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进西州买设备忆苦思甜 - 春风又绿杨柳岸 - 乐活漫记
杨柳方因为生物钟的原因,到早晨5:30就会自然醒,石头村长这些天在这里跟着他干活也形成了习惯,于是二人一早起来继续工作。李桐福多睡了一会儿,也早早的起床做饭,等到李桐福7:00钟做好早饭,四人吃完。饭后,杨柳方重新烧热水将全身洗干净,换上另一套干净的工作服,又穿上张锋给买的军大衣和大头鞋,换上新衣之后,对着脸盆的清水照了照,除了头发因为两个月没剪长得很长之外,简直太帅了。
用水盆当镜子的时候,杨柳方想到梳妆台上要镶嵌的镜子也该买了,这次进城一起给买回来。李桐福也是同样的装束,打扮停当后,他又去检查了一下货物,看缺哪些货,趁这次进城要一起补过来。兄弟二人看看没什么遗漏,这才在王山的带领下去村部。村长听完后,安排人立即去联系拖拉机,不一会儿拖拉机直接到了村部门口,二人乘上拖拉机,直奔西州而去。
仔细算来从10月26号进城至今,杨柳方因为忙于家具制作工作已经快一个月没进城了,赵马沟的河滩路上到处充满了冬天的气息。拖拉机突突突地前行,二人在车厢内不自觉地将军大衣的毛领立起来,缩着脖子躲风,而呼出的呼出的水汽,很快在与脸颊接触的地方形成潮乎乎的一片。偶尔有几棵柳树在路边也都是光秃秃的,风摇动枝条发出呜呜的响声。因为沿河边走,枯草上偶尔还能看见白白的细霜,杨柳方又紧紧地裹了裹大衣。
接近西州城郊的时候,车辆和行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偶尔还有公交车的加入,远远的还能看到类似家乡工厂的大烟囱,高高的耸立着冒着浓浓的白烟。后来杨柳方才知道,这是供暖公司开始为这座城市内居住的千家万户送温暖。
这次他们计划先去批发市场,杨柳方照例让提前四站地下了车,李桐福想说什么,杨柳方拍了拍他的肩,他瞬间明白了,生意人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心有灵犀。等司机走后,二人再换乘公交车,车到站之后,他们没有先去批发市场,杨柳方带着李桐福向火车站广场走去。
广场边只有宝塔一样的松树还是绿色的,而那些曾为杨柳方遮阳的垂柳枝条都光秃秃地随风起舞,偶尔抽到脸上还挺疼。到了自己擦皮鞋的那棵柳树下,那几块砖还在。
“阿哥,我就是在这里擦皮鞋等你哩。”
“喔,那时我还在郑州,整天担心你撑不住,会饿着。哈哈哈.....现在看来我是多虑了。”
他们又走到广场上,巡逻的警察依旧在,只是没见陈警官,也可能是他们都换了衣服,谁也认不出谁罢了。杨柳方又带李桐福去出站口看那个修鞋擦鞋的老乡,发现早已换了其他商贩。
二人沿着车站的墙根向东走,穿过人行道,到了一排底商下面,杨柳方径直地带着阿福哥去了自己常吃牛肉面那家店,依旧排队。他给阿福哥和自己各要了一个牛大,并且是肉蛋双飞。看着杨柳方熟练的撇着西州腔点面,李桐福内心由衷地佩服,没想到自己的阿弟会这么的随遇而安,并且很快融入到当地。
二人脱下大衣,把一大碗牛肉面加上肉蛋双飞吃得精光,额头上都是细密的汗珠。又去旁边的理发店里都剪了头发,才向市场走去,因为天比较冷街上行人明显地少了很多。到了市场周老板和陈老板看到杨柳方和李桐福这两位小“财神爷”来了,分别请进去喝茶。
“还没到要下一批货的时间啊,怎么,进城有事儿?”
“嗯,我阿哥,进点货,我跟着来买一台能喷漆的机器。”
“喔,机器这东西咱们这里可不允许卖,估计你们还得去供销社。”
“是的呢,我们来也是想先给您二位打听打听,哪里有。顺便补一些需要在这里买的货。”
“去供销社卖工业品的地方看看吧。”老周也附和说。
“阿哥,你需要什么,让二位老板给咱们备货。”李桐福按自己理的清单,提出自己需要的货品,二位老板记下后分头去准备。并分装成了两大包,精明的李桐福又要了100双均码的棉袜子,想尝试销售一下。
周老板和陈老板把货物分装成两个蛇皮袋,又用黄鱼车把二人送到车站,他们乘坐去往雁滩的公交车,然后在换乘31路,到达城北供销社。下车后去往供销社工业品门市部,挨个柜台询问,都没人明白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李桐福索性带着杨柳方去五金门市部找了艳华,刚好她在值班,一回生二回熟,她看到杨柳方也很高兴。
杨柳方把自己所需要的设备进行了描述,艳华带着他们直接进了供销社工业品门市部主任的办公室,主任听完后也没太明白,只是知道气泵和各种型号的蛇皮管都有,并且蛇皮管要去建材门市部去买,那个喷壶喷枪什么的却不知道哪里有卖,浇花、擦玻璃的喷壶倒是有。并且把卖气泵的柜台号码给了他们,让艳华带着他们去选购。
杨柳方听完后,想到打气筒,所谓喷枪是不是像打气筒气管一头的夹子呢?既然这样自己买完这些,再买个打气筒加个浇花的喷壶,是不是可以改装一个呢?算了,到这一步了,只能死马当着活马医吧。总不能为了这个气泵和喷枪,再去一趟海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