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进宫五年,终见良人 - 千年追寻,却只换来你的囚禁 - 袅袅兮风
进宫的两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可是自她后来经过禁足,再次出来之时,却是没有人再找她的麻烦。之后的三年算是她在皇宫san十年生涯中过得最舒心的日子。
开元二十年(732)年她却终于在这个一年四季只能看见四四方方天的地方见到了心中念了十五年的人。
那是极美的春日,三月桃花盛开,宫中四处弥漫着一种清甜的味道。她闲来无事去大明宫北的太液池看湖水。
随身只带着清儿一人,身着一袭白色纱裙,挽着青丝静站在湖边的大石头上面看着那湖中鱼儿嬉戏发呆,全然没有注意到身边来往的人。
自她再度夺得荣宠后,不知为何,武惠妃待她也甚友好,基本不与她作对。何况宫中其他的妃嫔。
“这位怕就是父皇格外宠爱的梅母妃了!”耳听得一句有些温和的男子声音,江采苹微微蹙眉。
“你是……”听得他一句梅母妃,江采苹便知他又是哪位皇子,只是看向他时,却一头雾水,这位皇子可是从未见过。他看似二十七八,身子不比太子健硕,看着有些文弱,眉宇间尽显书生气息,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张脸,却生生有种独特的气质。
“儿臣庆王李潭!”
“你是大皇子?”江采苹眼里明显闪现出一股喜悦之情。
“是!不知哪里不妥?”庆王不晓得这位梅妃为何听着有些欣喜的感觉,似是在这里等了自己许久,可是自己才是三日前回的京城啊!而且,搜寻他的记忆,这位梅妃娘娘,他确实是第一次见!
“没……没……清儿你先下去,本宫有些话同庆王说!”江采苹震了震,然后转过头望着清儿吩咐道。清儿随之便退在后面了。
“不知庆王是否方便?”江采苹心里想着:今日无论如何都得确定他是不是当日救自己的那个少年!千万不可再认错人!她已经在这里等了他三年,终于等到了今日,怎么可能那般轻易错过这知道真相的机会?
“周福,你先退下!”庆王看着江采苹,有些不解的命令身后的太监退下。
“娘娘有事吩咐便是!”
“庆王多虑了!本宫只是有几句话想问。”江采苹笑了笑,看着庆王有些拘束的样子落在江采苹眼里,倒显了几分可爱。
“梅母妃客气了!有事问就可!”庆王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看得出来,他还是有些羞涩。
“十五年前,庆王可是在闽地莆田?”
“十五年前?莆田?”庆王不晓得这位母妃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问起十五年前的事情了,那时自己才十四岁。
“开元五年”江采苹在旁边提醒着。
开元五年,父皇皇位基本不是太稳,于是几个年长的皇子被分配到边远地区驻守,以防太平公主的人马躁动,伺机dong乱。那年自己是被分在遥领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曾经去过闽地送过粮食。不过这位梅妃是怎么知道的?
“是!儿臣在开元四年,任遥领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曾去过闽地护送粮食!”庆王老实答道。
“可曾遇到什么事?”
“中途碰上劫匪,所幸无事!”庆王不晓得眼前这位母妃问这个是为何,只得如实回答。
“除此呢?”
“除此之外,倒没有碰上什么事!”
“可曾救过什么人?”梅妃问道这里时,庆王回答之前脑海里闪现过一个影子,那年她在小城湖畔救过一个小女孩,她当时特戏谑的在发丝处别了一朵梅花,如今想起来,不晓得她长成什么样了?不过,她小时候便是一个美人胚子,长大了自不会差!
“儿臣当日送粮食,就是为救灾民!救人与否,父皇自有明断!”庆王着实被问得郁闷,感觉眼前这位母妃似是在戏弄自己,可是看着她认真的模样,自己怎么也无法生起气来。
“庆王多虑了!本宫只是替一姐妹随便问问。”说话间,江采苹故意将手腕处的玉石链子露出,想试探下庆王的反应,果不其然,庆王有些惊异的盯着那串玉石手链,有些结巴的问道:“你……母妃怎么会有这种街摊上卖的小玩意!”
听得他有些惊颤的问句,江采苹心里暗暗惊喜道,今日果真没有认错人!这三年等待算是值了!
“王爷说笑了!这玉石手链天下仅此一串!”江采苹平复下震惊,尽量淡淡的说道。
“是儿臣孤陋寡闻了!”庆王心里苦涩的笑了,这串玉石的珍贵,他当然知道,不过这天下不是仅此一串,还有自己手上的那串。换句话言:世上只有这两串,只是这两串还有些不一样。庆王下意识的将自己手腕处的玉石手链往袖筒里面弄了下,这样的动作怎么可能逃得过江采苹的眼睛。
果然自己没有猜错!
“不知母妃这串玉石手链可否赐给儿臣?”突兀的要求,不止江采苹有些震惊,连说话人都惊了。
“这串玉石手链是我妹妹临终前托付给我,让我好生护着!庆王这个要求,恕本宫无能为力!”
她死了?怎么死的?庆王原先有些惊喜的眸子听到这句话时,便暗淡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