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玉门关内(Ⅱ) - 女人天下之启明临晨 - 白苏维翁
启明看到宁胖时都会不自觉陷入沉思,如果宁胖瘦下来,会不会变成一个英俊少年;如果宁胖不是女孩打扮,宁屠户会不会看花老眼把儿子当猪宰了。
不过启明性格自幼稳重,不喜言语,嘴巴为他积了不少德。
正因为启明从不说伤宁胖的话,宁胖才十分喜欢粘他。
启明像个大哥哥一样的扶起宁胖,蹲下身子又给他拍下身上的浮土:“跑这么快做什么,摔坏了吗?找我有何事?”
沈小六凑上去:“何大哥,明天何大伯回来,咱们不上课,你带着我们去抢零食吧?肯定能把小王八他们揍的哭爹喊娘!”
沈小六中的何大伯是何百夫长,是启明的便宜爹。
五岁的时候,那女人背着启明来到了雁绝城,那女人自称是启明的亲娘,人称月娘。
在这雁绝城落脚不久,雁绝城的官兵何百夫长原配死了,还无儿无女,在大街上遇见月娘,一眼就看上了,就娶回了家做伺候他的妾室。
启明不止有了便宜娘,还顺了一个便宜爹。
何百夫长带人出关,到匈奴那里收贡奉去了,有先锋捎来日子,明日就回城。
雁绝城之所以叫雁绝城,就是清苦到连大雁也不愿意安家的意思。
这大雁不肯北飞。
从一百年前,老祖宗降服了匈奴,就有了撒食招雁的习惯。
雁绝城苦,大人觉得苦,小孩子觉得更苦,连个塞牙缝的零嘴都没有。
官兵将士每次纳贡回来,都会顺手带些那野蛮人的肉干和奶干子,沿途撒向路边,小孩们就打破脑袋似的去抢。
只要是抢夺这种事情,自然是要靠武力解决的,小孩子之间的打闹只要不打的见血,大人们是不会管的。
边陲的孩子,摔摔结实。
大人们撒手不管,这小孩子就作模作样的拉帮结派,只为嘴上那点甜头。
启明比同龄人高些,又因自幼习武,算的上是孩子们争抢巴结拉伙的对象。
边境孩子大多习武,但是习武一丝不苟肯下功夫的并不多,尤其是经历了一百年的安稳日子。
大多孩子都是把式,都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
只有启明从开始学武那天开始,便是上午习字,下午都到这玉石山练剑。
无论风吹雨淋,从未间断。
如今,十五岁的启明一只手已经能把七斤重的剑耍的婉若游龙。
启明从不参与顽童之间的打架,但那些兔崽子们就是怕他。
启明右耳听了左耳出,笑道:“都多大的人,凑什么热闹?和小孩子抢吃的我做不到。”
宁胖是不依不饶:“我跟叶先生说好了,叶先生也点头了,从明天就放咱们三天假。”
启明拿着剑慢悠悠的走着,并未理会宁胖的话。
读书练武都取决于自己的心,跟先生放不放假没有关系。
沈小六道:“叶先生明日要出远门,说是锦溪叔的药快没了他要去采买药材,可能要好几日都不回来。你又没地方去,就跟我们一起去吧,整天耍剑有什么意思?”
启明听进了关于锦溪的那句,顿了一下,问道:“锦溪不是刚从太原回来,怎么又病了?”
宁胖噘着肉嘴:“锦溪叔一直就没好过吧。”
“天黑了,你们两个快回家吧,晚了回去小心你爹揍你屁股。”
启明朝两小只跟屁虫挥手,“我去看看锦溪叔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