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六章 战争的阴霾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笑阎罗

第六章 战争的阴霾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笑阎罗

  就在华夏和美英法围绕着波斯湾的油气资源相互争夺,各显手段的时候,在中东的华夏曼德海峡基地的对面又燃起了战火。意大利对东非唯一的一个非殖民地国家埃塞俄比亚发动了进攻。

  埃塞俄比亚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境内有黄金、镍、铜、铁、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

  在他的四周,法属索马里、英属索马里、意属索马里、英属肯尼亚、意属厄立特尼亚、英埃苏丹等,全都是英法意三国的殖民地。其实,在19世纪末之前,埃塞俄比亚也是意大利的殖民地。但在19世纪末年,孟利尼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孟利尼克二世率兵在阿杜瓦大败意大利军队,把意大利人赶出了埃塞俄比亚,使意大利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

  英法两国虽然很想借这个机会重新染指埃塞俄比亚,但遭到意大利人的强烈反对。这才使埃塞俄比亚有机会保持了三十多年的独立的君主国家。现在,意大利再次发起进攻,他们要把之前失去的夺回来。意大利人这么做,一方面是他们认为现在英法的注意力都放在中东发现的油气田上,应该没精力在东非这里来分一杯羹,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强势崛起,法国当时急于拉拢意大利对抗德国,对侵略计划采取纵容的态度,在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签署的《意法条约》里,默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权益。而英国则担心意大利此举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所以起初持反对态度。但最后,英国认为和意大利开战的风险太大,并认为牺牲埃塞俄比亚可以令墨索里尼不和德国结盟,最终给意大利暗示,不会干预侵略行动。

  意大利军队从意属索马里和意属厄立特尼亚,分三路向埃塞俄比亚发动了进攻。意大利在东非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军队三十万人,埃塞俄比亚皇帝卫队和各封建主军队总数虽有三十五万人,但受过良好训练的部队不超过五万人。意军分三路进攻。北路意军由意大利东非总督德・波诺将军率领,从厄立特里亚进攻提格雷省,随后占领阿杜瓦,突破北部埃军防线后占领提格雷省首府马卡累。从阿萨布进攻的东路意军在埃军的顽强抵抗下进展甚少。南路意军由格拉齐亚尼率领,从意属索马里进攻欧加登,占领戈腊黑。此后战事进入僵局。虽然在之后的国联会议上,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但在制裁方案中没有把意大利急需的战略物资石油列入禁运,英、法仍对意大利开放苏伊士运河。

  意大利在东非点燃了战火,让德国的希特勒看到了机会。作为奥地利裔的希特勒,虽然在德国的政坛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在他的思想中,无时无刻不想把奥地利吞并到德国的版图中来,当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等国的德语区也在他的吞并计划之列。但无疑对奥地利的吞并是他觉得最为迫切的。

  之前,希特勒已经不止一次的尝试过动手,在他领导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获得德国的政权之后,希特勒最初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人的办法,利用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1934年7月,一群奥地利纳粹分子突然闯入维也纳总理府,枪杀总理陶尔斐斯,另外一些纳粹分子占领了广播电台,并宣布林特伦为总理。叛乱分子遭到迅速镇压,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派出四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并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急电,允诺意大利支持奥地利的独立,反对德奥合并。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不得不否认与叛乱阴谋有任何关系。

  现在,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发动了军事行动,也引发了希特勒采用军事手段占领奥地利的想法。上一次的尝试,是以意大利陈兵意奥边境而结束。这次,意大利应该没有多余兵力再次干涉了。但希特勒很清楚,他如果对奥地利采取军事行动,英国和法国肯定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为了试探英国和法国的态度,希特勒下令德国国防军进军《巴黎和约》中为德国人划定的非军事区――莱茵非军事区。

  莱茵非军事区再次回到德国国防军的控制之下,对此英国和法国并没表现出太大的反应,只是在口头上表示了抗议。英法两国能做的也只能是口头上的抗议了,因为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怎样想办法摆脱经济大萧条带来的一系列的国内危机。相比在美国的资金支持下,经济快速复苏的德国,他们现在的日子更难过。德国可以用经济崩溃来赖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赔款,他们却赖不掉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们的借款。再这样的情形下,即便他们想对德国强硬也强硬不起来,因为他们没钱来支持发起一场新的对德国的战争。英法对德国国防军重新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几声无关痛痒的抗议,让希特勒明白了英法现在的虚弱。既然英法无力干涉他的行动,意大利又陷在东非的战事,武力吞并奥地利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德国准备吞并奥地利,这在奥地利人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事实上,大部分的奥地利人也确实希望德国和奥地利能够合并。但奥地利的总理舒施尼格不同意,他认为德国与奥地利合并之后,会给奥地利带来灾难。在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之前,舒施尼格是赞成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的。但他对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激进行为持反对态度,所以在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是被认为是一个非法的政党。在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之后,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成为执政党,那么可以想见,如果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的话,奥地利的执政党也必然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这是舒施尼格所不能接受的。随着德国国防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舒施尼格知道,他的反对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他仍旧希望通过拖延时间来争取英国和法国的干预,所以他选择了与德国开展谈判来避免德国对奥地利采取军事行动。

  能够通过谈判来达到目的,而不是用军事手段,这对希特勒当然有吸引力。他也不想在德国还没有能力与英法完全对抗的情况下,过份的刺激英国和法国。但他的谈判条件很苛刻,他要求奥地利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要求奥地利政府按照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来执行自己的外交活动,实行政治性大赦赦免奥地利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政治犯,并任命这些赦免的政治犯分担政务,出任奥地利政府一些关键职位的领导人,特别是指名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首领赛斯・英夸特出任内务部长兼保安部长。

  按照希特勒的这个要求,奥地利就成为了事实上的德国的一部分。承认是一个德意志国家,并失去外交和内政权力的奥地利政府就在根本上丧失了政府的权威。失去外交权力,就意味着在国际社会丧失了话语权,内政权力的丧失,警察军队被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掌握,则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政府只能成为一个傀儡。只是舒施尼格无力反对,抱着能多拖一天是一天的想法,舒施尼格答应了希特勒的这些要求。德国与奥地利这份协议的达成,注定奥地利已经成为德国的囊中之物。

  这些情报传回华夏之后,杨寰宇清楚的意识到,大战已经不远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已经拉开。当希特勒完成对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波兰的德语地区的吞并,接下来就是忍无可忍的英法再次对德国的宣战。华夏的战争准备也应该开始做最后的冲刺,随时准备转入战争机制。

  按照现在的状况,三年后,到1938年底,算上卡塔尔建设兵团和各地的武装警察部队,华夏国防军也不过四百万军队,这点军队是绝对不够用的。练兵可不是半年一年就能练出来的,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华夏就需要开始大规模的组织兵员,开始训练。按照杨寰宇的预计,届时,国防军的总兵力至少要达到二千万至三千万才够。现有的七十四个师的编制至少要扩充到大约八十至一百个个集团军的规模。

  针对这样的预案,华夏国防军必须要做到几个方面的准备。首先是基层军官,按照杨寰宇的设想,现役部队的几乎所有现役官兵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士兵要做连排一级的基层军官培训,现在的连排军官则要做营团一级的中级培训,营团一级的要做师军一级的高级培训。地方上要开始扩大预备役士兵的训练,要随时能够为现役部队补充兵员。对于技术兵种的空军、海军、装甲兵、炮兵以及机动车驾驶员更是严重紧缺。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