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西去长安两千里 第十七章 山雨欲来 - 长安闻雪少年时 - 一笔尽是春秋事儿

西去长安两千里 第十七章 山雨欲来 - 长安闻雪少年时 - 一笔尽是春秋事儿

经过一夜的休整,众人吃完早饭后便跟随商队赶路,许是真的是畏惧于北地小侯爷的威名,又或许是对于一个苟延残喘的家伙生了一丝怜悯,跟随商队连赶了四五天路,除了晚上休息基本一直在赶路,都没有遇上一波刺杀。

此时距离长安不过两三日的路程,前方马上就到了天下第一雄关的潼关,潼关号称又百二重关,意思就是说,有两个人守在潼关,便能抵挡百人的进攻,此番说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大体上也能让人理解潼关的险峻。

最为关键的地方是,只要进入潼关,便是名副其实的天子脚下,想来是无人敢再动手的,至少当今天圣人还是在意所谓骨肉名声的,当年北地王所谓的谋反,圣人也只是在其自缢后下了一道贬王爵为侯爵,并令其子继承爵位再统领十万北地军民。

这一番操作,饶是对于此案并不服的星云阁学子,也没有什么能够再争辩的,毕竟,人死了就是死了,为一个死去的人去争夺些什么名声,不值当。

若干年以后的书上一定会对此评价道,北地王骄阳跋扈,谋反未遂畏惧天威自杀,圣人作为帝王大度又念及骨肉亲情,所有后人都会追捧他收复北地,休养生息强国富民的伟绩,而不会去为一个“谋反”的北地王,去争些什么不平。

当然,这些都是王佐和李长安二人私下里采购物资时同说的,李长安觉得分析得很有道理,似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他就是觉得,这样并不对,不公平,为什么青史留名的是远在京都的隆庆皇帝,背负骂名的却是马革裹尸,出生入死的北地王呢?

李长安觉得,自己八成是想不明白的,这并不是他晓得的道理少,而是就算历代圣人探讨这个话题,恐怕也只能得出一个看着像道理的道理——天下大义。

“长安,还是你出的主意好,我们乔装成旅商,这一路上都没人来刺杀小侯爷。”

赵宣儿略带骄傲的语气说道,颇有一股邻家儿子初成长的意思。

对于赵宣儿的吹捧,如果是往日李长安一定会儿非常的开心,并且再自说上几句自己在话本上看到的语句,那些在旁人看来很尴尬中二,在他看来却如所谓圣贤书中言一样的道理。

今日的他只是摇了摇头,随后苦笑道,“恐怕不会这么容易躲过去的。”

是的,此次要前往长安的少年们除了赵宣儿还是想的乐观一些,其余都在疑惑,按理说到了这里如果再不刺杀,那想必进了潼关后是没有机会了,难道真的对这所谓的北地余孽生了一丝怜悯吗?

就在众人的思绪都在盘算着各自想法的时候。

“诸位公子小姐,我们马上就到潼关了,大概再有三日的光景就能到达长安了。”

一道爽朗的声音打破了众人的思绪,众人回头一看,一个五大三粗,满脸胡茬的汉子,来人正是此番早在洛阳城就打点好的商队领队,范长生。

他的年龄据他自己所说,并没有比李长安他们大多少,但如果要问他具体大多少呢?他则是会装听不见地扯开话题,再进行下一个能让他主导着的话题,开始口嗨。

还是在某一次的闲谈之中,这并不是范长生自己说的,而是他手下人跟一众少年们讲的,他们这位领队虽然看起来不怎么靠谱,但其实非常的厉害。

自从李穆天带领十万军民收复北地,将柔兰国赶回草原牧马后,在大草原上很多东西都没有,柔兰国诸多部落只能效仿祖上,在与大萧的和谈中,第一条便是祈求中原可以允许互市,这样他们才能过得好一些。

而互市肯定是一举两得的,往近了说是眼前就能挣着不少银两进入关,以充实国库,往远了说则是能让老百姓多一条出路则能少闹事,也能安抚柔兰国时刻准备的牧马中原的想法。

于是隆庆皇帝则派了隆庆元年的新科状元郎王傅景,时任太常寺少卿,任命他为北地总督,总理北地政务,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圣人想要彻底消除李穆天十万北地军民的影响力,所以很多人都并不愿意碰这个烫手的山芋。

虽然他们很多人不会替一个死人争辩些什么,但是如果说一个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冤死后你再去踩他一脚,恐怕这些读圣贤书上位的人还是不会去做的,而且就算去了,十万军民仍在,这支百战之士从进入北地那一刻,便从来都只听命于李穆天一脉。

而王傅景则是主动请缨站出来的,不然以他当时的官职虽然不低,但并不是圣人制衡北地十万军民的第一人选,但怎能,无人可选,便索性让他去了。

但让人不得不赞叹的是,这王傅景自到北地赴任以来,从来没有干过些什么打压异己的事情儿,从来都是专心处理政务,制定一些恢复发展的政策,有时候他甚至会亲临施工一线去帮忙。

既延续了李穆天时代的轻徭役,免赋税,又上奏朝廷拨款修建一系列利于民生的设施,最典型的就是在于让北方部落和朝廷都满意的那条官道。

这条古道几乎全是石砖路,道面十分平坦,似乎就是专门为商队修建的一样,俗话说,要先富先修道,道好走,自然人们也愿意去关外挣一分钱不是?谁又会和钱过不去呢。

而范长生,则是这些一众商队中的佼佼者,或者说是领头的那一批,所有的商队都从这条古道出发,先行幽云城,再出关经商。

而为什么说范长生是这里面的佼佼者呢,首先他多次组织商队出关自然不用多说,但他除了经商的时候顺便收些宝贝,别人如果捡到或者同当地牧民换到什么东西,都会先给范长生去看看,范长生从来是别人收的,他高价收入,别人不收的,他也原价收入,也只能说是他的家底殷实才能经得起他如此挥霍。

但当所有人都以为这范长生是个败家子时,他每一件不管高价还是原价收入的货,统统都能再卖出一个更高的价格,以至于让他原本富裕的家庭更加富裕。

这让其他商队的人都十分敬佩,士农工商,几乎都是吃的两个字——经验,经验之谈,全是学习与实践的积累,而这范长生便是练出来的眼力好,让其他商队羡慕嫉妒却又没有办法分到这一杯羹。

也不是没有人曾经去问过范长生是怎么做到的,是不是有什么秘诀之类的,诸如此类问题,范长生都是一句天机不可泄露,山人自有妙法的话语搪塞过去,众人见他不愿意传授,便也不自讨没趣,暗骂几声后无可奈何地看着他赚更多的财富。

“好的范大哥,这一路上辛苦你们了。”王佐向眼前大汉道。

范长生满脸憨笑,划了划后脑勺,“公子可真是折煞我了,这一路上我可什么忙都没帮什么过,诸位公子真没什么劳烦我的。”

李长安和李洛阳互相看了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如果一开始二人充当上述的只是商队里对于领队的吹捧,那后面在偶尔一次李长安把龙渊剑拿出来擦洗的时候,范长生正好路过,见到后先是一愣,眼神中写满震惊,又带点恐惧的意味,但随后却装作了没看到这宝剑一样同李长安聊闲话。

李长安在这几日到达了聚灵境初期的巅峰,马上就到了聚灵境中期,只差那临门一脚了,自然对于这在他看来已然停顿很久的神情能够捕捉到。

这让李长安十分的后怕,这范长生恐怕也不是普通人,他认识这把剑,而且恐惧它,但却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难道这把剑有什么大秘密吗?

他当即便叫李洛阳叫到一处同他说了这件事情儿,而李洛阳则是神情自若,随后李长安见小侯爷并不在意这件不在他们原计划范围内的事情,便又追问到这把剑到底藏着些什么?

李长安不是傻子,如果这把剑只是单纯的一把宝剑,李洛阳没有理由送给当时跟他一个无半点关系的陌生人,除非是说,这把剑只能是他李长安才能去使用,又或者说只能让他去使用才能完成一些他们的计划。

这在李长安看来,确实是和画本子里的那些初出茅庐的大侠一样,同样的涉世未深,遭人暗算,最后凭着更强大的力量推翻算计,仿佛这已经是所有大侠的标配模板一样。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