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变局(三)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张涛1985
黄兴的话也不知道能被这些大佬听进去多少。但是却让王振宇很是感动。黄兴就是黄兴。都到这个份上了还不忘国事。
“克强公。您就休息一下吧”王隆中忍不住劝道。
黄兴摇摇头又对王振宇道:“文正老弟。这一次西南的事情。我理解你。国民政府人多嘴杂。万一走漏了消息反而坏事。但是此风不可长。军队是个暴力机构。如果他凌驾于国家之上。那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啊。咳咳咳。。。”
王振宇连忙道:“这一次的事情是文正做错了。以后对外宣战之类的事情自是要通过国民大会表决才是。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黄兴这才点了点头。又看了徐宗汉和黄一欧一眼道:“文正老弟。别的我也沒什么好交代的了。我这身体是不行了。可我的孩子除了一欧外都还是个孩子。诸事不通。一欧又是个急躁的性子。我走之后。妻儿老小就拜托你们诸位了。”
王振宇这一刻眼泪都出來了。想想辛亥革命那年在汉阳点兵。黄兴是何等的精神抖擞。自己当时以值班军官的身份向其报告。现如今却是病入膏肓。即将辞世了。让人如何不感伤。
黄兴轻轻的拍了拍王振宇的肩膀。Www。。com又对孙文等人道:“这一届国民政府任期五年。这五年是以军治政的五年。这也是权宜之计。可惜这第一年还沒过完我就沒办法陪同大家一起走下去了。接下來就拜托接星兄(王隆中的字)了。。。”
黄兴这二个月也沒有今天说的话多。也许这就是回光返照吧。该交代的终于交代完了。黄兴微笑的看了众人最后一眼。脑袋轻轻的一歪。放在王振宇手背上的手自然滑落。所有的人立刻意识到黄兴辞世了。
黄兴的妻儿们顿时呼天抢地哭成一团。而王振宇却呆呆的坐在黄兴身边。这是他來到这个时代第一次亲眼目睹历史名人的辞世。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那份震撼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复。而更多的还有对黄兴的那份感激。当初如果不是黄兴的一纸命令。自己凭什么在当上旅长。又凭什么到南京扩充兵马。而自己起步时最大的一桶金也是黄兴帮忙促成的。太多太多的事情仿如昨日一般出现在王振宇的脑海中。。。恩公走了。
中华民国五(西元1916年)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辛亥革命元勋。同盟会元老。国民政府主席黄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病故。享年42岁。
黄兴的死讯在第一时间就被国民政府向外界公布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国民政府发言人黄远生同时想各界宣布。成立黄兴同志治丧委员会并公布治丧委员会成员名单。王隆中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孙文。章太炎。熊希龄(从北京南下)。梁启超任副主任。王振宇。胡汉民。陈炯明。廖仲恺。叶祖文。周质云。程潜。熊克武等七十四人为委员。国民大会紧急会议以全票通过为黄兴举行国葬的提案。并且通过王振宇的建议。把黄兴葬于南京紫金山。同时确认紫金山为国家公墓。设立忠烈祠等一系列方案。同时决定在武汉。广州。长沙。成都等十二座省会城市。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举行公祭。
北京中央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也发了通电致哀。并指派刚刚卸任的国务总理熊希龄为自己的代表前往南京吊唁。驻华公使馆也发了吊唁电。同时驻南京各总领馆也纷纷到黄兴官邸吊唁。
整个追悼活动在王振宇的要求下延长为七天。军事委员会命令所属青年军包括远征军上下为黄兴戴孝。
黄兴的灵堂被放在了国民政府大礼堂。一口连夜赶制的金丝楠木棺材盛着黄兴的遗体被放在灵堂中央。四个身高超过一米八被精选出來的士兵身穿漂亮的白色镶金边大礼服侍立棺边。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一副经过修饰的黄兴肖像画被挂在灵堂的正中。挽联可不是后世香港黑社会专用的什么“沉冤待雪”。而是章太炎这个大才子亲笔写的。上联是“无公乃无民国”。下联是“有史必有斯人”。横批是“浩气长存。”
灵堂两侧按照王振宇的要求放满了社会各界送來的花圈和挽联。所有吊唁的人从正门进來。佩戴白花黑纱。由右侧进來绕棺一周后。至左侧慰问家属。同时家属谢礼。
同时紫金山的忠烈祠和黄兴纪念堂也开始施工。按照王振宇的要求。Www。。com蔡锷将军的遗体从日本运回后也将葬于此。而不是历史上的岳麓山。反正中山陵估计是沒了。以后紫金山上也就只剩下忠烈祠和一堆纪念堂了。
王振宇这几天几乎衣不解带的守在灵堂里。那份对黄兴发自内心的尊重加之对黄兴死后丧事操办如此的极尽哀容。让国社党内很多同盟会出身的元老纷纷点头称赞。特别是四川赶到南京的熊克武。看到王振宇对黄兴如此重视。也就对自己这些一直追随在黄兴左右的旧人未來的政治前途略略放心了。历史上因为黄兴的追随者在北伐之后日渐边缘化。使得黄兴的历史贡献有意无意的被人忽视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于是很多年后。当人们谈起辛亥革命都会条件反射般的想到孙文。可是有几人知道。所谓同盟会的十一次起义。大多都是黄兴在运作的。其中最悲壮的黄花岗起义。黄兴更是身先士卒带着炸弹队冲入两广总督府。辛亥革命。黄兴也一直奋战在第一线。而孙文却留在国外筹款。直到革命差不多要胜利了。才回來出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亲信面前曾自信地评比孙中山、黄兴:“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徙居发起人之列而已。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Www。。com
黄兴的幕僚李书城。评价黄兴:“克强总是个最平实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战身先士卒。爱护袍泽。做人推诚务实。容忍谦恭。受谤不言诠。受害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说己之长。”
章士钊评价黄兴:“吾持以论交之武器。在‘无争’二字。然持此以御克强。则顿失凭依。手无寸铁。何以言之。我以无争往。而彼之无争尤先于我。大于我……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黄克强。”
可以说黄兴不是圣人。但却是个性格耿直的热心人。总是能体谅别人的难处。不争不吵。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因此历史上黄兴在同盟会内的威望远远高于孙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12月5日。王振宇在追悼会上发表了一片白话文讲话。深刻追悼黄兴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