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452章 官场PUA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吃不起肉肉

第452章 官场PUA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吃不起肉肉

“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咳咳!”

扶余比流摸着脖子,上面还留着淡红的印痕。

“您没事吧?”别馆的侍女声音温柔,用流利的扶余语安抚着贵客。

“奴婢正要进屋洒扫,却见您不慎把脑袋钻进了绳结。

“当时事态紧急,奴婢急着为您脱困,可能弄疼了您,还望恕罪。”

真的吗?我不信……扶余比流看了那擅自闯入的侍女一眼,终究是什么也没有说。

据他所知,刚才的事情经过与侍女所说有“亿点”小出入。

他刚因为卖国被拒,心灰意冷之下,抽下一尺白绫,在房间里自挂东南枝。

结果椅子都还没来得及踢倒,门外就突然冲进来一群大汉,七手八脚地把他给抬了下来。

等他回过神来,自己已经坐回到了座位上,在接受温柔婢女的话疗了。

很明显,自己正被人严密监视着。

“呼……”

扶余比流轻出一口气,面有歉意地对那婢女道:

“抱歉,将诸位牵扯进来,耽误你们工作了。”

关于在别馆被大明密探盯梢这件事,他是有所察觉的。

毕竟他自己就是一名大明密探。

别馆这些假扮成侍从婢女的探子,其实都是他的同行。

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正被同行们寸步不离地盯着,他才敢冒险整这一出“自寻短见”的闹剧。

为的就是把事情闹大,逼上头表态。

“婢女”的表情顿时玩味了起来。

坏了,好像遇到懂行的了。

“阁下就不怕我们搭救不及吗?”

她压低了声音。

“呵呵,不怕。”扶余比流苦笑着摇头。

作为这行当的资深从业人员,他对大明特务的专业能力是深信不疑的。

没有救不成,只有不想救。

而如果对方真的见死不救,那其实也代表了上头的表态。

若真如此,那他还真不如一死了之算了。

他好歹是一国的宰相,如果连卖国……不是,“白送国家”这种零难度的事情都办不好,那真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了。

这时,房门敲响了,侍从通报鸿胪寺卿来访。

扶余比流松了口气。

自己这番作,看来还是起到了效果的。

如果能争取到面圣的机会……

“陛下有些话语,着我向你直接传达。”

鸿胪寺卿唐俭没有和他多客气,直入主题。

扶余比流眼皮微微一跳。

算盘落空,让他心中有些失落,缓缓起身一躬。

“臣,接旨。”

“没有经过门下省,称不上旨意,只是一番训诫如下。”唐俭古板地纠正了对方的错误,道:

“陛下云:‘尔等想要并入我天朝,居心不可测。是为搭便车,赚取财政补贴耶?抑或是为曲意逢迎,取得天朝的保护耶?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间有远亲。如今大明强盛,周边蛮夷咸来归附,中书省审核都审不过来。可患难才见真情,有几个蛮子能与我华夏共患难呢?’”

大意就是:臭外国的,上我大明要饭来了?

我不是,我没有……扶余比流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局面,张了张嘴,但终究没有把反对意见给表达出来。

Big胆!

开玩笑,那可是陛下的金口玉言!

你敢说不,你算老几?

可是,可是……

老使者噗通匍匐在地上,哇哇就开始哭。

“韩人虽是东夷,但对华夏孝心可鉴……”

“哪里可鉴了?”唐俭冷冷地打断了对方的吟唱。

“大明征高句丽时,尔等为华夏出力了吗?”

这……

正打算借痛哭流涕表一番心迹的扶余比流卡壳了。

明……不是,当时还只是辽东一造反割据政权的赤巾平州,鲸吞高句丽时不能说润物细无声吧,也能算是不知不觉了。

两韩还在半岛南端撒尿和稀泥玩,突然,北边那另一“韩”就没了,成了“明”。

“哼,你们什么也没有干吧?”

唐俭冷笑一声。

不是,我们啥都不知道啊,高句丽就没了,我们想表忠心也来不及啊……扶余比流正要哭诉。

唐俭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板着脸继续严肃地反问:

“上溯几十年前,隋朝三征高句丽,尔等可曾出力?

“哦,力是出了,不过帮的是尔等的扶余亲戚,反打我华夏。

“这一笔笔账,我们的史官都记着呢!”

一番话,就把老扶余的反驳给憋了回去。

冷汗浃背了。

华夏人可真记仇啊……

“上溯三百年前,晋朝八王之乱,尔等趁机攻打乐浪郡……

“上溯两千年前,周王封燕召公于辽东,建立燕国,受蛮夷滋扰……”

唐俭一件一件地述说着韩人及那块地方其他土人的黑历史。

“请唐公暂歇一会儿。”

扶余比流擦了擦眼泪,直截了当地问:

“陛下需要吾等韩夷,如何表露对陛下、对大明、对华夏的忠心?”

大家都不是傻子。

对方既然愿意和他说一大堆,就说明这不是纯粹的拒绝。

而是在谈条件。

“问我?我只是陛下的传话筒。”唐俭一本正经地说道,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陛下仁慈,韩人既有皈依之心,亦不能让尔等继续在化外黑暗中徘徊千年。

“关键在于尔等自身,看尔等的表现。”

扶余比流支起了耳朵:

“愿闻其详!”

“我个人有一些建议。”唐俭压低声音:

“陛下将远征倭国,想必这你是知道的。

“只是倭国离大明路途遥远,又隔着一片大海。

“天兵再强,那也是要吃饭的。这后勤补给的问题……”

扶余比流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缴纳投名状的好机会。

他立刻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

“新罗百济必量小国之人力物力,结大国之欢心!

“陛下要多少,韩人必竭力满足!”

对,对,就是这样……唐俭俯视着韩人使者,且喜且怜之。

喜的是,自己总算不辱使命,完成了陛下交待的任务,把差点搞砸了的外交事务给扳回来了。

怜的是,韩人被陛下下套了啊。

接下来还不被逮着往死里用……

…………

得到了大明这边的暗示,扶余比流不敢懈怠,连夜启程,坐船回到了泗沘城,将神皇的意旨带到。

“什么?陛下不要我们?”

义慈王蹭地从座位上蹦了起来。

不是,陛下……

这可是白送的国土欸!

您的老表叔、老前辈隋炀帝杨广,为了打三韩,把国家都给打没了欸!

您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

“陛下嫌我韩人反复,心有顾虑,因此不愿收我。”

扶余比流直言道。

“哦……”义慈王又坐了回去。

虽然我三家姓奴,虽然我曾同时向大唐、高句丽和倭国进贡。

但我知道我还条好狗……

算了,这话说出去连自己都不信。

“那该怎么办?”

义慈王紧接着问。

本来嘛,他本人对“献国”这事儿并不是那么热忱,毕竟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嘛,是被自家宰相推着走到这一步的。

但是事到如今,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卖国都没人要,这可不得被后人笑话死?

必须卖,必须卖成功!

“大明天朝接下去不是要征倭嘛,正苦于后勤困难。”

扶余比流把唐俭传达的话原原本本地转告了。

“该如何证明我等的一腔赤诚,就在此举!”

…………

次日,大明“婉拒”的悲报就在新罗、百济两国流传开来。

韩人闻之,抱头痛哭。

大明啊,我未曾谋面的故乡~

为了获得荣誉大明人的身份,韩人爆发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全面登记男丁人口,提前组织起庞大的民夫队伍,并开展相关的业务训练——

比如扛沙袋、赶车、以及简单的速成汉语啥的。

以免上了战线啥都不会,连明大人的命令都听不懂,贻误了战机。

此外,趁现在冬季农闲,两国还全员调动,在最靠近倭岛的金城集中,疏浚航道、扩建港口。

提前为明军打造后勤基地,迎接他们的大驾光临。

总之一句话:

别让明大人久等了!

…………

“嗯,不错。

“韩人不愧是万年藩属国啊,当得一条好狗。”

李明对两韩人民的积极主动非常满意。

“现在前线基地有了,民夫也有了。

“你们看,两难这不就自解了吗?”

陛下座下二位护法,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时沉默了。

陛下的办法确实很好,简直惊为天人。

韩人来傍大户,我所不欲也;征倭后勤困难,亦我所不欲也。

两份不快的事情迭加起来,居然变成了双倍的快乐,还有比这更大的快乐吗?

这番政治操弄,谁看谁不迷糊。

就是有亿点心黑了。

这么欺负纯朴又忠诚的舔狗,连两条老狐狸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过了半晌,长孙无忌小声提议:

“利用韩人皈依的热情来反向剥削奴役,会不会太伤他们了?”

“伤他们个头,他们自己还乐此不疲呢。”李明一语道破。

“只有努力争取过的才会珍惜,太轻松就让韩人当了大明公民,他们反倒容易起反心。

“只有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费劲千辛万苦润过来,他们才能好大明顺民,不会造反——

“如果造了反,那之前他们为了润过来而吃的苦,岂不就白吃了?”

陛下确实对人心有独特的理解,使出的招数虽然腹黑,但确实有效。

“那……敢问陛下,待战争结束,真要纳二韩入华夏吗?”房玄龄问。

李明嘴角勾勒,呵呵一笑:

“那就看他们表现了。

“毕竟我们华夏文明滋养韩人这么久,他们地处大陆边缘,也就只有大明能依靠了,否则他们早就冻饿死了。

“所以,他们相应地为我们支付些血税,那也是应该的。甚至可以说是太便宜他们了。”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虽然不知道“pua”这个概念。

但李明这套话术,莫名让这两位高级社畜感到哪里不对。

该不会陛下也在对我使用这套话术,让我乖乖“交血税”每天加班加到吐血吧?

“总而言之,征倭最大的后勤问题,基本解决了。

“大明还得有朕啊,要不是朕的主导,二位能这么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吗?二位还得站位更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朕期待你们的发挥。”

李明顺嘴又pua了他们俩一把。

两位首相:“……

“陛下英明,这个国家不能没有您啊。”

姑且陪少主玩一会儿。

短暂的工作休息结束,李明的表情立刻严峻起来。

“农历十二月,东征倭岛。

“要赶在春耕以前荡平倭国,不可延宕。

“时间紧任务重,没有问题吧?”

倭国的问题,必须予以雷霆一击,迅速解决。

这才几个月,就让他们接连搞出了“刺驾”和“掘堤”两个重量级操作。

这再留他们过年,那就是在拿竹叶青当竹竿子玩儿,对自己生命和国家未来的不尊重了。

房玄龄提醒:

“大河改道工程也是定在十二月。”

这两件都是不可延宕的大事,撞在一起了。

“我知道。”李明一字一句道:

“我不认为国内建设会影响对外征战。

“还有意见吗?”

两人摇头。

既然神皇陛下决定,倭人不可活过今年。

那就只有全力以赴,让陛下的决定落实为现实。

…………

大明的战争机器全速开动,这次的冲量格外巨大。

和过去与突厥的相爱相杀、或者明唐一家人互殴不同。

此次征倭,是深仇大恨的灭国战。

中原几乎家家戴孝,甚至于连累了南方的救灾工作,始作俑者就是倭人。

不死不休之仇。

因此,这个国家迸发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父亲推着独轮车为前线运粮,母亲连夜为军人缝制过冬被褥,子弟则踊跃报名参军。

都是不求报酬的自愿行为。

甚至连化外的韩人,在李明的指挥棒下也卷了起来,积极建设海港。

房遗则一核算,惊讶地发现,衙门的实际开支比预期的成本要低得多,账目漂亮得像作假了一样。

这是什么高级的财技?

他畏惧了。

…………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