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矛盾的日本人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笑阎罗
东京日本陆军总参谋部,日本陆军的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主持下,日本首相荒木贞夫,日本陆军教育总监西义一大将,新上任的陆军大臣寺内寿一大将,日本天皇侍卫官莲沼蕃大将等正聚集在这里,听取日本陆军省兵器局长,陆军造兵厂长官兼陆军技术本部长岸本凌夫中将的汇报。
在这几年里,在岸本凌夫中将的主持下,陆军省兵器局和陆军造兵厂大力研发新武器,陆续设计出了91式重型坦克、陆军4式重型坦克、陆军3式战斗机、陆军4式战斗机、陆军5式战斗机和陆军100式轰炸机等新式武器。而今天就是他们专门听取准备投入批量生产,装备正在组建的战车第一师团和第二师团的91式重型坦克和4式重型坦克的相关资料,以及正在研发的100式超级坦克的研发进程。
日本这次准备定型的91式重型坦克,虽然名字上称之为重型,实际重量只有十八吨,装甲厚度仅20毫米,装备一门70毫米战车炮。4式重型坦克重量三十吨,炮塔及前装甲为75毫米,侧装甲为30毫米,装备一门75毫米战车炮。
这两款坦克会被称为重型坦克是相对日本陆军之前设计的重量七吨的轻型坦克而言的。若是他们知道华夏国防军的坦克重达四十五吨的话,估计也就没脸自称重型坦克了。当然,要是说道他们正在研发的100式超级坦克的话,称为重型倒也名副其实。100式重型坦克设计重量一百吨,装甲厚度达到105毫米,装备一门105毫米坦克炮和两门37毫米速射炮。
日本陆军省兵器局和陆军造兵厂,能设计制造出这几款坦克,已经是尽了他们的最大努力了。他们参考了法国雷诺坦克和索玛坦克的数据。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全重七吨,装备37毫米坦克炮,前装甲厚度在60毫米,侧装甲20毫米。索玛坦克全重二十吨,装备47毫米火炮,装甲厚度在56毫米,侧装甲20毫米。而华夏坦克的数据,他们实在是搞不到,只能凭借目测的华夏坦克外形尺寸进行估计。这也是日本轻型坦克重七吨,91式重十八吨的主要依据。至于4式坦克,他们认为已经是出于超前的考虑,而设计了。至于正在研发的100式,则是考虑再次与华夏开战时的杀手锏来用。
日本人不是没想过设计制造比4式坦克再大点的坦克,但日本是个资源紧缺的国家,就眼下这些设计,已经是他们咬着牙做出的决定了。在丧失了在华夏的汉冶萍公司的股份以及华夏满州的铁矿之后,现在日本只能靠朝鲜半岛上的铁矿为日本的八幡制铁提供原料。而日本海军的航母造舰计划又占据了眼下日本钢铁产量的大头,把坦克设计到这个程度,某种程度来说,已经是日本陆军的最大限度了。
“91式坦克对付步兵的话,应该还行,但4式坦克如果遇到华夏国防军的坦克的话,行吗?”陆军出身的荒木贞夫总觉得这两款坦克还有点不可靠。
“以我们得到的最新情报,德国人在西班牙战场上使用的坦克,我们的4式并不弱与他们。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德国人的坦克技术就是来自于华夏。当然,这两款坦克的目标还不是华夏坦克,而是英美的坦克。针对华夏坦克,我们计划中是以100式为克制他们坦克的主要武器。”岸本凌夫解释道。
眼下的西班牙战场,已经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新式武器的最大的实战实验场。同时也是各国搜集各种武器数据的好地方。日本没有参与西班牙的内战,却派出了军事观察员,目的就是搜集这方面的各种数据,为国内的陆军装备研发提供依据。而作为德国、意大利、日本反第三国际联盟的一份子,德国并没有对日本人太过保密他们的武器数据。所以日本趁机也得到了一些间接的华夏坦克的资料,但却并不详细。岸本凌夫就是参照了这些情报,得出的结论。至少,他认为,日本坦克或许经受不住华夏坦克的炮击,但他相信华夏的坦克,也同样经受不住日本坦克的炮击。他在为日本坦克配备七十毫米坦克炮,而不是象他参考的法国坦克那样,配备47毫米或者50毫米坦克炮,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不能和华夏拼消耗,他们有大量的资源,我们没有。所以在100式列装帝国陆军之前,不要考虑与华夏的装甲部队决战。”炮兵出身的教育总监西义一插话道。
虽然日本军界,特别是日本陆军对败于华夏国防军一直耿耿于怀,但日本人骨子里那种对强者的臣服思想,却让他们不自觉的把华夏国防军当作了他们眼下的偶像。在他们看来,日本陆军在对阵华夏国防军时打了败仗,是败于华夏国防军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的手里。所以,他们对陆军发展装甲兵和航空兵,眼下已经有了一种病态的执着。一心想要建造出比华夏国防军更强大的装甲部队和航空兵。这从陆军省兵器局这几年研发的一系列武器都是坦克和飞机就能看出来。
研制中的100式坦克,就是在这种心态下的产物。他们想用更大口径的坦克炮,更厚的装甲,在以后与华夏国防军再次进行一次较量,洗刷他们战败的耻辱。只是他们不知道,华夏提供给德国的坦克技术,已经被杨寰宇选择了淘汰。华夏新型的龙式坦克的重量虽然只有三十八吨,但他的复合装甲,他们的100式坦克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根本无法击穿。而他们的105毫米装甲,却未必能经受住龙式坦克的105毫米滑膛炮的一击。
对于西义一的话,在座的人并没有谁提出异议。眼下,随着华夏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活跃,日本也在想方设法的试图缓和与华夏的关系。但让他们有些郁闷的是,在美英法德都与华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同时,日本却还是公使级。华夏行政院的汪兆铭虽然数次在接见日本公使时,表示愿意将华夏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也提升为大使级,可日本公使数次表示要拜见总统杨寰宇,却遭到了拒绝。若说这是受以往日本与华夏国防军之间的敌对关系的影响的话,英国与华夏的关系当初同样是敌对关系。
这是日本方面始终觉得难以理解的。甚至日本有人在怀疑,华夏有继续进攻日本的企图。理由也很充分,华夏人在二千多年前,就有远交近攻的谋略。而以华夏对待日本的态度上,很是符合这个原则,最好的证明就是华夏在针对苏俄的态度上,一直就是敌视的态度,扶持高尔察克,屡屡与苏俄开战。同样,眼下的苏俄与和华夏的外交关系上也是公使级的。这也造成了日本国内在对华夏的态度上,相当的矛盾。又想复仇,又想和解。
可以说,日本人在获得与俄国的战争胜利后,被毫无征兆突然间崛起的杨寰宇军事集团,一记闷棍打昏了头。茫然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他们想崛起,也觉得找到了让日本崛起的道路,同时也认为虚弱的清国就是他们获取让日本崛起的资源的最好来源。事实上,他们也趁着清国的虚弱,获得了成功,与列强们一起,在华夏大地上获得了相当的资源。
只是华夏风云突变,清国倒台了。在经过一番军阀混战后,崛起的杨寰宇集团给了他们致命的一击。即使到现在,他们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华夏会冒出杨寰宇这样一个强大的人物,能够在他们不知不觉间,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打败包括他们在内的列强们。苏俄人、英国人、还有他们日本人,谁也没在杨寰宇那里讨到便宜。
现在的日本,举目四望,在他们四周,除开朝鲜半岛,竟然找不出一个他们能欺负的对象了。华夏不用说了,眼下他们肯定还不是对手。俄国曾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可现在的高尔察克有华夏在撑腰。向南的东南亚又都是列强们的殖民地。
从那里去找日本崛起所需要的各种矿产资源?似乎弱一点的,只有法国和荷兰了,这是日本试图与德国结盟的源动力。作为巴黎和会的参与者,日本自然清楚法国与德国之间的仇恨。眼下德国也正在快速的恢复国力,按照他们的观察,德国一旦有能力复仇,与法国开战那是一定的。现在的德国元首希特勒已经不止一次的表示过要推翻以法国为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们强加在德国头上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现在,他们希望的,就是一旦德国与法国开战,德国是战胜国,这样,法国在东南亚的法属印度支那,就有可能成为日本获取各种资源的新领地。作为德国的盟友,接受法国在亚洲的利益,似乎也名正言顺。这也是在座的人对参照法国坦克设计制造的91式重型坦克和4式坦克能够认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