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吴钦正 - 雇佣兵在都市 - 囫囵吞枣
二战之时的德国装甲军曾经在隆美尔的统帅下横扫北非,被英国称之为沙漠之狐。如果不是德军战线拉的太长导致后勤运输根本供应不上,坦克没有了燃料,飞机也飞不了,才被蒙哥马利打的一塌糊涂,可见当时德国的机械部队是对么的强大。(如果没事的时候各位可以听一听“德国第一装甲师”进行曲,在里面就可以听到当时德国装甲部队的气魄!)
威廉的祖辈世代从事机械事业,有很高超的水平和技术,这点李辰自己是毋募质疑的,对自己此次的军工的计划充满信心。
长话短说,第二天晚上李辰来到南平酒楼,来到三楼张百涛所说的位置,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坐在里面。李辰不确定的走了进去,那个男子看到李辰问:“李辰李先生?”李辰点下头说:“没错。”男子道:“我叫秦义,是研发部的副部长。因为张百涛说你的计划很大胆,所以所长要亲自见你。”
奥迪车里,秦义问:“你为什么要干军工,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李辰道:“每个人都有一股潜力,你的结论下得很早。”秦义爽朗的笑了下:“我只是好奇,你看起来还没有我大吧?我还真想看看你能不能成功。”
车子停在一个宽敞的四合院外,李辰跟着秦义,每个角落都有卫兵把守。来到四合院一个大厅里,里面早就有了一个人。秦义说:“吴所长,人我给你带来了。”那个人点了下头,打量了一下李辰。
“吴所长,这位就是李辰。”那位吴所长用粗糙的声音道:“你好,我叫吴钦正,你说要建造一个军工企业?”李辰说:“是的。”吴钦正问道:“那你有什么突出的图纸或者是计划?”李辰早在来的时候就研究了一番,直入主题说道:“我国由于长期处于航空发动机仿制生产状态,对于航空发动机研制客观规律的掌握严重不足,对于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大投入性没有清晰认识。这样造成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投资强度远远低于研制实际需要。
我国航空兵主力作战型号基本采用的是国外动力系统,目前除了装备“太行”发动机的少量歼-11B战斗机使用国产动力系统外,所有的新研军机都是买装或仿制国外的发动机。“飞豹”战斗轰炸机使用的是仿制英国“斯贝”发动机的涡扇9-“秦岭”。可以这样说,我国航空动力工业还未向我国航空兵提供过任何一型我国自行研制的航空发动机型号,也从未有过一个航空发动机型号走完过预研―试制―验证―立项―详细设计―设计定型―生产定型的科研过程。
航空发动机的落后,已严重制约了航空工业的发展,成为空军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可以说,没有国外动力系统,我国的航空兵主力就无法升空作战!这对于我国国家安全、和平崛起来说,绝对是一个极为严峻的现实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尤其是战斗机使用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其不仅仅寿命长达数十年,而且工作环境恶劣,工作状态改变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