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鬼道 - 大青神 - 心清境明
()
张子明见两个小师妹安心睡下,便轻手轻脚的行往自己的‘床’,看倒戚青寅也闭目养神,怡然无限的样子,心中暗暗笑道:“真是比大师兄还要厉害,才一下子就睡着了。”
不期戚青寅用两个人只听得清的声音,淡淡轻道:“我还没有睡着,等下有山兽过来我还要打呢。”
张子明见他识破,也笑意呵呵地学着戚青寅那样倚着,道:“女孩子嘛,就是要哄的,要不要被她们两个这么一折腾,我们夜晚还用得睡嘛?”
戚青寅才睁眼,缓缓一瞥,没有应答。
张子明又道:“那个‘五行御阵’,威力无穷,我怎么有那么大的本事催得动呢。只会照样画葫芦地做个样子而已。”
戚青寅淡道:“一个人是启动不了那‘五行御阵’的。”
张子明笑道:“想不到你这个自小子平时看书还算有收获的嘛。”
戚青寅道:“你收获也不少。”
张子明正愁没有人陪自己吹水,不觉一时有了兴致,便清了清喉咙,师兄弟二人便侃侃而谈起来。
师弟道:“你这几天道行jīng进不少嘛。”
师兄道:“你那式‘水流星’几乎可以牵制得住那只狻猊了。”
师弟道:“你呢?怎么还停留在初乘下层,长久都不见增长,反而有衰减之势。”
师兄道:“那你见我修为如何。”
师弟道:“比起当rì与‘六真门’弟子一战的时候,略胜几筹。”
师兄道:“我还不知如何cāo纵身上的另外一种字门之法。”说着,望了望自己肩前的‘邪’字。
师弟惊道:“‘邪’字之门?”
师兄道:“正是。”
师弟道:“书中并没有对‘邪’字之门有所记载,只是提及其也在三百六十旁门之中。”
师兄道:“你也相信旁门左道之说?”
师弟道:“我自然是不信的。”
师兄道:“那便是了。”
师弟道:“师父知道吗?”
师兄道:“下次写信的时候我告诉他。”
师弟道:“想见识下你秘而不宣的‘邪’字门法。”
师兄道:“放心,有机会的。”
师弟道:“你真的打算将人道中修道之法全然忘掉?”
师兄道:“确实如此。”
师弟道:“恐怕你不会催物御空,连法宝都要像现在一样,行一步,提一步。”
师兄道:“车到山前必有路。”
师弟道:“船到桥头自然直。”
师兄道:“夜深了。”
师弟道:“我也觉得。”
说罢张子明抽身三步五踏,跃然树上。
便不再发声,五人行了整整的一天,又生异变,旁枝斜出,遇了狻猊来斗,早就又累又困,大师兄早就打起呼噜来了,张子明只得摇头叫苦,前天在荥阳镇的‘仙来客栈’就已经见识过大师兄呼噜的厉害了。低头却见戚青寅依旧闭目定息,更不曾受到打扰,自己也纳气停息,睡了过去。
虽是秋令时分,但是五人却是位于琅琊山的二层之处,山中林多树密,细心的话,还可以看到地下蒸气腾腾,不亚于那骄阳似火的六月,简直是有两个太阳一样。一行人自起身行踏多时,依然像是背了运,一无所获,害得张子明唉声叹气,连说运气不好,运气不济。
还是大师兄开解他,说物以稀为贵,如果宝物能够多得像是街市之中的货物一样,那还叫做宝物的吗。张子明听后才当平静,继续的搜山觅林,心中依然懊恼,不知师父叫自己来此山历练是有何意,害得腰间的匕首都要发霉了。
冷凝霜见到石润,感到气沉,记得当rì爹在怪厉山林入口处也说过这样的话。便断道:“要下雨了,大家准备找个地方躲雨才行哩。”
郝碧珠好奇,问道:“凝霜师妹,你怎么知道快要下雨了?”
大师兄也好奇问道:“凝霜师妹,你莫非有测风断雨的本领?”
冷凝霜便学着其父冷迎梢语气道:“你们看那石润气沉,天yīn风静,连那蚂蚁都成群成群地行于路间,我记得爹说过,这样场景肯定是要下雨了。”
果然,话未说完多久,天一黑,雨水例淅淅沥沥地洒起来。
五人的师父冷迎梢的话却是有据可依的,并非空穴来风之说。由于山多岭密,上面山层是秋之时令。早晨大雾,又出太阳,水气便容易下沉,沉到第二层山境。山里林稠树广,水分太足,加上琅琊山四周环江绕水,太阳一过猛,水气又上升、积聚。如今这中午太阳出奇的猛烈,预示雨水即将成形。
五人一众,匆忙择了几株躲雨的树枝,不管东西南北,不拘上下左右,择路而行,遇径即走。不多时,见前面山石累积,便得一昏暗山洞,枝缠蔓绕,像垂下的门帘。洞口呈方形,一丈来宽,丈二来高,表面有许多的平滑的沟沟壑壑,像是被人随意雕塑之形,想来是因为积年山风天雨侵蚀之故。洞口两边有几棵小挺直的白杨,洞前并没有碑文示意,只有几许零星的碎石,横七竖八,堆躺二三。远远看上去倒是像个仙家之居。
大师兄道:“前边有个山洞,不如我们就依前先避下雨,若被雨水淋了衣物,就有许多的不方便了。”
还没有说完,张子明已经率先大步前往山洞,也不怕危险与否。四人也随之行来,一道入去见山洞四壁磷峋,空空如也,无行虫鸟兽之骸骨,看来只是简单的一个天然生成的山洞罢了。
躲了雨,便宽了心。洞中虽然有几处突兀之石可坐,只是又少光线shè入,暗暗沉沉的,且那‘紫华门’几人也懒得坐定,个个都站在洞口,一边看着蒙蒙小雨洒洒飘飘,一边闲谈。
张子明道:“里面黑漆漆的,都不知是什么兽的山洞,如果是什么奇兽的洞穴,一旦也像我们一样回穴避雨,正好撞见我们几个也是躲雨的,见了这不速之人,岂不是冤家路窄,将我们生吞活剥了。”
大师兄笑道:“你不是对那些凶兽rì思夜想么?这样便合了你的胃口咯。”
张子明苦笑:“大师兄,我已经被蛇咬过了,以后看见草绳我都要绕兜路走了。哪里还有这么大的胆子。”
冷凝霜挖苦道:“子明师兄,你道行那么高,不用怕的。”
张子明道:“道行高是一回事,怕也是另外一回事。那此灵兽的利害你们有目共睹,就算我胆大包天,也不敢贸然出手了。”
冷凝霜道:“看来七师兄被那狻猊给点化了。”
张子明强调道:“不是点化,是悟通。”
冷凝霜笑道:“子明师兄就会贫嘴,等下有凶兽来……”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众人使听见雨声之中夹杂着混乱的脚步之声,由远及近,由小至大。
众人更不打话,提兵排阵以待。
凶兽没有,从雨中匆忙跑的却是五六个衣着新异之修炼之人,年龄也是与李清乐等人不相上下只是前面那个为首之弟子年龄也比李清乐大上一两岁,体格也大了李清乐许多。那人身后有五人,五人见对方一个个剑拔弩张,有意打斗的样子,嘎然止步,铮之一声,五种法宝,铮然凭空飞出,落入手中。
那为首之人双手举过头顶,颇有王者风范地压下压,示意后面五人住手、那五人便一齐偃旗息鼓,等候为首者之命。
李清乐见来者虽然衣着特异,却也是来人而非恶兽,早已急急地唤住了众人不要胡来。
那六人都催光护身,暂时防住了雨水的侵袭。见对方也收了兵器,便拱手施了个礼,又道:“诸位仙侠,因路行逢雨,不择路径,不知有人在此,冒昧来造,深感歉意。不知可否同借一檐,暂且避雨?”
李师兄道:“我们也是沿途遭雨,误打误撞,入了此洞。外边雨大恐侵,诸位快请快请,莫要淋湿了衣物,弄了不便。”道罢即率先让开路,戚、张、冷、郝四人亦相继让开一路。
那为道之人道:“多谢诸位行此方便。”便引身后五人急步入来,止了法诀。
戚青寅才见那几人穿着果然与镇上之人大相庭径。他们一众六人所穿衣物颜sè尽同。都是一身乌青sè衣裳,嵌黄镶白,一般人那袖口都宽可藏清风,但那六人袖口却是紧而窄,袖子之上还描有龙蛇虎犳之纹路,脸上抹一块有sè蒙面之布,有点诡异之感,令人讳莫如深。更令几人诧异万分的是六人额眉间都点有一显而易见的乌碧之字:
凶。
那六人为首之人,见五人有疑惑神sè,方才有见得几人颇有礼法,便客气道:“在下等六人乃是昆仑山yīn境地鬼道之人,鬼仙谷中‘四鬼门’内六个弟子,修炼之门为‘凶’字门,因受师命,前来琅琊山历练修行,不知五位师出何门?”
大师兄记得师父身曾教导十五个弟子不要有道偏门别之见,但人对己礼者,也须待之礼,不得阳奉yīn违,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因而冷迎梢才在六道之中都有故友,乃因之不偏道、门之别也。
大师兄也以礼还礼,客气道:“如此看来我们便是比邻之友。”
那为首者门道:“仙侠何出此言?”
大师兄也按那为首者介绍之所介,道绍:“我们五人乃是昆仑山阳境地人道之人,四清仙镇内‘紫华门’的五个弟子,修炼之门乃五行八卦yīn阳之属,也是因受了师命,前来琅琊山,一来是为了历练修道,二见则是要寻修行之法宝,不期相逢远方之友,实是荣幸。”又道:“既然有幸相相会,也不妨相向介绍,权当相识,亦未不可。
”
“如此甚好。”那‘四鬼门’中为首之弟子面露好意,率先一一按次序简单介绍道:“身后五位是同门弟子。这位肩绕三棱简,宽额圆睛的是二弟子,叫做吴昊天;这位腰藏缚仙绳,面sè冷峻的三弟子叫做钱瑶娘;身旁这位肩扛开天斧,粗粝怪诞的是四弟子,叫做宣城壁;后面这位背负冰芒鬼剑,竹眉星目的是五弟子,叫做姜一凡;与一凡并肩而立,背负鸳鸯鬼剑,玲珑可爱的是其妹六弟子,姜一媚;不才乃大弟子晁卓胤。未请教仙侠尊姓大名。”
大师兄谦道:“尊姓大名却不敢当。身后四名是同门弟子。这位手执长矛,颇带书生气息的是四弟子,叫做戚青寅;这位剑眉凤目,身穿水蓝衣裳的是七弟子,叫做张子明;身旁那位腰束双秀剑,身着荷sè罗衫,明眸朗目的是十弟子,名唤冷凝霜;凝霜相并而立,腰缠九节钢鞭,身着绛红衣群的叫做郝碧珠。不才弟子小姓李,草名清乐。”
那‘四鬼门’为首弟子晁卓胤笑道:“李兄弟过谦了,‘紫华门’弟子个个生得神清气爽,气宇不凡,rì后必成大器。”
大师兄回谢了晁卓胤,也回赞道:“‘四鬼门’之弟子也得丰神俊俏,气度不凡,rì后必然不同凡响。”
两人朗笑,即让各弟子相互见礼毕。
‘四鬼门’大弟子晁卓胤又道:“恕我冒昧,请问李兄弟,为何你们‘紫华门’弟子次序不是按照那周天之数排列,却以一、四、七、十、十三之数来列排,不知是何天机之妙?”
大师兄笑道:“晃兄弟有所不知,‘紫华门’弟子次序罗列之数确实是我师父按照周天之理数排得,只是‘紫华门’有弟子一十五人,因修炼所需,分成三列,便以三为跳数隔开而得。因而得此一、四、七、十、十三之数,并非有所天机。”
‘四鬼门’大弟子晁卓胤道:“原来如此。向曾闻听师父说人道中人,修的乃是五行、八卦、yīn阳一十三字门,不知是否?”
大师兄道:“正是。不才愚昧,不曾听得鬼道中门所持何道,所炼为何种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