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成皋争夺战 - 汉兴六十年 - 夜溶月
刘邦领着陈平等人快马加鞭经荥阳西约二十公里处的成皋(河南荥阳汜水镇)回到关中,留下御史大夫周苛等人坚守荥阳。楚军继续包围荥阳城,顺势占领成皋。
成皋西面北面有黄河流经,东面南面是嵩山余脉,地理位置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成皋的虎牢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
刘邦在关中集合兵马,准备再次出关找项羽决战。有个叫辕生的人进谏说:“大王您和项羽在荥阳一带僵持了好几年,汉军经常因为水陆粮道陷入被动。大王不如出武关,项羽一定会率军南下,大王加高壁垒,不出战,让荥阳、成皋一带得到休息。等到韩信安定赵国、燕国、齐国,形成合围之势,大王再进军荥阳也不晚。”
辕生这条计策十分厉害,变被动为主动,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楚军要多方防备,力量分散,而汉军主力得到休整,再跟楚军作战,胜算就大了。事实上,楚汉战争打到最后,楚军士兵被拖的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幅度下滑。
刘邦采纳了辕生的建议,从武关(陕西丹凤县北)出关到宛城,以吸引楚军,减轻荥阳、成皋前线的压力。项羽听说刘邦在宛城,果然率军南下。汉军加强守卫,不出来交战。同时,刘邦命令彭越在楚军背后偷袭。彭越渡过睢水,在下邳(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大败楚将项声。项羽听闻就率军向东攻打彭越。刘邦趁机率军北上,夺回成皋。
项羽大军一来,彭越打了败仗。彭越一点不含糊,收拾剩下的部队就跑了。彭越算是游击战的始祖,他对项羽一直奉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不断在楚军后方制造麻烦,逮着机会就建个敌后根据地,截断楚军粮道,起到很好的牵制楚军的作用。
项羽听说刘邦占领了成皋,领兵西进,攻下荥阳。荥阳被围已经有一年多,城中粮草断绝。周苛坚守到最后,楚军破城时,俘虏了他。项羽打算招降,周苛严词拒绝,项羽很生气,烹杀了他。在参加过沛县起义的一帮老兄弟里,周苛死的最惨。汉朝成立后,刘邦封周苛的儿子周成为高景候,算是给惨死的老部下一点安慰。
项羽兵锋直指成皋。刘邦这回精乖了,楚军还没到,他就逃跑了。成皋再次被楚军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