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问 - 六道三世传 - 夢落繁花
要不是不知哪位太师叔或者太师伯开出了八百中品灵石和一千功绩点的重赏,寰云一定会对此不屑一顾。仅仅只有一个名字,那么,能够遐想的空间就很大了。
于江益城中,不幸罹难张根页师兄弟五人,奉了师尊清渝真人之命,那样的任务是不会悬挂于“功绩墙”上的,多半会由师傅首耳传述。能够挂在“功绩墙”上的任务,至少说明是见得光,见得人的。那也就不存在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故,弟子在取下记录有任务的玉牌之后,可以先看过任务内容,权衡了自身能力,再决定是否承下。与任务相关的具体资料以及能够动用的资源,会在正式接下任务后一一列出。反之,力有未逮,是可以把玉牌再挂回“功绩墙”上的。
寰云之所以会从“功绩墙”最顶端的一行六块玉牌中,最终选择了这一块,还要从说起。“天问”出自一文。作者,成文年月皆不可考,流传至今,唯余六行。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光阴荏苒,白云苍狗,只此四十又八言,已足以令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寻求天道的修真之人,心神往之。世间亦流传着此六行之外的残段。其中不少已被证实是为后人狗尾续貂之作。世人承认的正宗,只此六行。须知,不止是人,普天之下,妖鬼魔神,亘古以来,便有一种拜天敬日的情怀。所谓“苍天在上,我自敬畏”。而,此文,却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质问上苍。亦有传说云,天道不可问,故曰“问天”,而曰!
四分的不屑,五分的悸动,外加一分寒意交织在一起。正如“参膺门”“三清宫”,门派的名字中凝聚了创派祖师的崇高信仰。魔门对于信仰的执念,更远胜于修真者。无疑,寰云是对这个以千古奇文为名的魔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若让他知道了任何此“天问”做出了任何有负之名的事情。他可不介意替天行道仗剑除魔。
此之为寰云在翻过了六片难度最高的任务后,奖励差别不大,完成难度也相当的情况下,于是挑了一个自已看着顺眼的。其他五个,第一个是收买性命。手上沾染了连自己都不知道多少头野猪的鲜血,对杀人夺宝还是特反感的。特别还是师门提供了一千的中品灵石和一千二百的功绩点的情况下。这……不是鼓励杀人夺宝吗?寰云脑中浮现一个词语,奉旨杀人。
这些年算是了解到了三百年前发生的一些事情。然而,文字上记录的东西代入感实在不强。在玉简里写的家仇国恨似的,寰云多半点感觉,都没有。说惨烈,倒是不假,可是惨烈也是相对的。即使在名门正派的正史中,不会正面的去描写魔教众人视死如归。但是在反面的描写中,“全歼魔教妖人数千”,以及在“明王”“圣母”“战神”“魔尊”的指引下,寰云感到魔门那一边,死的只会多,不会少。
况且寰云见到的师叔师伯,提到魔教就跟活剐了他亲爹似的。这也寰云自身的修炼经历有直接关系。寻常的弟子自幼入门,小孩子没有什么问求天道的觉悟。各大门派,在弟子引气期和筑基前中期,一月里都会都会有几日开堂讲课,传道授业,树立邪不胜正的观念。二入师门,哪里有人教寰云这个?以前的师傅,何言道尊,哪个宵小妖魔敢去动他。现在的师傅易雪,对自己不错的样子,却也没有被魔修剐了如何如何。
寰云只看到了被标出了价格的人的名字,好像是叫做东华。他做过什么,是不是魔修,寰云看都没有看,就把玉牌又挂回去了。当日在长离峰后山,亦未见到水幽道尊流露出道家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所谓“天道”的理解不同,未许,经年之后,他“亦当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