们疾行而来,没带多少重武器,而且战马体力也消耗过半,想要击溃对面的五千精兵加八百重骑兵显然不是一两个小时能办到的,林家军没有进攻,秦军自然乐意之至等下去,与此同时,秦军将领派出斥候向其他大营求援,晋军后面肯定还有大部队,到时候人数不占优势,对面又有精锐的林家军,还打个鸡毛。
二十分钟后,林家军一边的战马体力都差不多恢复起来了,丁本昌立即下令进攻,林家军以战车为核心结成步兵阵型向前推进,刚刚胡人才吃过林家军战车的苦头,此时自然不敢硬打,也没有必要硬来。秦军搬来拒马和林家军的战车残骸,双方士兵的尸体做路障,用重盾顶在前面,用弓弩消耗,减缓林家军的推进速度,丁本昌的军阵如果要推进到现在冯天佐的位置,恐怕要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看起来冯天佐他们坚持不了那么久了,丁本昌只能兵行险招打乱阵型从路障的缝隙中加速通过,由于张翰带来的人都是轻甲兵,只能让他们操作投石器和重弩,秦军将领见林家军竟然不搬开路障,直接打乱阵型通行,连忙下令进攻,他心里也清楚这样冲锋会有重大伤亡,但是他不在乎,情报上说林家军此次参加北伐的也不过三千多人,现在看八成的林家军都在这里了,只要能换掉七成的林家军,再杀死一两个统领,哪怕现在自己手里这一万三千精兵全送都值,统帅部不但不会责罚自己,反而是大功一件,重骑兵冲锋的威力丁本昌当然清楚,但是眼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双方的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林家军一边虽然还有许多新兵,但是五个月的训练也让他们具备了不俗的战斗力,再加上林家军士气高涨,气势如虹,杀得敌军节节败退,胡人一开始的重骑兵冲锋也没有在林家军手里占到便宜,毕竟林家军一边也有战车,重盾和他们自己垒起来的路障,双方半斤八两,但是这次冲锋的的确确冲散了林家军的阵型,可是林家军的单兵战斗力依旧不容小觑,毕竟是重甲兵,秦军眼见己方士兵溃败,不但没有丝毫慌乱,脸色反而还挂着笑容,他也在发布着一条条命令,不断调整着阵型抵抗林家军的进攻,大约十分钟之后,丁本昌的部队终于和冯天佐的战阵会师,秦军依旧在奋力抵抗,但是已经不成气候了,此时秦军只剩两千多人,而林家军一边一共也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刚才的激战林家军一边伤亡也不小,那波重骑兵冲锋就导致了五百多人的伤亡,既然已经打成这样了,丁本昌也没有理由收手,敌军只剩步兵了只有指挥官还骑着马,林家军的战车部队保存还很完整,很轻松就能全歼这两千残军,现在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胡人将领就命令士兵用尸体做路障,阻挡林家军的战车,不得不说这种方式很有效,林家军想用战车执行追击作战是不可能了,可是重甲兵又追不上他们,敌军一直跟林家军保持着三十米的距离,用散落在地上的武器和石头向林家军投掷,丁本昌无奈只能卸下战车用重骑兵追击,胡人将领摆出反骑兵阵型据敌,丁本昌不敢让这批战马有无谓的伤亡,于是下令骑兵绕到后面去之后下马用步兵阵型围攻,秦军以普通精锐对战林家军的重甲兵自然是一边倒的屠杀,但是秦军的顽抗也确实有效阻挡了林家军的进攻,当秦军只剩三百多人的时候,远处出现了秦军的援军,黑压压的一望无际,少说也有两万人马,秦军的大营都是连成片的,这时间才来已经算迟到了,与此同时,被林家军包围的这部分秦军也开始朝薄弱的一边强冲,林家军的包围圈也不算厚,秦军在死了两百多人后也如愿跑出去了,秦军现在的状态是亡命飞奔,重甲步兵去追是肯定没有前途的,只能用箭雨送他们远去,丁本昌打算将他们放过不代表张翰这么想,他率手下人骑马追了过去,丁本昌连忙清点兵员布置防御阵型,林家军这种重型部队防御力肯定要比攻击力强许多,林家军阵型调整好之后张翰也回来了,秦军除了两个骑马逃跑的指挥官,其余人全部被击杀,张翰不解的问道:“丁统领,敌军的援军少说也有两万人,还有很多肯定也在路上了,现在不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