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之“轻重”(上) - 那些年失落的爱情 - 汉卿H
()
那时的柯澜是个积极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年,虽然心里很在意她,天天想着她,可是也有一件事是柯澜天天在意,却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把它做好的事情――读书,取得好的名次,当班长。所以柯澜平时是一门心思好好读书,闲暇的时候,总希望睁开眼就能看到她,走到哪里都想遇着江侃。
“糖梨事件”之后,他们还是和往常一样保持友好的距离。在个xìng和现实的阻碍面前,两个人都谨慎地站在各自的jǐng戒线内,不停地向前行走,时而深情相望,始终保持着一种恒定距离的平行。
rì子就这样平淡的继续,没有新的波澜。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一年里,他们俩始终坐得很近,这差不多基本满足了柯澜抬眼即可遇江侃的心愿,同时还能在早晨晨读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听着江侃那悦耳的声音――流利而标准地朗读着那个学期学习的文言文。柯澜当然不是一直在听江侃读书,他当时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他时而忘我的朗读课文,时而一边朗读一边听江侃读,时而暂停听江侃朗读。当时柯澜是很享受这个过程,享受这段时光,因为他满足这个平衡点――他与江侃之间如同磁悬浮一样既吸引又抗拒的平衡点。生活如果只有妥协是最好的办法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应该去享受它,如果你做到了,你就是幸运的,当时的柯南就是其中的一个,幸福的一个。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升了一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建制被解构、重组――以一年级期末的成绩为依据,随机分成了七个平行班。这次柯澜分在了五班,江侃分在了二班,虽然在同一层楼上,可是想要差不多每天抬眼即见江侃是不可能了,不过早cāo、课间cāo还是给了柯澜这个机会。总而言之,这次分班算对于柯澜来说是一个“小离别”,存在一定的影响,不过基本上能克服。
一年级的学习总的来说是愉快的,柯澜和江侃进步都很大。分了班之后,柯澜做了物理课代表,江侃还是语文课代表,这些似乎不存在什么实质变化,然而恰恰相反,因为二年级的班干不在是毛遂自荐,二是班主任指派的,决定xìng依据就是名次排名。这就意味着他们在班里的地位显然是显著的提高了,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也提高了,还有一点是课程难度和课程量也增加了,这也意味着他们要花在学习上的jīng力也要加大了。所以初二他们二人在情感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展,除了课间cāo的偷偷张望和偶尔的遇见,交集很少,换句话说还有某种减淡的倾向。
因为除此之外,初二的生活并非那么平淡,还是存在一些小插曲的。
柯澜一如既往的发挥他那刻苦学习的劲头儿,成绩又获得了一个大的提升,基本上稳居第二。考第一的名叫路勇,那家伙非常聪明,平时没见他多刻苦,考试却总是出奇的好。他父亲镇上的一位官员,初二下学期由于外调,路勇就跟着走了,柯澜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班长,成绩名列班里第一。在初二学习的道路上,柯澜遇到一个很要好的学习伙伴,宋朋,他们在一起积极交流,共同进步,不亦乐乎。当时有同学戏称“同吃、同住、同学习”,确实,一个寝室吃饭、睡觉,一个教室学习,基本上形影不离。在爱情无法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有一段可以发展的友情,也是一个幸运的选择。
见面次数的变得稀少,会拉大彼此的心理距离。无奈只能把爱藏在心理,寻寻觅觅,时时刻刻期待着寻见她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