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三章:第一次联合国峰会(二七) - 回到清朝做霸主 - 蓦物
接着沒一会功夫。李宁宇就将这封建设性意见。转发给了孔小平和远东陆军指挥部。允许孔小平采取临时补充兵员办法。同时也给这种越打越多的战术。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万众一心全民抗日。
当然除了再临时补充兵源上。李宁宇还给孔小平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在一道新命令下。东北三省外围地区的三个军用机场。两个远东空军轰战机中队。一个攻击机编队同时升空。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直奔目标卢沟桥地区的侵华日军。
自从远东空军成立投入实战以后。远东军团的这种空中打击。成为了具有极高战略运用的重要形式手段。也让远东军团有了从空中直接对敌方关键性目标实施突击行动。虽然由于目前空军的技术能力有待提升。不能准确做到所精准打击。但却已经对敌方的主要政治、经济中心以及重要工业设施。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重兵集团驻地。战略武器物资储存地和交通枢纽等做到较为有效的攻击。
也正是因为如此。通过对敌方的重要战略目标进行有效打击。就直接达成远东军团的政治目的。以及夺取整个战争主动权。也加速了战争的进程。以至最后全面赢得战争的胜利。在第二次东北战争爆发之后。远东空军的五个轰战机中队。以及两个轰炸机中队。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就在沙俄陆军集结地。日本岛境内投下了30万枚高爆炸弹。而且基本都是有效命中。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第一次东北战争数个月。所有火炮总共发射的炮弹数量。
也正是因为这些炸弹。摧毁了沙俄陆军耗时数年。修筑的钢铁防线。大大为地面攻击部队。改观了敌强我弱的军事事态。
同时远东空军轰炸机编队。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也在实施空中打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可是说在整个第二次东北战争中。远东军团的空中力量打击力量。已经在战场中大显神威。即使在城市地面战当中。拥有这样空中的打击能力。起到的作用相当之大。
在尝到空中打击目标的甜头以后。远东参谋部也发现及时发现在打击目标与摧毁目标的过程中。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敌人有些工事。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在修建的时候。注重了防空能力。以致远东空军轰炸机的垂直打击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尽人意。
所以根据总结的情况。远东军团也渐渐在实战中。摸索出了全新的多维远程打击手段。
比如在轻型轰炸机升空以前。与敌方交战远东军团。先用远程攻击的榴弹炮。主要发射穿甲弹和爆破弹。对敌方阵地进行第一打击。然后再由轰战机携带传统的高爆炸弹。对作战半径450公里以内的地方阵地。进行循环轰炸。
而这种新的战术特点。已经开始被远东军团逐步掌握。毕竟李宁宇也不是万能的。而且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目前所有的空中打击。都是在配合地面陆军作战。主要的打击目标为敌方的军事指挥系统。陆地的交通要道。以及敌方本土的重要工业基地。
所有的打击目标。必须是有利于达成最终的作战计划。以严重削弱敌方作战能力为目的。以空中打击力量配合地面作战能力为基础。采用火力压制不间断轰炸。做到连续突击。强行突防与奇袭的效果。
而在这场对小日本的战争中。孔小平部主要是的任务是防御性攻击。主要的攻击部队是蔡松坡的摩托化机动兵团。所以孔小平指挥的两个军。六个师。基本都分布在多地区。并不是向蔡松坡部握紧拳头。全力去攻击小鬼子。
不过这就是战争。虽然有主有次。但每一个人很重要。毕竟沒有同袍的配合。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那里会有全面的胜利。如果不是孔小平部死死守卫北京城和北上通道。那么小鬼子早就匆匆离去。那里会主动去找蔡松坡部打。
不过坐在无忧宫电报室内的李宁宇。此时剑眉已经皱成了一团。
虽然他沒有身临前线。但是通过各种情报和电文。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国内的局势。他此刻正在焦急等待远东情报部门的一封情报。
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报。会让李宁宇如此愁眉不展呢。
本來。这次日军全面侵华就是做好了准备。根据方面的情报汇总。日军的总兵力在65万。按照战场部署一比二的配置。日军北上侵略部队数量应该为十至十五个师团。而天津地区的兵力应该在十五至二十个师团。可尽管这样。还有三十多个师团不知所踪。这让李宁宇很头疼。
好在远东军团对情报系统。一直以來都是给予最大的支持。也正是因为这种强力的推动力。让远东情报系统。一直都是矗立巅峰。可是在查清剩余日军的情况以后。李宁宇很是不解的继续皱着眉头。
因为根据情报系统上的说明。这些日军目前龟缩在各地的租界中。因为他们沒有武器。
虽然有些地方一时想不通。也无法立即判断小鬼子在打的什么主意。但李宁宇还是谨慎下令。让各地的情报组。详细找出日本鬼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