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姑苏之行(Ⅲ) - 女人天下之启明临晨 - 白苏维翁
了无算是半路出家,算是半个俗人,很少讲经,也从不将那些让人头大的佛法和偈语,大多数时候都是给启明用笔写一些民间风俗,甚至会十分大逆不道地写一些当下惹民怨的事,不过都是启明看了随手就让燃为灰烬。
小半个月后,四人到了姑苏。
春耕已经开始了,放眼望去,田间地头成群结队的人,身披斗笠,忙忙碌碌的劳作。
比起金陵城人们的轻松悠闲,这杏花烟雨中的老农像牛马一般在来回奔波,那田间的稚子也失了憨态可掬。
朝廷国库空虚,姑苏要多交一成苛捐杂税。
宁胖和沈小六在雁绝城的时候,家中都不是靠种田为生,还都是狗屁不通;到了金陵跟着启明也算得上吃香的喝辣的。
如今见到天微亮就到田里插秧的孩子,顿时有些心酸。
又把秧或是插的不过关,被监工按着打了一顿。
有两个像是那孩子的父母,跪在地头不停的给监工磕头。
沈小六揉着通红的眼睛,把脸撇过一边。
启明叹道:“起早贪黑只是为了个温饱,却也是求不得。”
了无点头却不言语。
蔺轻若突然说道:“这些包身工若能遇见心善的老爷,还能求得温饱;这年头又有几个心善的?”
她曾经就是贫民家的孩子,后来父母实在是养活不了她,就把她卖给大户人家当童养媳;可惜她那小丈夫是个短命鬼,她就被婆家卖到了**;逃跑时被抓住被打了个半死,蔺侯爷把她买回了府里洗衣做饭。
宁胖:“他们可以不种田做其他的啊,比如……”
比如什么,他却又说不出来,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本可以做屠户的,在宁胖眼里,除了种地,有太多的好事情可以做。
这就像前朝流传的一个笑话。
前朝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有人把情况报告给荒淫的帝王,那荒淫的帝王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今的开元似乎正走着前朝末路时走的道路。
沈小六回过脸看向了无,问道:“那么如果大家都没饭吃,没有地方住,他们会造反吗?”
了无微笑看着他,沈小六的脸一下红透了。
启明望着远方道:“这些年应该是不会的。”
另外三个小孩子沉默了。
宁胖问道:“是因为蔺侯爷吗?”
了无点了点头。
“我还记得刚到金陵的第一个除夕夜,洋人在百戏院子里耍虎出了意外,人群乱成一团,权贵也顾得体态仗着家丁奴才往外闯,知道侯爷在才安静下来。”
启明顿了顿,说道,“当时不少人被踩在了脚下,若他不再,便是踩也能踩死很多人。”
了无比划道:“我私带公主出城,将来东窗事发,还忘公主让侯爷刀下留人。”
这一年来,启明逐渐已能明白了无的手语。
宁胖和沈小六都笑了起来,以为了无是开玩笑――在他们印象里,蔺琛向来是温和的。
了无苦笑了一下。
蔺轻若却没笑,递了水壶给启明。
蔺轻若引开话题,说道:“民间至今有侯爷用了赤血八十人使西域俯首的传说,前面更是俘虏了贵霜的王子,都说赤血营是天兵天将,侯爷是战神蚩尤转世,可以上天入地,刀枪不入,有侯爷手中赤血营这根大梁镇着,民间犯上作乱的暴徒虽有,但始终难成气候。”
启明看向东方缓缓升起的太阳:“若是想拆一座大殿,首先便是砸了大梁。”
了无看着面前的少女,蔺琛要是回来,大概是认不出启明的,她和她的哥哥长的几乎一模一样,也只是皮表一样罢了。
她的心思,没人能看得透。
