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兄弟 - 暮雪长枝 - 眉清眼秀
却说王榭毕竟是少年心性,自问了一阵毫无结果,就在屋里生起了闷气,一会儿伏在桌案上写着什么,转眼便又发狂般的撕掉,一会不安的在房里来回踱步,身子竟有些发抖,想是已经气极,再加上连日里奔波劳累,不知不觉间终是睡下了。期间母亲、妹妹来看过他几次,见他睡下也不曾打扰,王榭心力交瘁、困顿不堪,自是难以发觉。
第二日醒来,只觉浑身乏力,脑袋微微作痛,向外望去,竟已是日上三竿的光景,必是昨日困的狠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九月十月的天气,让王榭微感寒意,但见满院黄叶飘零、秋景萧然,他不禁叹了口气,缓缓掩上门,走了出去。
母亲和妹妹都在院中。见他醒来,母亲微微一笑,上前拉住他手,道:“榭儿,昨夜睡的可好?”掌中淡淡的温暖,无声无息的就带走了王榭心头久居难已的烦躁,那是只有母亲能带来的温度。王榭道:“孩儿睡的好,母亲呢?我昨日意气用事,竟是连母亲也未曾拜望。”
妹妹面带委屈:“哥哥,昨日你可吓死我了。”
明代的女子,尤其是已婚配的妇人,都是不称姓名的,王榭的母亲便自唤陈氏。
也许,父母的角色总是在不断的变换,王榭小时,最是亲近母亲不过,从母亲那里学来的东西也最多,及至以后慢慢长大,便与母亲渐渐疏远,相对的,与严厉的父亲越来越谈得来了。但凡男子,心里都是理性的,而女子则更倾向于情感,男子越长大,对感情的看待越是稀薄,对理智与世事却越是渴求。孩儿冠年之后,母亲的嘘寒问暖却丝毫不改,相比父亲的成熟持重,便更像是一种感情的符号与寄托了。一人督促你前行,一人呼唤你铭记,这便是父母双亲么。王榭感动,心里却是愈发的平静。Www。。com
父亲不在院里和厅堂,他也无意打扰,辞别了母亲和妹妹,便径直出去寻杨清喝酒。
王榭就像这个时代最普通的读书人一般,为人颇有些沉闷,难有言语。平日里读书遣词,不怎么结交朋友,但知己却还有一个,正是杨清。两人性情无甚相同,也不知怎么,竟极是投缘。眼下王榭心事缠身,自是先想到了他。认识杨清还是在八年前,那年王榭才十三岁,听说县令大人家里突然多了个半大的公子,王榭父亲经常去县令府里,有时候也带上王榭,一来二去,两人便熟络起来。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王榭那时不好学习,整日里看些三侠五义、前朝传记的杂书,很合杨清胃口,及至后来,王榭发愤读书,功至举人,更是让杨清刮目相看。
杨清是本县县令的独子,肩宽背阔、眉目犀利,当真是耸壑云霄之态,仿佛是天生的侠客一般。难得的是,他家境优越,却没什么花花公子的行径,平日里只饮酒作诗,又会些功夫傍身,文武全才,王榭一向极为佩服。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两家相隔不远,没一会便到了。
王榭是府上的熟客,不曾通报,便被让进了后衙。杨清正在院里舞剑,不想一个回身舞剑竟看到了王榭,收住剑势,笑道:“榭兄弟,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告诉哥哥一声?”忙叫老管家备上酒菜,一边又来拉王榭的手:“兄弟可曾金榜题名?”杨清笑起来,眉目更加的清晰深邃,没来由的就使人感到一阵舒服。Www。。com
王榭苦笑。杨清会了意,略带歉意的一笑,道:“不妨事,兄弟莫要丧气,想是运道不济,他日必当榜上有名!别站这儿了,王才子,请入席!”
王榭心中一暖,道:“杨大哥,一言难尽啊。”
杨清要大过王榭两岁,二人早已以兄弟相称,也不客套,入席便喝了起来。
“兄弟竟有如此打算?”杨清眉头微皱,与众人毫无两样,大大的吃了一惊。Www。。com稍许,等他回过神来,便也只有一脸苦笑了:“我读书不及兄弟,言语上也未免有不周之处。但兄弟试想,那祖总兵便是让你个参军的职务,也不过尔尔。再者,朝廷的弊症说到底,不在军中,而在紫禁城里,兄弟年少有为,一身功名,金榜题名之事不日可期,舍近求远,竟也如此糊涂?他日金榜题名,做个翰林进士,进了那六部,我闻当今皇上用人向来不拘一格,兄弟大才,几年之后身居阁老犹未可知,无论如何,对苍生的贡献岂不都更大?”杨清虽只大王榭两岁,心思却缜密许多,他这一席话入情入理,又极为在听,说的王榭当即就有些犹豫起来。Www。。com
几杯酒下肚,王榭摇摆不定,越发的难过起来。杨清道:“我知兄弟心中存有信义,既是应了祖总兵...”他心头一窒,竟也叹起气来,“兄弟见笑,大哥不如兄弟聪慧,如此年纪也仅是个秀才出身,空负武艺,报国无门,虚度光阴,奈何!奈何呀!”脸上悲痛渐显。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平日里只见他放浪形骸,但他的不称意,又怎样诉说!王榭只知杨清必有抱负,却也难得的听到他几句心里话,不禁便是一呆。忽而想到,我这所谓烦恼,与杨清相比,却是好了太多。又一转念,我在杨大哥面前说起这些,还想听他安慰,当真是不应该!心里便有几分愧疚。
“大哥栋梁之才,他人不识,小弟岂能不知?”两人相对苦笑,一时都没了言语。
及至酒过三巡,两人舌头发热,话便又多了起来。王榭一手拄头,醉态萌生,呵呵轻笑道:“我既已应了祖总兵,便会给他个交代。”稍许,又慢慢说了起来,“饱读十年圣贤,又岂是言而无信之徒!让那祖总兵,恁的小看了我们读书人的志气!”
杨清从小便清楚王榭的为人。外冷内热,性格却又极为执拗。先时曾稍有犹豫,只这一会便又坚定了想法。杨清朗朗于胸,自是不好拂兄弟的意。心想王榭如此信义,明知会对自己前程有误,还仍要担当下来,不禁又多了几分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