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 九零后的成长之路 - 每千
()
当时,镇里头是清一sè的面包车,停放在十字路口,由于交通不便利,再加上家家户户都买不起摩托和小车,这种面包车的生意就火爆的厉害,加入这个自主创立成一派的车主则是越来越多,于洋一家三口就是乘坐这种既便宜实惠又不用大费周章的代步工具,下车之后,就是于洋外婆所住村子的村头,村头距村子中心有个十里来地,对于当年经常下乡、东奔西走的于智和苏倩来说轻而易举,于洋则是埋着头,一声不吭,似乎有什么心事儿,苏倩和于智两人边走边聊,气氛相当融洽,于洋就被爸爸妈妈左一个,右一个的护在zhōng yāng,乡下如若时常不下雨,黄土就厚厚的铺了好几层,走在上面扑他扑他的直响,于洋不仅不避开,反而尽往厚土中跑,风一起,夹杂着尘土,再加上走的是上坡路,这一家三口就在灰尘里徜徉喽,苏倩和于智拉都拉不住,不一会儿,于洋的裤腿全都是灰尘,点点滴滴的尘土漂在布衣服上,好看极了,苏倩看到儿子这么高兴,索xìng放任zì yóu,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一家三口有说有笑的,不大工夫就到了于洋外婆住的草屋后头,于洋总是会在房背后大声的叫着外婆,这次也毫不例外,只听那边苍老却很有力的一声“哎”,就传出了自己在家的讯息,要知道,农村串门子的现象就像现代都市女人们逛商场一样,一时半会儿不出去唠唠嗑,心慌的就非常厉害,进屋之后,少不了的一场寒酸,于洋的外婆总会在这时使劲的倒倒苦水,说说东头不是,西头又惹出了什么笑话,再者就跟苏倩学学自己儿媳妇的舌,历来婆婆和儿媳的关系处不好,在苏倩看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洋外婆住的草屋外面就是一大片果园,估计有十来亩吧,一年四季尽是这个老太太照料,吃的是地里的蔬菜,住的是这间破烂的茅草屋,苏倩她妈是离过两次婚的,她前夫就住在村东头的一个窑洞里,但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于洋一直不知道这个外公的存在,全家也从来没有人提起过这个孤寡老人,直到于洋大些,才听亲戚之间谈起这个外公,据说是犯过强jiān罪,才和苏倩妈离婚的,至于事情始末,或许除了苏倩妈,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如今是九月底,早熟苹果刚刚成熟,越过外婆家的门槛,映入眼帘的就是红彤彤的大苹果,因为往rì苏倩妈的悉心照料,这些苹果出奇的鲜亮,于洋提议逛逛果园,顺便溜溜腿,苏倩就和于智一起往果园的深处走去,临行之前,苏倩妈是千万嘱咐过的,岸边的那一树较大的苹果是动不得的,苏倩她哥刚刚打了农药没多久,于洋伸长脖子听了,牢牢的记着,顺便喊声“记住了”,便拽着爸爸妈妈,去巡视这个往rì熟悉的果园,路过岸边的那一树苹果,于洋指给苏倩看,苏倩摘下一个苹果,当时没想太多,便塞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尝尝鲜儿,于洋刚刚咬了一口,苏倩就知坏事了,拉着于洋就往外走,边走边问,嘴里有没有其他味,于洋嘴里着实有麻不拉基的怪味,心中好笑又重重的点了点头,但是也不免心慌,毕竟年龄小,谁知道会不会一命呜呼,命丧黄泉呢.
苏倩一路小跑,拉着于洋出了果园,来不及给老太太道别,火急火燎的往镇里赶,下了土坡,顾不得谈价格,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医院而去,苏倩家的亲戚都分散在离镇里不远的四周,不多时分,医院的院子里就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于洋的心里这时还是自得的,或许这样是自己逃脱鄙夷和嘲笑的最好方式,小孩子的心xìng一览无余,旁边站满了姨妈,叔父的,于洋倒是不紧不慢,一点害怕的意思都没有,直到将洗胃的管子插入于洋的胃里时,当大勺大勺的水灌入神奇的管子时,于洋激动的扭动着幼小的身形,嘴里不断的吐着肚子里的残羹剩饭,别提多腌臜人了,旁边的姨妈急中生智,害怕于洋不小心咬断输水管,哄骗于洋将嘴张开,猛的给嘴里塞进去一快不知哪里捡来的木头,于洋的双唇被木头绷开了,这才不耽搁洗胃的进程,不大工夫,于洋便昏了过去,苏倩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只能埋怨自己,大声的哭,喊着自己命苦,又怨恨于洋这个害人jīng,于智更是由往rì的稳重老实也变得张牙舞爪,早已乱了分寸,其他人有的提着开水壶,有的默默地拿着烟袋锅子抽着闷烟,情绪都低落的像是失了魂。
晚间十一点,主治医生严肃的告诉苏倩一家该准备后世了,苏倩一听,昏了过去,嘴里还疯疯魔魔的喊着洋洋,七大姨八大叔的讨论着要不要转院,碰碰运气,如今的局面,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但是主治医生立马否定了这个想法,恐怕没有到市里医院,于洋也已经支撑不住了,不如看看能不能熬过今天晚上,人群的嘈杂声再一次响起,医生制止着这些乱嗡嗡的蚊子,指了指于洋,示意病人要休息,众人这才“刷”地平静下来,灰头丧气的,整个屋子没有一点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