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金榜题名 - 青丝万丈 - 不若归去
几日之后放榜,赵知仪果然榜上有名,排名分外靠前,成为贡士,将于三月初一参加在宫中举行的殿试。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在准备殿试期间,两人又见过两次面。宋予诺曾问过赵知仪那日与他同出客栈的,是不是令尊。赵知仪回答说是,并告诉她父亲已述职完毕,不便再在京城逗留,已提前回转。原本赵知仪想多见她几次的,被她十分艰难地婉言拒绝了,因为有关仕途前程的最后一关就在眼前,暂时由不得他们再柔情蜜意。
据闻,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赵知仪这几日,便准备了些题目,理了理思路。宋予诺也曾抽了一日与他谈了谈关于时局的看法,及对国家大事的一些见解。在他惊诧之余,对她的情感除喜爱之外,又意外多了几分钦佩。
终于,殿试结束。次日大殿上读卷,由文武百官评判,再由皇上最终定夺。又次日放榜,那金丝锦缎,盖了玉玺的皇榜,就贴在宫门外,供万人察看。那头甲前三名学子的名号,经口口相传,没几日,便已街头巷尾人尽皆知。
赵知仪果然金榜题名,高中头甲第三名,即是探花。先是客栈这边得了消息,便立时用大红纸贴了告示,引了一堆人来看这探花郎长何种模样。接着便是各路相熟不相熟的人前来恭贺。这几日赵知仪应酬出奇得多,忙得暂时也顾不上宋予诺。
宋予诺在放榜那日曾远远瞧见客栈门口聚焦的人群,不便现身,便满怀激动隐在众人中看了一番热闹。正巧听到一旁有人在卖弄自己的所见所闻,她便赶紧侧耳听了听。那人道,头甲前三名,状元是柳州刺史的公子郭承孝,榜眼是廷慰大人之子徐少丰,探花便是永州知府之子赵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