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中央集权(Ⅲ) - 女人天下之启明临晨 - 白苏维翁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得了这天下后做派不尽相同。
有的治国安邦,有的祸害国民,有的碌碌无为,有的励精图治,当然还有一心只求长生不老修仙的。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唯恐国之栋梁功高震主,宁可生灵涂炭,也决不允许被取而代之。
朱晔平年轻是铁腕作风,奈何手下能人太多觉得备受掣肘。
弄死了一个惦记他皇位的皇叔后,他的目标投向了定国侯和徐达。
卸磨杀驴是君主的常用手段。
只是这十几年,实在是在他的掌控之外。
在他觉得搬倒蔺琛和徐达的时候,西域乱了,西域还没安稳,北疆又蠢蠢欲动;他以为一直被他玩于股掌的徐璇玑竟然瞒天过海送到宫外一个孩子;他这执政的头十五年唯一入他心意的就是太子的死,死的正是时候。
改了国号后,因为打仗打得国库空虚他同意了丝绸之路,还把定国侯安置在远远的西域,督促他保证丝路畅通。
世人皆知他忌惮定国侯,甚至都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整治蔺琛的手段昭然天下。
丝绸之路交易不顺,是你蔺琛之过,丝绸贸易不赚钱,还是你蔺琛之过。
润安二年,徐达勾结倭人,四屯重兵意图谋反。
徐达下狱,服毒自尽。
或是朱晔平心中有气,又或是要杀鸡儆猴,狠狠整肃了山东官场,除了王询外均被牵连,官员被砍了一批又一批。
也就是这一样,全国严查官员圈地受贿,不过查完后地没还给百姓,钱财也入了朝廷国库。
地方权利被收拢回到中央。
以至于到了润安三年,各省的地上要种什么都需要朱晔平的批字。
地方驿站再怎么快马加鞭,还是耽误了不少。
就连给武备枢的硝石和铁都加了诸多限制。
唯一能除外的就是宠臣薛鸢,据说皇帝拿金子给他当弹珠玩。
下至百姓,上至官员,都是苦不堪言。
但是,没人敢有异议!
只要你有异议,都会被归为徐达党,要么是掉脑袋,要么是掉命根子。
又过了两三年,润安五年,朱晔平推出了严苛的《冶铁许可登记法》以及《硝石、硫磺备注法》。
令所有打铁匠都得备案登记,登记成功者才可从事打铁,在从事打铁活动期间,需向政府卖铁处购买废铁,打了几把刀剑,卖于何人,都要留下记录。
严禁大批量贩卖。
硝石、硫磺禁止流通民间,竹炮坊全部关闭;开采出的数量和供给火药师的数量都要明确记录,各个地方军队受到的火药数目也必须明确记录。
法令一出,朝中争议四起,但无论群臣如何据理力争,皇上心意已定。
皇上就一句话:硝石硫磺、铁器不掐死,如何掐死想要造反者的命脉。
这事还没有过一年,朱晔平又祭出了绝招:“龙牌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