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第一次联合国峰会(二) - 回到清朝做霸主 - 蓦物
但荷兰帝国的强盛虽然带入了19世纪。并催化成足以与其他列强抗衡的经济霸权。当新兴帝国利用动力更强的工业和战争机器。同时向荷兰发起挑战时。最后被迫它放弃了在地缘政治中的全部主导权。
早期的欧洲霸主。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三国。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在19世纪的争霸中被堵在门外。
英国作为大西洋的一处岛国。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却是19世纪全球霸权中最大赢家。从单纯的海外远洋贸易到保卫海外贸易。英国的扩张利益在得到大量物质基础上。一步步提高了自己强劲的动力。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国的新工业煤的产量已逐渐增至全球总产量的4/5。
同时当英国钢铁战舰。驶向晚清帝国东海岸时。英国本土地区铁的产量。Www。。com已经达世界其它国家总和的四倍之多。
有了征服海外的基础。大英帝国自然就需要火力更猛、速度更快的海上战舰。只有快枪、重炮才能应付它英国的对手们。几乎遍布全球的利益冲突。从地球北部大西洋的渔业资源、东方殖民地的商战、美洲地区的殖民地。最后到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英国人。需要更新自己的工业机器和战争机器。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因此最终能在英荷战争和英法战争中一步步取胜。也正是因为英国的经济发展。不像古老的东方文明那样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
英国人就是在确定自己的霸权主义以后。才能充分利用那些挥汗苦干的奴隶或苦力的背脊上。而非人力的动力为基础上。
在所有英国人的眼中。Www。。com远东的发展绝对是怪胎一般的存在。李宁宇沒有辽阔、富庶的领土。却倾其所有背水一战的打造了一支钢铁意志的铁甲军队。沒有采取殖民与压迫剥削。却将自由平等制度发挥到了极致。这一点是英国人目前不敢去跨越的禁区。
伴随着远东集团全世界战略优势的体现。远东目前已经完全替代了英国。在东方世界的全部主导权力。
现在世界各地的煤矿开采。在通过各种运输途径以后。有五分之一都流进了远东的控制区。但却还是不断加码。同时远东的新式采矿设备和排水器械也随之在改进。工业上的种种需求。自然引起各种技术和科学领域的连锁反应。无论是远东还是欧洲。此时都十分关心机械原理和液压原理。Www。。com
在十九世纪以前。亚洲地区对欧洲的商品丝毫不感兴趣。所以欧洲各国的商人。只能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他们所想要购买的亚洲产品。直到18世纪末期。随着蒸汽动力机器发展。才彻底解决与亚洲之间贸易远距离的问題。
但是也在此后的一百年时间里。欧洲特别是英国。不但用机器织造的纺织品彻底淹沒亚洲各国。Www。。com而且还用倾泻弹雨的和谐方式。最后逼迫东方各国奉献自己的金银财富。科学使得欧洲各国在技术上。能对世界形成霸权。
西方人不再轻视欧洲人,蒸汽动力不再用于仅仅开关庙宇的大门。它提供推动力的手段。不但大大提高了欧洲列强对世界资源的重新分配。而且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同时直接依赖于所获得的能源。
十九世纪是欧洲对世界的重新支配。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一种手段和力量。
同样在东方国家中。沙俄帝国在能源和工业领域显然落后于英国不是一点点。沙俄帝国一直以來保持着自己的游牧文化特点。这是一个国家的个性。虽然他也乐于开疆拓土。但都是在远东地区进行军事征服。
沙俄帝国其实一直处于支配地位的疆界。但是关于如何控制好一个奔放不羁的国家。以及合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却一直是沙俄帝国内部斗争的主題。尽管沙俄帝国不乏煤矿资源。但无论是來自开采能力上的限制。还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落败于英法联军。似乎都使沙俄帝国暂时放弃了基于能源开发的现代化发展。
不过。那条横贯西伯利亚的单轨铁路。还是具备沙俄帝国从欧洲其他国土上的工业中心。给自己运送來大量燃料和装备的能力。在加上北方海军舰队能横穿北冰洋进驻大西洋、印度洋进行万里远征。不会因为沿途缺乏供给和休整。而被轻易击溃而折戟于大西洋海峡。沙俄帝国随着远东集团的霸业一步步站起。最终绝对他在亚洲不会取得多大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