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亲政三计 - 权倾天下:千古一后 - 一叶style
看着献文帝那坚定的目光中充满了豪气。冯太后怔了一下。满心欢喜道:“皇上已经长大。本宫甚为欣喜。若皇上君临天下。治理我大魏。本宫必安心静养。不再过问朝事。”
献文帝欣喜道:“母后。您是同意我的观点。先杀贾秀了。”
冯太后坚定地道:“杀。贾秀一定要杀。但不是现在。皇上。小不忍则乱大谋。乙浑目前已经培植了党羽。Www。。com实力上已经领先了我们。如果这时动乙浑及其党羽。恐怕引其立即发难。到时玉石俱焚。”
“皇上睿智。只是暂还欠缺经验。本宫欲与皇上唱出双簧。一明一暗。不出数月。双方势力必发生变化。乙浑可杀矣。”
献文帝拓跋弘道:“儿臣愚钝。还请母后赐教。”
冯太后道:“皇上。择日本宫与皇上突现朝堂之上。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本宫宣布由皇上亲政。乙浑等大臣辅政。本宫退于后宫不问政事。乙浑所惧者。本宫也。若本宫退。则乙浑必欺皇上年幼而不放在眼中。如此。乙浑即生骄兵之心。其必败也。”
献文帝道:“母后。儿臣恐不忍乙浑惑乱朝纲。即刻便下令诛杀乙浑。”
冯太后道:“糊涂。皇上切不可如此。皇上虽然年幼。然已胸有韬略。必成一代明君。当今之势。皇上宜忍而不发。心慢乙浑之心。”
献文帝躬身道:“母后教训得是。儿臣愿听母后差遣。”
冯太后道:“皇上。來日上朝以后。本宫宣布由皇上亲政。当着百官之面。乙浑必不敢欺君。若如此。第一步咱就走成了。然皇上亲政以后。切不可与乙浑为敌。而反欲重赏乙浑。对其所奏。皇上尽皆准奏。乙浑见状。必以为皇上年幼昏庸。心中大喜。不防皇上。”
献文帝大为不解。吃惊地问道:“母后。凡乙浑所奏。联尽皆依之。岂不寒了众臣之心。更助乙浑之气势。”
冯太后冷笑道:“普天之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管权臣如何嚣张。只要保得住咱大魏江山。这天下还是皇上的。乙浑再得势。所拥之权、财。亦不过皇上所赐尔。若乙浑被诛。权、财自回皇上手上。何损之有也。”
献文帝略一沉吟。恍然大悟。拜伏太后。冯太后接着道:“皇上。本宫言皇上可尽依乙浑所奏。皇上可明白本宫之意了。”
献文帝点头称是。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冯太后淡淡地道:“只恐怕皇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但凡乙浑所奏。皇上尽可依之。然则有三件事。皇上必不能允乙浑。朝堂之上。皇上尽依乙浑。唯独此三事不允。乙浑于百官面前。也不敢逼迫皇上。”
献文帝不解地道:“母后。恕儿臣愚钝。请母后为儿臣解之。是哪三件事。”
冯太后慢慢地道:“这第一件事。Www。。com便是乙浑若奏大臣犯事。请皇上降诏诛之。皇上必不可允之。乙浑弄权。矫诏而杀大臣。百官震恐。皆不敢言。若皇上阻止乙浑杀大臣。则朝臣之中对乙浑不满者。心中自有底气。敢与乙浑或明或暗地对抗。假以时日。百官之心则尽向皇上。乙浑必孤立无援。”
献文帝大喜道:“母后此计甚妙。若联不许乙浑杀大臣。Www。。com则百官心中更为明了。尽知前段时间但有官员被杀者。皆不是联与母后之意。乃乙浑矫诏也。如果。百官怒乙浑。而心归联与母也。大事可成也。”
冯太后点头微笑。献文帝忽然疑道:“母后。若乙浑坚称犯事官员罪不可赦。以大魏律法逼迫联下旨杀官。如何是好。”
冯太后道:“皇上。本宫亦虑及此事。朝堂之上。百官之前。Www。。com乙浑必不敢公然以势压皇上。然大魏律法。乃祖宗之制。皇上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亦不能置律法与不顾。本宫心中虽有主意。然本宫不欲说与皇上。欲待皇上自谋其计。皇上聪颖。若能悟法而解乙浑之难。则母后亦能安心不问政事。居后宫之中静养。”
献文帝年少气盛。闻得冯太后如此之说。不禁眼放异彩。豪气万丈地道:“母后放心。儿臣回宫以后。定思得对付乙浑之计。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冯太后微微点头。献文帝忽道:“母后。若乙浑见联亲政。即刻收敛。不再擅杀大臣。这策岂不落空。”
冯太后冷笑道:“乙浑初时尚无野心。对大魏忠心耿耿。然其现在震恐百官、藐视朝廷。野心顿起。何能安然而退。皇上不必担忧。本宫料皇上亲政之后。不出三天。乙浑便公然于朝堂之上。上奏皇上。请杀大臣。”
献文帝讶然道:“母后何以这么肯定。”
冯太后道:“皇上突然亲政。乙浑虽喜本宫不问朝事。然皇上虽年幼。却为一国之君。乙浑亦想试皇上态度而定其策。诸事皆不能探帝之态度。唯有杀大臣之事。既可试皇上之心。亦能在百官面前更树淫威。若大臣被诛。百官心寒。皇上再也无法收百官之心。若皇上坚执不准。乙浑必疑而反。故此策是双刃之剑。如何把握。全看皇上的智慧了。”
献文帝躬身道:“母后教诲。儿臣尽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懈怠。母后放心。儿臣必能思得妙计。以解此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