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章、翻起一页旧账 - 偷天借道 - 玄武十三
赵千山心有余悸的拿着太平乐府内细作,几经周转送回的密报,想了一会,心中突现一计,对着刚要离去的张魁道:今年九月的逐鹿大会的名单上,再加上个太平乐府,把萧远峰在大会上的座位安排在莫千仇的对面!”
张魁自诩计谋多端的智者,眼珠一动便猜出了赵千山的用意,他道:“按理说一个新起的势力,是没有资格和十大强族与我们王庭共列一席的,但庭主可以请一些不关痛痒的部族来做嘉宾,相信那些个强族也不会多言。”
“张魁,你深知我的良苦用心,萧远峰刚回九州大陆时,连个安身之地都没有,是王庭出面替他向蒙克强族手上讨来一块地盘,方令他有了今天的一切!可他却不识好歹,过河拆桥,要不给他点颜色,哪知我王庭的厉害手段。”
赵千山说话的眼神里,透发着一股恨意和不屑,大概能料定除了天罚圣地的莫邪君外,赵千山和萧远峰之间也有着些恩怨,他道:“将萧远峰和莫邪君放在一起,让他们互相争斗,好让我坐收渔翁之利!呵呵……萧远峰不过是我的一颗棋子,想摆脱王庭的股掌,简直是在做梦!”
胸有成足的赵千山轻描淡写中,就将比他强势的太平乐府的主人,比作他手中的棋子,气魄倒在大的很。
而且在力敌不成时,就改为智取为上得到韬略,绝对不考蛮干,使得一直辅佐了两代庭主的张魁再次的躬身行礼:“王庭有您在,我们一定可以重振祖先的昔日雄风!”
“呵呵呵,借你吉言了!”
年纪轻轻,却身负重担的赵千山能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潜行,从不在人前露出半点气馁,做事能屈能伸,起心智毅力远不是同辈人可比。
他觉得自己和那只会抱着女人,混迹在脂粉堆里的莫邪君,和仗着老子是第一强族大佬做靠山的萧远峰相比,胜过何止百倍。
想起莫邪君的目中无人,和萧远峰对王庭要求置之不理,嚣张跋扈的样子,年仅二十七岁的赵千山憋足了韧劲。
即然自己现在还对付不了太平乐府,就让别去对对付,即然王庭和天罚圣地有着那么多扯不清的关系,不如就在自己这代人手上了解,如果计划成功,一举搞垮太平乐府和天罚圣地,再将两者吞并,那对王庭的重新崛起将会是如虎添翼。
赵千山冷笑着走下楼去,奖励今晚操练最出色的士兵前,自言自语道:“嘿嘿……二世祖多了,可就莫邪君这样的自大的家伙,找遍九州大陆都是独一份,还将天罚圣地以往君上的称呼改为了邪君,生怕同一类人不清楚!……小说看多了吧!”
小说看多了?
但只只听说莫邪君只是喜好美色,没人说他喜欢看小说,读故事啊!
赵千山的话叫心腹张魁糊涂了,站在原地好久也想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直想得云山雾绕的糊涂!
要说到办事效率,潜心向上攀登的赵千山所拥有的班底,兵不比那些强族差,还很有策略。
王庭的使者没有直接去太平乐府,而是转道去了蒙克强族,美其名是询问,是否该邀请萧远峰出席今年的逐鹿大会。
蒙克强族的族王黄太岁接到这意思后,眉头一皱,就知道赵千山没按好心。
几十年如一日的把自己伪装成个酒色之徒,所以一切对外事务都交给了亲弟黄太时,他接见王庭使者得知来意后,便大感意外,太平乐府挺多就算个大族,怎么着也没有资格出席涉及九州大陆格局的逐鹿大会,但多年来的经验告诉他事情肯定有蹊跷。
“贵使鞍马劳顿,请下去歇息,明日会给出答复!”
黄太时做事有条有理,在没法做出决定下,他采用了缓兵之计,其实族内的大事都是由他通禀大哥,让黄太岁拿主意。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日披着伪装外的黄太岁遣散随身的侍女,和他的亲弟黄太时共聚在他的书房商议此事,伴着书房外花园里夏蝉和蟋蟀等昆虫飞鸣叫声中,铁杆心腹黄哈守住了书房和花园的必经之路上,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靠近这里。
建筑恢宏大气,府邸拥有数十座殿宇的族王府里,足足有几千号人听命行事,这些人中指不定谁就是刘家安插着的眼线,随时准备将听到的、看到的传递出去。
“赵千山也算个人才了,想出了这么个一石二鸟的办法来公报私仇,明里是邀请太平乐府参加逐鹿大会,暗地里想趁机使坏,挑破强族们和太平乐府的关系。”
黄太时可不傻,一看书信的内容就明白了。
黄太岁却对赵千山的做法报之以同情的冷笑。他道:“假若太平乐府和强族之间产生矛盾,肯定会牵扯到咱们蒙克族,即时要有点火花,就会是一屁股的麻烦,然后王庭就能浑水摸鱼了,可有我们在,他的计划会成功吗?”
黄太岁在和最值得信赖的二弟说话时,从不藏着掖着,脸上正色神情哪有半点酒色之徒的虚浮,隐约间更透出一股坐拥山河,运筹帷幄之中的从容大度。
想也不用想,当弟弟的黄太时就乐了,他拍掌道:“当然不能了,大哥,你一出马,保证远峰啥事没有!”
试问蒙克强族能代代问鼎十大强族之首的宝座,它的主宰者怎么会是个酒囊饭袋呢!
当绝大部分的人被黄太岁伪装外衣所瞒骗得云里雾里时,这家伙说不定躲在哪里偷笑,俗话说----会咬人的够,不叫!
赵千山针对萧远峰下套子,缘由是两人之间一段小故事引起的……
六年前……
萧远峰不是刚才从理科多草原上,带着数十万异族百姓,一路又打又杀的重返九州大陆,他要立足,就得有地盘,于是就问他老子索要。
而此时,与他素来无交情的王庭之主---赵千山就莫名其妙的公开发表言论,支持萧远峰的行为,称他的做法是“子承父业”。
正值黄太岁被他的岳父大人逼得紧,想要找个外援对付老不死的咄咄紧逼的,于是当爹的黄太岁装成了被迫压力,才将米拉氏高地的方圆百里划给了儿子,让萧远峰能如愿以偿的开创他的势力。
做为知恩图报,萧远峰在他最艰难创业之初,一切都没有的情况下,每年都从领地内粮食收成里,无偿提供给王庭二十万石粮食做答谢。
本来这就是件你好意,我好心的善举,但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而彻底变味了!
三年后,自觉已经算报答了赵千山仗义执言的萧远峰,没有通知对方,就单方面的停止了对王庭无偿粮食的行为。
毕竟太平乐府一穷二白,所有的一切都是老百姓辛勤劳创造出来的,做为一个特别体恤民情生计的领主,萧远峰不可能没完没了的拿着民脂民膏,去还赵千山的那番顺水人情。
可结果赵千山就不乐意了,他非常的不高兴,一心想振兴王庭的他各方面开支都很大,人吃马嚼下,口中粮食更是重中之重,怎么可能放弃来自太平乐府那每年二十万石免费的粮食。
鉴于萧远峰当时送来粮食时显露的谦虚,使得落寞但仍旧怀抱着自己将来会是天下之主的的赵千山,错误的把比尚不比王庭强大的太平乐府,当成了自己的附属,进贡粮食是理所应当的事,忽略了萧远峰是为了感谢才提供粮食事实。
得知萧远峰领地里粮食增产神速,丰收一年胜过一年,却不肯再为王庭提供免费粮食后,赵千山第一时间里派出了使者和显示王庭赫赫声威的三百人仪仗队,大摇大摆的来到了太平乐府。
一个在王庭里只是个百户长官职的使者,毫不客气的以上位者的身份,对萧远峰趾高气扬的一顿呵斥,并且命令萧远峰必须在往年提供粮食的基础上,再加上五成来做为对他对王庭不尊敬的惩罚。
一路走来一路艰辛到如今的,经历了风霜血雨的萧远峰当时人都傻了,血气上涌,他岂是个任人摆布,随意差遣,委屈自己的角色。
见过傻子,可没见过那么傻的,他赵千山目中无人的口吻还真像九州大陆的天下,依旧是他家一样的,胡乱发号施令的。
惊讶那王庭使者飞扬跋扈的口吻,和他手上诵读的那份有赵千山亲笔草拟的荒唐离谱的诏书之余外,连萧远峰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大的那个吆三喝四,嚣张的不得了,好像自己才是太平乐府领主的王庭使者---张魁亲叔叔,张默然口吐齿血,满地打滚找牙的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