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再显神秘 - 空巢香野 - 鱼洱
石端公既然挥手打断还用目光制止,蓝田自然不能说出来,他望了望姑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把这粒平安符豆的故事埋在心底,让岁月来印证,这符豆能保你不少平安!至少会保你三次致命危险!它是粒情缘豆呢!”
石端公说后,他闭上眼睛,手中燃的香在禁罐前比划着,嘴里念着咒语。
蓝田听了石端公的话,没再出声,他回味着石端公的话,似懂非懂。
石端公收拾好水库冤魂,周秀梅和蓝雨薇也将鸡炖了出来,因为时间仓促,勉强可以吃,虽然嚼起来还有些费力,但大家吃得十分开心,喝酒闲聊时,石端公又讲了些他的见闻。
见石端公有些真本事,黄百河碰一杯后,决定请石端公到他家给看看,他说他家想在后面开扇门,后面开扇门后,到屋后放东西啥的要方便些。
有人请,自然是好事,石端公痛快地就答应下来。
第二天早上,石端公收掉水库冤魂一事就传遍了香野,家里有啥不顺的,感觉命有些曲折的,便围了来找石端公看,整个上午他便很忙,直到下午时,他才空下来。他空下来后,便叫蓝田送他到黄百河家里。
黄百河家位于香野平坝上,他自己懂得些,看过些风水类书籍,平时有些神吹,说自己很懂,他虽然说自己懂,但香野的人大都不相信他,一般看个好日子啥的只找肖先发。
黄百河想在屋后开门,他自己认定行,但家里人并不放心,觉得还是找个大师给看看,听说蓝家来的端公厉害,便决定请他给看看。
石端公看时,蓝田因为好奇,也跟在后面。
颇费了些功夫,石端公摇了摇头,说,“你这后面,我劝你别动,不然你会后悔的!”
黄百河睁大了眼睛,一脸不解,心里也生出不服气的表情。
石端公见黄百河有些不服气,笑了笑,接着说,“我就说句话在这里吧,即使你在这里开道门,也会自己把它堵回去!”
黄百河原以为石端公会赞成他开门的想法,不想石端公一个当头一棒,他一直认为自己功夫到了家,如果石端公赞成,那么以后他就可以靠这混些零用钱了。此时刻,石端公这般说,他脸上立即有些挂不住,黑了下来。
石端公是出门人,自然一看便明白,但他还是劝了句,“真的别开这门,出了事后悔来不及,说实话,我出门这么多年,能看到些东西的……”
黄百河脸色更加难看,还露出丝叫劲的心理。
石端公淡淡一笑,回头叫了蓝田,他又返回蓝家。
“如果他真的开这门,不出三天就会出事!”离开一段路后,石端公说。虽然是离开后才说,但声音却大,蓝田知道他是有意让黄百河知道的。
石端公离开后,黄百河拿出他弄到的书来看,觉得这里完全可以开道门。他接着又看了看日子,今天正是开张建屋的吉日。叫劲的意味十分明显,黄百河拿碗装了些米,用水淘后将淘米水倒在屋后要开门处,倒了淘米水,他点了柱香,念了几句咒语后,立即动手开了道门。
黄百河打墙的声音给石端公听到了,他摇了摇头,对蓝田说,“这人性强,不吃大亏心里没数,哦,他有几个孩子?”
“三个,大的两个是女孩,一个十四一个十二岁,小的是个男孩,八岁。”
“他这样强行开门,孩子们危了!”石端公说后,闭上嘴便不再说话。
回到蓝家,蓝家自然要问情况,石端公不怎么想说,只说了句,“如果他在那里开门,不出三天就会出事,并且他会自己将门堵上!我现在只跟你们说这点,你们会见证到的!”
石端公说这话很肯定,但蓝家大小还是半信半疑,事情还没出,还没有见证到,自然是半信半疑的了。
“石师傅,你刚才去黄家后,山梁那边卢家来人准备找你去,见你去了黄家,他又回去了,说明天再来!”周秀梅说。
“哦,在你家呆这么久了,蓝田送我去吧,马上就去!”
“石师傅,不急吧!就在我家歇,明天早上去吧!”
“不啦!说实话,是你们这家人好,我才呆了这么多天,一般的家我根本呆不到两天的!”
“石师傅忙财哩!也好,叫蓝田送你去!”
卢家是个大屋场,位于三山村6组,整个屋场有十多户,请石端公的叫卢光中,四十来岁。卢光中本来身体挺好的,但前些日子前面山上杨文国死后,他去帮过忙的,回来后他就没精没神,后来听别人说,他的魂魄可能给关到棺材里了,知道香野来了个厉害端公,决定请去给弄弄。
去到卢家,石端公听他们说情况后,点了点头。
蓝田准备告辞回家,但给石端公叫住了,说,“就在这儿歇晚上吧,天都要黑了,晓得你对这方面有些兴趣,今晚还给点本事你瞧瞧!”
见石端公留蓝田,卢光中的老婆也赶紧留。
关于人的魂魄关进棺材,蓝田曾听说过,就是道师把棺材盖封上的那一刻,在场的人有的需要回避。封盖的程序叫闭念,就是把棺材封上,死人与活人不再想念,称之为闭念。闭念前,棺材盖会打开,让亲人看上一眼,接着盖上,盖时,道师自然念叨咒语,并贴上符,接着用竹片捆绑棺材,捆绑棺材只能用竹片,不能用绳子特别是不能用铁丝。
闭念时,据说是最具凶险的时刻,偶尔有活气弱的人魂魄会溜进去让关起来,不出三个月就会死,并且魂魄给关到里面后,个半月前必须得找高人解救出来,超过个半月后,神仙都救不活了,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没谁证明得了。
“石师傅,魂魄给关进棺材了,我曾听说得用钢钎从坟上往棺材打个洞进去是吧?”蓝田望着石端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