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一章:新版二战(二) - 回到清朝做霸主 - 蓦物
因为重型坦克的车体装甲能达到20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甚至能够达到300毫米。比起轻型坦克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而有一种最重的重型坦克总重达190吨。可以说就是一个移动堡垒。但远东军团可不会生产这种坦克。毕竟沒有速度的坦克。根本只是防御的工具。
远东军团从來都是以攻为守。所以不但需要火力强大。拥有防护力的坦克。机动力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所以。在各国重型坦克最大时速在20千米一小时至50千米一小时之间的情况下。远东军团T-122重型坦克。时速基本可以达到一小时55公里。目前只有反坦克火炮和自行榴弹火炮比它的火力更强。
庞大的钢铁身躯和疾风的移动速度。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使得远东军团重型坦克成为陆地战场的冷血杀手。在远东军团重型坦克率先发起的正面攻击下。抵挡方的主力部队根本就无法展开进攻。在整个战役中。战场上远东五个坦克师狂风扫落叶一般进行大范围的移动。在不同方向参与战斗。
虽然重型坦克的炮塔转动速度。通常比中型坦克要慢。尽管自身火力很强大。Www。。com但当面对战中。快速灵活的中型坦克还是有着小小的优势。可是在意大利派出中型坦克围堵远东重型坦克的时候。另一只打击部队便上阵了。这就是比中型坦克更灵活的轻型坦克军团。
远东军团的坦克部队。采用的是重轻两种互相配合。一种依靠火力压制。另一种采取高速激动配合保护。这样就让意大利中型坦克。还在旋转炮塔进行瞄准重型坦克的时候。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侧面装甲就暴露在远东轻型坦克的炮口中。而坦克的侧面向來都是比较薄的位置。是一个很容易被击穿的部位。
因此远东军团的重型坦克。只需要保持适当的移动和火力压制。让轻型坦克來高速机动。防止被敌方多个较小且灵活的坦克。前來纠缠重型坦克部队。
首次远东军团和意大利法西斯的战役。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在西线整整打了一个星期。最后以意大利打败告终。虽然这次战役中。意大利损失了三十万的部队。可是却给西线德国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提供了时机。在西线德国大兵压境时。按照李宁宇的建议。三国将兵力汇集一处。主动放弃各国领土。全线退守荷兰、比利时。倒也顶住了德军第一波战火的洗礼。并且在远东海军舰载机的配合下。成功的挡住了德军的进攻。不过整个卢森堡沦陷。
但随着源源不断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來的第二梯队远东士兵。在与李宁宇的第一梯队回合以后。总兵力直接达到了270万人。这样规模的一支军队。可以算的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而且与各国势力部队不同。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远东军团根本就不需要建立所谓的防线。而是指哪打哪。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后勤补给问題。
关于这一点。早在二战开始以后。欧洲各国就有了一个协议。只要是反法西斯的军队。都可以在交战地区。进行物资补给。也就是说。远东军团可以就近进行补给。除非是法西斯国家。不然就要为远东军团提供后勤保障。
在与意大利的首场战役结束以后。摆在李宁宇面前有三个选择。第一是继续向意大利推进。全面瓦解这个法西斯政权;第二就是挥兵北上进攻德国;或者第三兵锋向西。剑指已经投降的法国。可是在所有人以为李宁宇会选择三种其中一种的时候。李宁宇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安排。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因为他这次决定兵分三路。
由他亲率由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整整九个野战集团军。201、202、203、204、205五个坦克装甲军团。共计175万人组成的第一兵团。出兵西线进军法国。而远东陆军上将张大虎。率领80万大军组成的第二兵团向德国境内推进。而第三兵团40万人则是由白玉林少将指挥。出兵意大利。
李宁宇这样的安排。让很多远东军官不解。因为按照现在的情况。分兵的做法很不明智。如果此时集中全部力量。无论是进攻哪一点。最后必然胜利。其实这一点戎马一生的李宁宇。那里会不清楚。只是他心中还有更多后续安排。所以在远东军团分兵以后。德意法西斯立即看到了新的希望。
本身在对英法俄宣战以后。德意法西斯集团内部就开始吃紧。特别是在德国输掉了吞并俄国最好的时机。再加上意大利在与远东军团的消耗战中。损兵折将30万。元气已经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