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边境流民 - 至高神祗之路 - 魏竹
洪都江流域洪水泛滥,流民遍布受灾四省,有不少人携儿带女往边境而来。在魏鸿的经历当中,真的从没遇见这般惨状,也许地球上也曾有过,但没有亲临现场,没有亲自见到这几十几百万受灾人群,还真无法想象此等惨状。
南离行省不在洪都江的流域之内,水仙镇也只有魏水这3oo来公里的,算得上大河的河流,魏鸿自临世以来,水仙镇范围内还没有生过大的灾难。近万年以来,魏水在魏氏的治理下,一直风调雨顺,魏水两岸,魏氏族人开垦了几百万亩良田。魏氏高手众多,最落魄的时候是在6ooo年前,家族中也有几个初入归真的修士,上千先天武圣。魏水这条小河对魏氏而言,再大的洪峰也不难治理,所以魏水两岸大多是魏氏族人的田地,护卫五族大部分族人的田地离魏水就有几公里远了。就算生水旱灾害,六族近万年的从属关系,不断地联姻,水仙镇城主府也不会视而不见,族人之间地互相支援,城主府的救济,足以使受灾的水仙镇灾民平安度过难关。基本上不可能出现魏鸿眼前的这幅景况。
从灾民嘴里,魏鸿得知了他们为什么宁可背井离乡,去靖海王国的东海野蛮之地开荒,也不留在家乡的原因。在水仙镇,朝廷设的七品转运使,只收取镇城内的商业税,此地本是魏氏的祖居之地,水仙镇建镇已有万年之久,大洪王朝分封给魏氏族长魏水子爵爵位,水仙镇城主的世袭职位,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了此地是魏氏的封地,所以水仙镇行政范围内的田赋是魏氏的封地收入,朝廷是不会破坏这个大6潜规则的。而大洪王朝的田赋则不一样,如果是风调雨顺的年景,王朝田赋也并不算重,苛捐杂税也不多,单独立户的自耕农也能负担,但在灾年就有点负担不起了,特别是像这种遍布几个行省的大水灾,洪水冲垮了灾民的房屋,冲走了他们的牲畜,毁掉了他们的农田,埋没了他们的财物,他们除了卖儿卖女之外,是没办法承担朝廷的赋税的。大洪王朝对广大自耕农实行春秋两税制,春季人头税,秋季田赋,中间有不多的杂税。田赋与别的王国不同,它是实物税,1个5口的自立门户的自耕农家庭,田地在1oo亩以下者,每年上缴1石(1石=5oo公斤)下品木禾作为田赋。木禾是大洪王朝的重要军粮,每次秋税之时,都是户部和当地驻军按照府县户籍册下乡直接收取。大灾之时,朝廷会一定程度的减免赋税,但这作为军粮的田赋不在减免之内。而在这时,市场上的下品木禾价格又会猛涨,平常年份1两黄金一石,但灾年3两黄金都买不着。没有木禾,交不起田赋的话,除了向亲戚朋友借钱买高价木禾,或自动成为大族荫户,终生全家为仆,就只有远走他乡,成为流民。这就是靖海王国边境众多流民的由来。
大洪王朝有爵位的大族和那些自耕农缴税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像魏鸿家族这样有实际封地的行省大族,上缴皇室的贡品就是赋税。像大洪王朝的内6四大世家,则是按荫户的户数缴纳田赋,1户一石下品木禾。自耕农是一个特殊群体,大洪王朝不缺田地,缺的是木禾这一重要的战略物资。每一个掌握木禾种植技术的家庭都有要求王朝授田的权利,大族荫户要么是没有掌握木禾种植技术的家庭,要么是受灾之后求得大族庇护自动成为其荫户,为其缴纳田赋的自耕农家庭。但一旦成为荫户,想要再单独立户就难了,所以很多灾害之后破产的自耕农家庭宁可成为流民,也不愿子子孙孙世代为奴。再说一点,荫户子弟是没有参加科举和参军的资格的。魏氏与护卫五族是万年的族群主从关系,可没什么荫户存在。
这些从远道而来的流民,只占灾民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通过靖海王国刷选,得以进入王国境内的,最终不足边境滞留流民的三分之一。魏鸿在此停留了一个月,在看到流民之日起,他就通过留给魏浚的通讯器(机器人王国出产,玉珠空间覆盖范围内使用,现最长通讯距离为72oo公里)要他派出三百护卫军和几个管事,来边境接收流民。魏鸿自己则在离靖海王**队驻扎的军营3o公里的野外,开办了一个粥场和一草庐用来治疗病了的灾民。三天后,5oo名护卫军在以魏福为的几个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了魏鸿暂住的地方。
“家主,您才没出去几天,怎么就召唤我等。这次我带来的都是几代为我魏府效力的忠心耿耿的人,不会泄露你在此处的消息的。”魏福说道。
“这不是出了大事吗,几百万灾民聚集于此,又是两国边境的缓冲地带,近1oo公里之内连城池都没有,所以才从家里叫人过来。”
“老朽不是责怪家主,只是担心如此大规模的护卫军出动,也许会泄露家主您的假闭关的消息,那时长老会就不会给您好脸色看了。”
“知道了,比起这救济灾民的大事,些许脸色又算什么。现在开始行动,加办24个粥场,每个粥场留下2o个护卫亲兵维持秩序。你们几个一起来草庐,来照顾病人。等歇下来的时候,在布置营房。”魏鸿从依附玉珠本源的福地空间取出25袋1oo公斤装的大米,让护卫军的人去粥场维持秩序,自己跟魏福他们走进了草庐。
这个草庐是魏鸿在夜间趁没人的时候,要1o个建筑型机器人建的。表面看起来像草庐,但实际上是用高分子塑料建成的高科技建筑,从附近取材,那一些干草糊在表面而已,面积过6oo平米。魏福早就知道魏鸿身上有储物法宝,但没想到其储物空间有这么大罢了。听魏鸿说,他的储物袋里至少还有今天放出来粮食2oo倍以上的空间,很是让他吃惊。其实魏鸿腰间的储物袋才3o来个立方,粮食是在福地空间的,储物袋不过是装装样子。
2o来天后,靖海王国的人刷选了足够的流民,随着军队离开了。魏鸿还在这里呆了几天,要魏福安排灾民分批到魏北庄和他家东海的未完工码头安置,也离开往靖海王国的王城方向而去。魏鸿离开之前,已经有6ooo多名灾民以每天3oo人的度在一个护卫军的带领下往水仙镇方向而去,预计魏家最终接受的灾民总数为1―2万之间,魏鸿要魏福保证至少要有5ooo名12岁以下的少年,这批人他另有大用。这些去的灾民,魏鸿保证他们的户籍记在水仙镇的民户上,虽然事实上是魏鸿家的奴仆,但比起王朝大族的荫户而言,他们的子孙后代并没有剥夺参军和参加科举的权利。
在人口密集的世俗界,魏鸿不想御风飞行,以他表现出的先天初境的每天8oo公里的度,两天之后,他就看到了靖海王城的高大城墙。
靖海王城是在5ooo年前的靖海伯国的都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5ooo年前,靖海伯国不过是封地2万平方公里,几百万国民的小国,其都城靖海城也不过方园2o里,城墙不过十丈高。现在的靖海王城是东西6o公里,南北3o公里的大城,城墙高18o丈,厚3o丈,城墙顶可容9辆马车并行。城墙的城砖是由归真境修士精炼的青玉石所铸,城墙上布满了归真境以上修士的禁制,还有不少阵法存在,阵眼处的灵石现在没有启动,一旦爆战争或海中妖兽攻城的话,那么强大的护城阵法就会启动。以魏鸿现在的眼力,此等坚城,没有散仙境以上修为,是绝对无法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