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宫闱秘史崇明旧事 - 少当家的羡世艳货 - 无奈排第七
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房间门口,只见房门大开,门边的吊兰瓷盆跟几架跌在地上,陈良双眉深锁立在门边,看到门口火急火燎出现的我沉声道“刚出去,应该还没走远。”
我出于职业本能立刻向走廊和院外观望,夜色沉沉,院内灯影掩映,看不真切。
我心知刚才已经手到擒来的黑衣人是再抓不住了,心里不悦面上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不便跟陈良这个不知情人发火,缓了一下道“我出去看看,你去小师弟房里。”
说罢转身,直接从三楼的廊上跳了出去,在院墙的房上仔细搜索起陈良口中刚刚逃走的黑衣人。
我在房上仔细观察搜索良久,别说人影,连将新的房上踩踏痕迹都没有看到。不知为何我烦躁心情包裹的内心徒然升起一股怪怪的感觉,总是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四下张望,我双眉紧锁,抬头俯望,后院一派宁寂,只好叹口气准备回去。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身在小院那所贵宾楼的楼顶。
赶巧檐下正有一个小二往一间会客大厅里送茶水,房门一开灯火交映,尖细的谈话说笑声尤为刺耳的传了出来。
这个声音,很耳熟啊。我在心里思量一下,实在不记得这声音到底属于谁,只是觉得耳熟,于是好奇心又上来,想要探个究竟。
我伏在屋檐上小心抽出一片顶瓦,这座木楼建的精巧,瓦上栉密,抽掉一片不会漏天光,却也有一条极细的小缝,我附耳上去刚好还有一只眼睛可以将屋里的大概看个清楚。
这一看不要紧,顿时就纳罕起来。
我的感觉果真不错,这尖细的声音却是我听过的,但说什么我也不该忘,因为在我认识或者说见过的人里只有一个太监――曹宫监。对,就是那位在孙清荷婚礼上质疑我“新娘”身份的后宫选美大太监。
此时曹太监依旧一身高品阶的绛红纱缎宫服,白的有点透明的洁净老脸上因为尖酸的笑容而蹙起一层褶子,黑笼纱宫冒早被后面伺候的绿衣小太监恭敬的捧在手里,于是曹太监那挽起的华发暴露无遗。
原来这老太监年纪这样大了,只看他那身板和面皮倒是看不出,还以为只有五十岁上下呢。
“皇上既然执意要歇在洛阳数月,这样说来曹公公这次出来任务可是太重大了。”我细细一瞧,老太监旁边还坐着四五个中壮年的男人,看那拉开的架势和考究的着装就知道肯定是地方官员、乡绅来这巴结曹老太监的。
“罢了,先前选的那一批已经送去了长安的大明宫,岂料摄政公主今年一心要给皇上弄个皇子出来,这不咱家又要忙活。”
一个小乡绅无意间咕哝道“话说公主也是的,都不问问圣上自己的意思……”
“你不要操心,皇上的事你操的过来吗,赶快闭嘴。”曹太监身边一个官员摸样的人喝了他一句。
“无妨,给公主办事就是为皇上办事,咱家也是不怕怪罪的,就说你们都知道的那孙家的事情,公主虽然也知道了,到底心里知道咱家为的是皇上,也没降罪不是。”曹太监不无骄傲的说。
孙家?哪个孙家,难道是孙地道吗?我的疑问很快就有人提出来了。
“公公说那孙家可是祺祥的孙地道?真是不识抬举,弄出来个假嫁女儿的丢人事给皇上选妃抹黑。”
曹宫监不满的摆出一个矫情的表情“哼,本来还想因为孙地道骗咱家假嫁女儿治他个欺君罔上的罪名儿,谁知到阎王老爷倒是给面子,咱家这边圣旨还没请呢,他家的人就基本死了个绝。”
我一听孙家竟然给灭了门,就算当时有多不待见孙地道也不由觉得震惊而惋惜,可怜孙清荷毕竟是个妙龄心善的好女子,对她,我是心有愧疚。
“也是他那个丫头叫孙什么荷来着,命忒好了些,皇上上次从关山出来还就偏偏救了她的命,横竖都能进宫做个小媛。”曹宫监说的时候十分反感,说完赶紧就了一口旁边姑娘递上来的美酒,好似说孙清荷就像说什么脏东西一样。
“那个丫头,依着我说直接丢到后厨子上就罢了,嫁过人死过全家也不怕冲撞了咱们天威皇气,也真是皇恩浩荡啊。”
旁边的那些微服官吏乡绅也纷纷附和,其中一个着绛紫衣的中年男人小心赔笑的问道“莫不是那孙姓的女子真乃倾国之姿,圣上才赏了她开脸?”
“哼,那女子,只当那点眉心的胭脂粒儿还稀罕些,说起长相,哪里比得了咱家给皇上寻的那些后宫贵主儿?”
一群人立即做点头称是的恍然状。我在房上听得倒是心酸,孙清荷也曾说嫁谁并不重要只是不想进宫,他父亲折腾了一大圈最终也免不了她的命运,可怜她如今阖家而亡却还是入了宫,听这老太监的口气也知道她在宫里的前途好不到哪里去。而如果我们所料不错,这皇上八八、九九也就是沈千霜了,喜怒无常时好时坏的性格不提,单看他那张微翘的唇也能猜到他对女人有多薄情。
此时曹老太监又喝了几盅,越发了了兴致,十分高傲的对满桌人道“说起倾国之姿,你们这些个后生晚辈懂什么叫倾国,见过的还没先皇吃过的多。咱家伺候了三代皇上,哪个得宠的贵主儿不是咱家送进红墙去的?”
“是是,我等自然不敢跟公公相提并论,先皇在时,那对公公选美的眼光是大加赞赏,我们那时也都听过一二,总是羡慕的不得了,什么时候也请公公教教我们这些人如何慧眼识美,如今真是苍天开眼,终于有个机会得见公公亲临。”
呸,这些当官的,给老百姓办起事来要多磨蹭有多磨蹭,巴结起太监来倒是个顶个强势,真恶心!
曹太监听得很是受用,不过仍旧高傲一声轻哼“你们,哼,终是不行的了。”说罢饮了一口酒,表情放松下来好似回忆道了什么美好的东西“那时候,说起来咱家还是跟着当年的西厂公去给先皇到江南办差,厂公管的是江湖门派五年一审的例查,咱家是先皇派去给郡主请安的,你们大概都不晓得了,当年先皇的表妹锦康郡主可不就是嫁给了前两年死了的龙玺么。”
龙玺,这可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崇明教已故教主,至于他的老婆,我只知道两任夫人死的一个比一个早。
不过听着老太监八卦还着实有意思啊,没想到崇明教的教主原是娶了郡主的,怪不得一百多年都不咸不淡的崇明教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崛起的这样快,原来是跟朝廷皇室结了亲。忽然想到陈良帮我拉拢沈千霜的事情,崇明教的人果然是心思缜密,不得不服。
“嫁进崇明的锦康郡主下官倒是也听过一些传闻,说是郡主执拗非嫁龙玺不可,后来如愿,只是之后三四岁的小世子因病过世,郡主伤心过度也随着去了。”绛紫衣的男人接话道。
曹太监喝的有点高,白不拉几的老脸像涂了一层厚厚的胭脂,要多诡异有多诡异,嗤笑一声反而怒道“猴崽子懂个屁!”
紫衣男人一愣立即就禁了声,只偷瞄着曹太监,看样子很喜欢听宫闱八卦的样子。
曹太监用手虚掩着嘴很女气的打了个蔫了吧唧的酒嗝,指着满桌人道“郡主世子都不是正常死法的,这里边水深着呢。这么些年压下了多少风声,你们别打听,仔细脑袋!”
一桌人立即惊恐的唯唯诺诺,点头称是。
老太监很满意他们的表情,接着笑道“瞧你们见咱家一回的这些孝礼,咱家也不白拿就还是说说这倾国美人的事情给你们长见识吧。”
我向来就喜好断案斗智的故事,正想听听郡主世子不明死亡的真相,心里痒的不行,却不想这老太监竟然转移了话题,不过这一回我也隐约猜测到,嫁进崇明的锦康郡主之死背后必定隐藏了重大的秘密和不为人知的神秘原因,至少与皇室和崇明高层都息息相关,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皇家放弃一个郡主的尊严帮助江湖门派遮遮掩掩呢?
我还想琢磨就听那老太监已经开始款款而谈了,于是放下这事继续听他说话。
“当年咱家跟着厂公在那边待了数月,行到松江进了崇明教的门。”说罢啧啧嘴“崇明海市当真是美不胜收,那蜃宫,更不是你等可以想象的,与咱们的皇宫殊异迥同,飘渺虚浮于江海入口,时隐时现就宛若啊,那龙王爷的水晶宫。不过崇明对朝廷那是礼敬有加,咱家住的日子长了也喜欢到蜃宫各处逛逛,也没人敢拦。”
曹太监旁边的一个乡绅见他顿了顿知道老太监大概口渴了,忙不迭的端上细瓷彩釉盖碗茶过去“公公可是走到什么仙境了?”
曹太监不紧不慢的虚着茶抿两口道“可不是,咱家进宫前也读过两年书,现今也不记得是哪个谁写过一个桃花武陵源了,可咱家就偏偏见了。”
众人又是一通阿谀赞许。我在房上却有点不耐烦,赶紧说重点,景色再美有个狗用,快说说与崇明地形有关的事也好让小爷我将来去报仇的时候有个谱。
“当时也是早春儿,咱家就一个人啊,在那蜃宫后头逛的远了,来一出桃林子,立块石头就叫做武陵源,说也奇了,这石头碑前头那是初春萧索,后边可真个是桃花烂漫,就是戏文里的仙境呢。”
我自动脑补了长安城平康里桃花绽开的盛况,心想真是很美,明年春天说什么也得践约和陈良一块去看。
“咱家贪看就上里走了很长,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处环着桃树的空地后头,隔着那些花儿就见个红黑衣裳的少年人竖着长发练剑,年纪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端的是舞得一丝不苟,待他练个剑招转过脸儿来,咱家都想叫一嗓子。”说着一边摇头一边摆手“咱家那时也是伺候过惠宗皇帝的人,见过多少天仙似的人儿,却哪有一个比得了这小子,我若说是十分之一比不过他你们也不信,确确实实五分里的一分都是掐尖儿的美人了。”
众人都相互称奇,只是看眼神还是不大信的样子,紫衣男人大概是多少对江湖有了解的,问道“公公说的那人可是江湖盛典华山论剑最年轻的天下第一如羲祭司?”
“哪里就是那个如羲了,他那时候还不就是个十岁上的小孩样子,咱家又不是没见过,倒是干净,可在咱家眼里却半分算不上美人儿。”
我想这老太监说的也不错,他是专程给三位皇帝选拔过美女的,全国各地大江南北什么样的美人大底都不少见,他既然这样说如羲可见当年武陵源里的少年确实美到了近妖的程度。只是崇明教有这样的货色怎么江湖上也得有点八卦传出来,至少《爆料江湖》也得有《教主的绝色男宠》之类的文章问世吧,怎么会却半点风声全无呢?对,回去问问陈良不就知道了么。
“后来啊咱家给先皇挑女人只得眉眼与这少年三分像者便是圣眷不衰恩泽连年的贵妃加封了,所以说宫里头的贵太妃看着都有几分像姐妹也是打这里来的。”
“那倒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呀,也不知公公所见的那绝美少年可还在不在人世,想来也不大公公给皇上找来岂不是更好?”紫衣男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