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整治军队的构想 - 火爆后三国 - 以烟代客
()
军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组织。如果国家战事不断,军队cāo练起来就会非常刻苦,因为每位军人都知道,这么做虽说苦不堪言,但经过不间断的刻苦磨练,自己在战场上的生还机率就会增大。但一个国家如果长期安稳,自己的小命不再受到威胁,军人们的安逸思想就会无限释放,慢慢对艰苦的cāo练产生消极和厌恶情绪。
“钱将军说的确实属实,不过这种风气要扭转过来也并非不行。”孙不可帮腔说道:“末将们以后更加尽责加紧督训,假以时目,整支军队的素质还是可以改正过来的。”
江浩然一脸严肃的看着周围这些将军,郑重其事的说道:“你们记住,我们的国家随时处在外族的威胁之中,我们就必须随时保有一支能征善战,每战必胜的军队。这支军队不是由数量充斥起来,应该由jīng兵强将组合而成。一个国家要想长胜不败,从来靠的都不是兵多,而是你的军队是否jīng良。你们的解释我接纳。但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军队必须进行彻底改造。目前的情况,我很不满意。”
“皇上觉得应该怎么做?”孟珙问道。语气平静,并未因为受到江浩然的指责和奚落而恼羞成怒。
“裁军。我认为我们不需要这么庞大的军队。”江浩然斩钉截铁的说道:“那些体形过胖或过瘦,年纪偏大的,全部裁掉。但你们说的也是实情,现在朝廷开支确实困难,所以这件事情不必急于一时,可以慢慢进行。财政问题,我们慢慢想办法解决。”
“这样一来,至少有一半的人都要裁掉。”孟珙面无表情的说道。
“兵在jīng不在多。”江浩然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认为禁军的人数保持在五六十万就绝对足够了。将军如果担心把那些人裁掉以后兵源短缺,我们可以重新招募新兵。我们大宋的人口有多少?”
“在籍人口将近八千万。”孟珙说道。
仅仅是在籍人口,加上那些为了逃避税收和徭役的zì yóu民,以及民间那些地主为了减少纳税故意隐藏起来的隐户,数量当然更多。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清朝以前普遍实行人头税制度,按照人口的多少而非耕地的多少来征税。一些耕地少却又成员众多的家庭,本身就因为耕地太少生活极度困难,这种情况下仍需按照人口数量来缴税。于是那些人多地少的家族就只能选择逃亡,跑到朝廷管理不到或管理乏力的偏远地区去避税。
古代王朝对平民的管理确实不怎么得力,所以才会大肆宣扬那些劝民向善,充斥着安份守己条律的宗教,如佛教或道教什么的,以起到隐定人心的统治作用。
基于隐户严重的原因,古代各朝在籍人数要远远低于实际人口。
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考证,1230年时的南宋,人口在一亿一千万左右。
“要从这八千万人中挑选出一二十万jīng壮新兵,当然一点困难都没有。”江浩然说道。
“可是皇上有没有想过,新招募的士兵,什么都不懂,必须从头开始训练,至少一年才能出师。而那些你要裁掉的战士,每一个都经过很多年极其严格的训练,都具备非常娴熟的作战经验。”孟珙据理力争:“何况,要把他们裁掉,朝廷不仅需要支出一笔非常庞大的退伍费,到时军中人人思危,很有可能引起全军的不满,甚至引发军人的大面积暴乱,到时如何收场?”
这么麻烦?这么遗害无穷?
江浩然认真想了一下,觉得自己确实有些欠考虑,一脸认真的看着孟珙:“将军说得也有道理。这样,我退一步。我给你们三个月时间,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去训练,必须让那些体形过胖的士兵把体重减下来。我会设定一个长跑规则,三个月后进行测试,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跑够规定的路程,无论是谁,都必须踢出军队。至于那些年龄已经偏大,以及体形比较偏瘦的军人,必须全部淘汰,这方面绝没有商量的余地。”
长跑是最能测验一个人耐力的方法。
其他人都还在权衡着江浩然这番话是否合理,孟珙已开口说道:“皇上英明。”
孟珙此时的目光变得异常灼热。
自己一心渴望的雄主就在眼前,他知道。有这样的一位君王,这个国家何愁没有出头之rì?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一个把整支军队整治得改头换面,然后昂首出征的机会。
宋人已经忍受金人多年凌辱,而报仇雪耻的机会,孟珙相信已为时不远。
他不在乎这个国家由谁主宰,他只在乎,主宰这个国家的人能不能为这个国家带来尊严。
一人应付了那么几口饭菜,就都说自己已经吃饱,江浩然也不例外。
江浩然以前上学的时候,学校时不时会进行勤俭节约的宣传,老师反复告诉他们这群学生,粮食都是农民伯伯饱受rì晒雨淋辛苦种植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浪费哪怕一粒粮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由于自幼的耳濡目染,江浩然向来对不必要的浪费行为非常看不过去,虽然他时常也有吃饭吃不完又不想留到下顿所以只能倒掉的不良行为,而且好像从来没有为此自责过,但他还是会对别人的同类行为感到非常愤慨。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所以当江浩然和那些将军侍卫一起端着没吃完的饭菜拿去倒掉的时候,看着食堂外一大排几乎都已满载着剩饭剩菜的木桶,眉头不由轻皱起来。
“这些人浪费得也实在太严重了。”江浩然躲避着脚下到处蔓延的油水和菜汁:“你们分配饭菜的做法很不合理。你们看,这要浪费多少粮食。难怪朝廷财政困难,估计就是那些没责任心的食堂分配人员弄穷的。应该尽量少分一点,哪个吃不饱再去加饭,嫌麻烦的话,可以把饭搁一边,让吃不饱的人自己去加,这样不就能避免浪费了吗?你们以为农民伯伯把粮食种出来很容易啊,一点科学管理理念都没有。”
“皇上,科学管理理念是什么,这个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钱义问道。
“你没听说过是正常的。说了你也不懂。”江浩然说道。
钱义勉强笑了笑,说道:“没事,不浪费,这些剩饭剩菜都会运去喂猪。把猪养出来,军队在肉食上的开支就相应减少了。”
江浩然又瞄了一眼脚底下还在到处攻城掠地的厚厚一层油汁,说道:“知道为什么军队中那么多人体形偏胖吗?训练不力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每天都吃进过多的油脂。以后在伙食中尽量减少肥肉的供应,做菜时也别放太多的油。”
所有将军都是一脸郁闷。
这个皇帝怎么这么抠,肉食供应限制就算了,连油水也要节省,军队不哗变才怪。
古人对合理膳食确实没什么概念,所以很多人知道自己很胖或很瘦,却不知道造成自己很胖或很瘦的原因是什么。
军队吃完中饭以后本来有休息时间,但因为江浩然和军队中最顶级的那几个人还没离开,所以所有军人都临时接到通知,一吃完饭便立刻集结训练。休息时间,等那个几赖着不走的混蛋走了,再给他们补回来。所以当江浩然从食堂出来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吃完饭的编队已经在集结,甚至已经开始训练了。
“走,过去看看。”江浩然说道,带头往浩大无比的训练场走去。
军队除了每月一次的集训外,平时都是以百人编制为单位,分开训练,这就为很多人的懒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机会。
每一个百人编制跟一个人的区别不是特别大,其中一个人是什么素质,其他人基本也是这素质。
人的xìng格有多种,有人懒惰,有人勤勉。有人忠厚老实,有人虚伪jiān诈。
至于每个百人编制的全体素质怎么样,主要看这个编制里管事的正副两名百夫长到底是严于训律还是以宽待人。
那些体形偏胖的士兵,他们所在编制的百夫长一般比较和气,或者本身比较懒,长期训练不到位,手下那些人由于长期运动不足,导致能量的摄入远大于支出,体内的脂肪就rì积月累的增长起来。
而那些异常严厉,从来不讲情面的百夫长,每天都把自己手下的兵训练得要死不活,吃得再多也被消耗得干干净净,这些人就不会出现体形偏胖的问题。
他们可能现在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恨得要死不活,等到战争突然降临,他们一次次从刀剑交锋的死亡边缘拼搏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自己老大的良苦用心。
而那些每天和下属打成一片,随便做做样子,手下一抱怨天气太热快要下雨或者过于劳累立刻就宣布解散的百夫长,他们手下的兵,将来在战场上的生还率绝对要低上许多。
由于皇上和各位军将正在现场,所以每一个人都训练得非常刻苦。
江浩然带着众人一路观赏过去,发现整个训练场分割成无数规格,每个规格里都容纳着一个百人编制。一眼望前,周围黑压一大片人头,战士们在训练时整齐有序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距离近的,江浩然还能看到他们额头上渗冒出来的汗珠。
步兵区分为多个兵种,包括步卒、弩兵、弓兵、抛石兵和宋朝时才兴盛起来的炮兵。
其中步卒又区分为盾牌兵(专门举着盾牌给前锋打掩护)、长枪兵(前锋部队,手持六七米长的长枪冲锋陷阵或防护己方阵营)、侧翼(负责军阵两侧免受攻击),以及居中的主力军。
江浩然此时正带着大伙从一列长枪兵前面走过。
“刺!”百夫长大声喝令。
“杀!”严密排成一个横队队形的一百名士兵前跨一步,手里六米多长的长枪同时前刺,显得肃杀异常,威严无比。
长枪兵是与敌人尤其是与骑兵交战时,阻挡敌人冲击的第三道防线。第一道是shè程最远的弩兵,然后是弓兵。
这三道防线如果失效,整个步兵阵营将直接处于敌方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和马蹄的残酷践踏下。保持高速冲击的骑兵如果冲入一个以血肉之躯组合起来的步兵军团,会有什么效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