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明(4) - 玉楸枰之冷子 - 宣门寺卿
【郎情妾意】
朱见深是幸运的!英宗御驾亲征,为了沸腾朱朱的热血,仅仅两岁的朱见深被册封为太子!
朱见深是不幸的,自己的父皇被瓦剌俘虏,叔叔当了皇帝,随即自己被废除了太子之位,安排在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每天都面临着无边的寂寞和生死。
朱见深惊恐地看着周遭的一切,身边只有一个叫万贞儿的侍女陪着他,无论黑夜白天,无论风雨交加,总有这个女人的身影陪着自己。朱见深过早品尝了人间悲苦,却也得到了一份真情。
朱见深再次幸运起来,父皇复位,他再次被赐封为太子。整整大他十七岁的万贞儿,变成了他离不开的女人。英宗去世,朱见深当上了皇帝,是为宪宗,他首先想到的是立万氏为皇后。无所谓出身门第,无所谓年龄差异,甚至无所谓容貌,吾心侬心只有你我!大臣们震惊了!世间真有所谓爱情,他们这些枯老头子,娶的小妾都是嫩出水的大姑娘,皇上春秋正盛,却要立这位要相貌没相貌,要身材没身材,出身卑微的宫女为后,天大的笑话!大臣们纷纷上表阻拦,皇帝一概不听。恰在这时,皇太后出面了,大明要有自己的脸面,你是大明皇帝,成化犁庭,打出了你父皇没有打出来的威名,你几乎可以和你的前辈太宗皇帝比试武功,你为于谦昭雪,你为景帝恢复皇帝身份,你以宽厚清明赢得民心,你富有四海,亿万臣民,都希望你是值得尊重的,母后也是有身份的。皇帝沉默了,继而妥协下来,但他立了万氏为贵妃。这场闹剧,若不是皇太后阻拦,这将是大明朝最奇特的一幕。
最终的还是立了年轻貌美的吴皇后,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万氏依旧得宠。恼怒的吴皇后用皇后的权力处罚了万氏,而后果是宪宗直接废掉了皇后之位,打入冷宫。万氏依旧是贵妃,依旧和皇上打得火热,甚至生下儿子后,宪宗马上就想立为太子,只可惜早夭。虽然后世传扬万氏专横跋扈,粉黛六宫,但宪宗确实最爱的是她。也许是从小便生活在一起,一种母性陪伴他成长,以至于无法分开。虽然他们的感情为老朱们建立的大明视为异端,但终归成为了一段情话,以至于万贵妃死去,宪宗由衷的悲伤道:“贞儿已去,我命休矣!”
【弘治中兴】
成化年间,韩雍将军的一场断藤峡大胜,打败了播州土司,俘获大批人口,其中两个人,一个是成化年间有名的太监汪直,另一个就是未来皇帝的母亲。当今皇帝的生母是纪氏,她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被平息之后,还是少女的纪氏被带到宫里。因其端庄、聪慧,被派充内廷书室看护藏书,无意中有了更多的机会见到皇帝。她倒是没有这么多心思,怎奈无心插柳柳成荫,宪宗朱见深常到书室看书,一来二去喜欢上了这个姑娘,于是就临幸了她,不久纪氏怀了龙种,就是我们现在的弘治皇帝。
传闻万贵妃对于任何怀孕的其他嫔妃、宫人都是采取堕胎政策,以至于纪氏怀孕的消息传来,万贵妃毫不犹豫地派太监张敏前去处理,张敏公公的到来,纪氏当然知道意味着什么,满脸的恐惧。张敏瞧着她,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下手,回来说不是怀孕,是有病。后来生下后,又想法弄走,交给废后吴氏抚养,总之,这个皇子活了下来。直到有一天,宪宗梳头时看见自己的老迈,而叹息自己无子时,张敏大着胆子说他有个儿子,随即把事情说了一遍。宪宗大喜,急忙去看。见过孩子后,涕泪交流,这个孩子六年都没有剃头发,太像自己了,宪宗毫不犹豫,直接立为太子,纪氏晋封为妃。万贵妃得知后,怒火中烧。
不久,弘治皇帝的母亲纪妃就暴亡,太监张敏也蹊跷地死去,据说这都是万贵妃下的毒手。不管怎样,咱们的皇帝终于拨开云雾见月明,最终成长为一位明君。他生母被追谥为孝穆皇太后,并将其坟茔迁至茂陵与父皇合葬,另立奉慈殿祭祀。推行了一系列明政,驱逐宪宗亲信的佞幸之臣,或贬或杀,启用贤能之士为国效力。他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繁荣经济。他更定律制,复议盐法,废除一切弊政,政治清明,令朝野称颂,人称弘治中兴。
这个小朱皇帝,除了政绩不菲,还非常喜欢诗词、弹琴和绘画。那些士大夫怕他沉迷于享乐疏于朝政,纷纷上疏劝他安心修身,他表面上答应,私下却对身边的人说:“弹琴何损于事,劳此辈言之?”他对言官的劝谏虽不以为然,却也不以为忤,这正是他为人宽宏的一面。一次他送给画师几匹彩缎,怕大臣议论,对画师说道:“急持去,毋使酸子知道!”意思是快快收起来,别让那些酸腐的臣子们看到。
由此可见,他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难道真的是惧怕大臣吗?当然不是,这正体现了他尊重臣子,给他们留了足够的面子的宽厚心胸,因此他才受到众多儒家士大夫们的拥戴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