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另一支笔 - 先前的风气 - 穆涛

另一支笔 - 先前的风气 - 穆涛

好像是1998年,贾平凹过生日的那一天,朋友们凑钱送给他一支大毛笔,祝贺他文学人生二十年。

笔有拖把那么大,他很喜欢,倒插在书房的一个大号汉罐里,笔锋向上。

没料到的是,收到笔的第二天,他的书法润格涨价了,而且在书房里贴出了告示:无论亲疏,不分长幼,润格面前一律平等。

朋友们怨气连连,这意味着再也得不到免费待遇了。于是,

“一支笔的故事”就悄悄传讹了。传说贾平凹满月那一天,家人宴请邻里,酒席**时,准备了笔、塑料手枪,还有木头削制的官印,让他

“抓周”,但他的小手一把抓住的是自己的牛牛。家人搪塞着说,也是一支笔。

后来又有人把这故事引申到他小说写作里的性描写上,这讹传得就更远些了。

贾平凹的另一支笔是书法和绘画,书法沉实劲道,得天独厚。绘画是随意赋形,绕过章法的。

后来他兼作了一家美院的教授,他作教授,授出的东西少,得到的东西多。

有一个时期,他沉迷于画法的研习之中。一天半夜,他邀几个朋友赏识他的

“新得”,宣纸铺陈了一地。一位画家恭维他,说有了学院派的意思。他再问我的看法,我的话让他有点扫兴,

“我同意学院派的说法,但后边要加三个字,民办的。”扫兴却也高兴,他愿意听到真话。

贾平凹有一个难得的品德,就是容得下批评,我常常想到一个问题,在他三十多年的写作道路上,如果他不是正视那些接二连三的

“严厉批评”,他今天的文学成就恐怕要大打折扣的。在一次针对他的研讨会上,他形容自己是核桃命,要砸着吃。

贾平凹办过多次书画展,其中最成功的有两次。一次在深圳,一次在成都。

深圳人的评价是

“呼吸到了西安城墙上的风”。成都书画展是2008年

“五一”期间,他回来的第三天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我问他:“这事轰动效应有点太大了吧?”他说:“再不搞了,惹这么大的乱子。”1998年我作《美文》副主编,作为主编,他当时给我写了四个字:忘知守本。

这其实是他对艺术的态度。这些年来,他一直恪守着这个守则。关于如何写作,还有一个流行的观念,叫

“十年磨一剑”,意思是只有慢写才出精品,常举的例子是曹雪芹和《红楼梦》。

我对这个说法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写作速度的快与慢和是否精品没有直接的关系。

有一种老式手枪,叫

“***”,也称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