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步步攻心(Ⅲ) - 女人天下之启明临晨 - 白苏维翁
林夕虽为画师,却和文叔公很投缘,何丰为宫监院工匠时,林夕还带着他到过他这里;如今武备枢人才紧缺,何丰便请了入武备枢帮忙的差事。
何丰勤快还聪明,细腻也有天分,到武备枢三天就被这怪老头收为了弟子。
他文叔这一辈子孤家寡人一个,无权无势,不会左右逢源,还一清二白,也不招人待见,连家里的奴才都懒得搭理他,再说他真的老了,何丰跟着他,他也无法庇护他,还不如跟着眼前这位殿下。
启明看了一眼他的神色:“您不用为难,早时我就跟他说过,文叔公这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不稀罕要他那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您也放宽心,他自幼被人嫌弃惯了,不会计较的。”
文叔公:“……”
见启明要上马,忙道:“殿下……我……这……”
他这一着急,竟然结巴了起来,还紧张的一额头的汗,启明笑吟吟地看着他,那笑容简直要驱散了这满天的乌云,简直不像人间女子,那笑容里还带了点调皮可爱。
文叔公也是难得见到长公主殿下这幅模样,无奈的哑然失笑。
“那我回去后就和他说你同意了啊,文叔公快些回吧,我一盏茶的功夫就到家了,”
启明轻笑道,“我让陈伯挑个吉日,让何丰给您警察磕头去,”
说着解下身上的蓑衣,“您腿脚慢,眼瞅着就要下雨,若是真被淋着就不好了。”
文叔公小心翼翼的接了过去,被朱晔平这个刺猬扎的满身刺的文叔公用仁慈的目光注视着启明的背影。
明王悄无声息的把他被扎的刺摘了个干净。
这天像是为了应启明的话似的,滴滴沥沥下起了绵绵细雨。
文叔公披好启明脱下来的蓑衣,那蓑衣上面似乎还带着主人的温度。
如今的天下,兵荒马乱,可是,他觉得只要他们这位公主在,这开元王朝就不会灭,这天地之间的大柱子塌不了,盛世,还是有希望的。
世间聪明之人众多,世间英勇无畏之人也众多,可既聪明又无谓还有统帅之才的人甚少。
何其幸,他们这些人遇见了。
文叔公一回头,只见小巷深处有红色袈裟一闪而过,他收起脸上的笑意,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去。
巷尾有户酒家,文叔公走进去,刚讲蓑衣解下来就听到了一声:“阿弥陀佛!”
抬头便见摘了斗笠的和尚站在楼梯上对他微微点头,这和尚不是别人,正是报国寺方丈延参大师。
文叔公领会其中,随即跟了上去。
两人后脚撵前脚的径直去了最里面的一个房间,里面有位中年人,约莫四十岁的样子,模样算不上英俊却也别有味道,一团和气;衣着打扮看不出多么富贵;倘若户部的卢远在这里,定能一眼认出此人――此人正是启明让他很早以前就多加关照的沈三万。
苏州沈三万,金陵摘星台,人的名儿,国的心儿。
沈三万原名沈贵,字中荣。
靠垦殖积累起第一桶金,随后有得了汾湖卢氏巨资,使其财富更上一层楼,他将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基地,利用东江西接运河,东入浏河的便利将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等运往海外交易。
丝绸之路筹起时也是他第一个带商队前往西域的,虽是九死一生,但通番为他赚取了巨大财富。
因排行老三,旁人称沈三万。
年关时,定国侯迟迟未回西域,他们这些商人有着敏锐的嗅觉,他率先召集众商人表示要尽快离开西域,在西域烽火连天时没有太多无辜之人丧命得以于沈三万带路离开西域。
沈三万有多少钱呢?
都说他富可敌国,这也是有可能的,以朱晔平现在的家底,是个商人都比他有钱;不过民间有个传闻,说是将他的金元宝系挂在报国寺的菩提树上,菩提树尽,他的元宝却未见底。
如今,一个最富有的人,一个能算天知地的和尚,一代武备枢首席师傅聚集在一家不显眼的酒家中。
见了文叔公,沈三万十分客气的起身让其入上座,“老哥哥快请坐,我们已有十年未见了吧,您这是越活越年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