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一石千浪(Ⅲ) - 女人天下之启明临晨 - 白苏维翁
内阁重臣在明王殿下的带头下都沉默不语,六部与地方官员的折子都是互相推脱,像踢蹴鞠似的提来踢去。
就在这时,工部尚书杜宇上了一折子,是沈三万众多商贾的请愿书,请求朝廷准备他们开办手工坊,用来收留流民,流民有安置,商贾有雇佣,这不可谓不是一举两得。
去年刘桓案牵连甚广,可谓是天南海北的地方官员都有,当时也没收了不少田产,这些卖给商贾足够使用。
第二批战争券发行时,朝中多年蛰伏的力量逐渐探头凝聚,猛一看,分属不同部门,还都没什么联系。
正是这些人悄无声息的上书凑请润安皇帝,缓缓推动此事,给这些拿真金白银的忠义商人一些发展特权。
硝石硫磺火柴、燃料、瓷器上用途广泛,可定量卖于商贾发展实业,又能多一项税收。
杜宇寒门出身,多年被压制;当年颇为欣赏何丰,认为这个工匠说不定会一飞冲天就走了近些,经由何丰引荐认识启明。
杜宇的折子上写的明白:一箭三雕,解决流民隐患,彰显朝廷奖赏分明,土地租用和实业税收所得能充盈国库。
一石千浪,门阀世家终于回过了味。
一年多没上过朝堂的蔺琛有幸见识了如今的朝议是个怎么盛景,吓得他膛目结舌,这远比真枪实弹的战场危险的多。
皇上没收的土地,那些门阀们可是紧紧盯着等着准备随时装进自己的口袋,竟有人敢动他们的奶酪还是全盘端走。
挑事之人还是敌对的寒门官吏。
敏锐的门阀们已经发觉了那些他们看不起的官员正在官商勾结,像郭宏这等人,更是察觉到那些人在将来或许可以晃动世家立足的根本,危机感油然而生。
门阀们的论点是“土地是国之根本,怎能流入商人之手。”
“铜臭之人岂登大雅”
“诸位大人收了多少贿赂,竟如此维护商贾?”
。
随即新贵派直指门阀世家结党营私,觊觎国资。
最后凉凉的一句:“你们有能耐,让流民入住贵宅,种植贵地可好?”
。
武将们在定国侯的带领下十分安静,目瞪口呆的看着众官员干架,内阁跑出来拉架和稀泥。
蔺琛抬起头看了朱晔平一眼,只比自己大一岁,朱晔平却两鬓斑白,是真的老了,诸多政务让他焦头烂额。
想一想,朱晔平也算是开元王朝在位最久的皇上了,倘若去年城破时,死的不是男宠薛鸢而是朱晔平,或许对朱晔平来说是件好事。
二人依旧的‘心有灵犀’,朱晔平的目光与蔺琛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